漆黑的夜經(jīng)過漫天星辰點綴略顯璀璨,但也更加襯托出夜的深邃,沒有那一輪明月的夜空只有群星在眨眼,顯得單調(diào)了許多。
這里是昊天的世界。
天啟元年,唐國都城長安,朱雀大街上有一家百年歷史的老書店,書店門口上方有一方牌匾,上書“書山居”,取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之意,據(jù)說曾有書院的大人物曾經(jīng)光顧過而寫下的警言,經(jīng)過數(shù)代傳承,書山居在長安城里也算比較有名。
只是平時從不缺文人墨客的書山居,今日卻是罕見的沒有開門迎客,書店后院,一位三十歲左右的長衫俊秀男子在一房門外有些焦急的走動,常年讀書養(yǎng)成的一身儒雅氣質(zhì)也被眉間的憂色和蹙起的雙眉而破壞。
……
蘇驚蟄此時感覺自己好似回到了母胎,朦朦朧朧卻又十分溫暖,讓他忍不住想要沉睡過去,不過還不等他入睡,就感覺一股吸力在吸著自己往下走,不知過了多久,他只覺得渾身一涼,然后又被接住然后放入了溫水中,一雙手在他身上來回摸索,好像隱約聽見有人再說:“恭喜蘇老爺,喜添貴子,母子平安!”
還有有一聲好似如釋重負的大笑聲。
蘇驚蟄被一頓折騰只感覺睡意上頭,禁不住疲憊沉沉睡去。
……
一覺醒來不知過了多久,不過他感覺自己被裹在被子里,被人溫柔抱在懷里,眼皮也沉重如山,睜不開雙眼,他只能苦笑一聲,心里一陣嘆息,沒想到重生穿越這種事竟然會被自己遇到。
蘇驚蟄原來是地球一個大四的學(xué)生,孤兒一枚,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他不但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xué),而且在上學(xué)期間還成功創(chuàng)業(yè),如今的身家也遠超一些白領(lǐng)高職,正當(dāng)他打算畢業(yè)后奔向更加光明的未來時,他本想臨近畢業(yè)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好好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來到了神話色彩濃重的昆侖山,昆侖被稱為道家祖庭,萬龍之祖,地脈之源,本想是不是可以獲得什么奇遇,不過奇遇確實是有,他在昆侖山的冰川裂縫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祭壇,這個祭壇好似用漫天星辰堆砌而成,祭壇分九層,有六邊六角,立在上邊好像矗立于無盡星空中一樣。
當(dāng)時蘇驚蟄爬到了祭壇頂端,然后不知觸碰到了什么,只見祭壇接引漫天星光,然后祭壇上方出現(xiàn)了六個黑洞一般的通道,好似連接著六個世界,只見六個黑洞一轉(zhuǎn),然后神光一閃,蘇驚蟄和祭壇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
話分兩頭,另一邊,一間古色古香的屋子里,一位臉色略顯蒼白的清麗女子溫柔的抱著襁褓內(nèi)的嬰兒,對一旁的儒雅男子問道:“夫君,孩子出生還未有名字,你幫孩子取個名字吧!”
一旁的男子對女子一臉憐惜的說道:“正月啟蟄,言發(fā)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正月啟蟄,言發(fā)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不如就叫蘇驚蟄吧!”
女子欣喜的點頭,對著襁褓中的嬰兒說道:“孩子,以后你就叫蘇驚蟄了?!?p> ……
一眨眼三年過去了,蘇驚蟄已經(jīng)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實了,畢竟這一世有疼愛的父母,而且家境殷實,除了沒有前世的互聯(lián)網(wǎng)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而且這三年的時間他時常聽到進店的客人討論“修行”,“書院”,“唐國”……也弄清楚了這是什么世界,因此他對自己識海空間中的祭壇,這個導(dǎo)致自己穿越的罪魁禍首可謂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這個世界可以修行,誰還沒個仗三尺青鋒,平天下不平事的夢想呢,只不過讓人咬牙切齒的是這個世界是昊天世界,天道吃人,尤其是大修行者,就算是世間最高的夫子也躲了昊天許多年,最后更是化月堵上了神國之門,將昊天留在了人間。
當(dāng)初蘇驚蟄知道這是昊天世界后,還打算找機會進入書院抱上夫子的大腿,只是后來他在自己識海之中發(fā)現(xiàn)帶自己穿越的祭壇后,就對進入書院后山不那么迫切了,那個祭壇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輪回功能,可以穿梭在諸天萬界,在諸天輪回,不會被諸天天道發(fā)現(xiàn),二是獻祭功能,以物易物,獲得諸天萬界里的寶物。
有了祭壇,他就有了崛起的資本。在昊天世界中修行需要氣海雪山至少通十竅,而他老爹蘇云曾在書院上過學(xué),是一名不惑境的念師,境界雖然不高,但也能幫蘇驚蟄檢查資質(zhì)。
好在經(jīng)過他老爹一番檢查后確定他的氣海雪山通了十四竅,雖然比不上陳皮皮,但好歹也算是個天才,這可讓蘇云高興了好些天,覺得蘇家可以出一個大修行者。
蘇驚蟄回憶前世關(guān)于將夜的劇情,天啟元年前半年,也就是自己出生的半年前宣威將軍府被滅門,寧缺逃亡北山道,如今三年過去了,估計寧缺已經(jīng)遇到了他的小侍女桑桑,如今二人應(yīng)該在渭城。
想到這里蘇驚蟄臉上浮現(xiàn)一抹復(fù)雜的神色,寧缺生而知之,可惜這是昊天的世界,還有西陵那群神棍操控信仰,如此高調(diào)一定會引來災(zāi)禍。
他蹲坐在自家店門前的臺階上,眼中既有對寧缺的同情,畢竟都是穿越者,又有對力量的渴望,還有對未來的迷茫,最后下定決心一定要茍住,在沒有無敵之前絕不出去浪。
如今已經(jīng)到了天啟三年了,還有十年寧缺就要來到長安,來到書院二層樓,這個世界的大幕就要拉開,是時候修行了。
老爹教給了他關(guān)于修行的知識,知道氣海雪山是人用來溝通天地的橋梁,而修行者需要修行出念力來溝通天地元氣。
蘇驚蟄也不打算直接修行,他可是知道知守觀有七卷天書監(jiān)控世間修行者,所有修行之人都會在其上落名,他可不想早早被察覺到,如今這么一想,七卷天書就好像昊天的食譜一樣,一個人名便是一道菜,嘖嘖,蘇驚蟄不僅打了一個哆嗦,“穩(wěn)住,穩(wěn)住,現(xiàn)在還不是想那個的時候?!?p> 蘇驚蟄打算用祭壇來獲得一本適合的功法,之前他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但一直沒有好的祭品,就一直擱置了,如今也只能試試了。
蘇驚蟄邁著小短腿,抱著一斗五谷進了房間,關(guān)上了房門,然后又拿出來了滿月時老爹送自己的玉佩,齊活兒,然后心念一動玉佩和五谷都進了識海內(nèi)的祭壇空間,這里蘇驚蟄已經(jīng)熟到不能再熟了,他帶著這些祭品爬上祭壇。
然后將五谷和玉佩至于祭壇頂端,然后心念一動“開始獻祭”,只見多年沒有動靜的祭壇綻放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然后上方出現(xiàn)了六道輪回的虛影,其內(nèi)諸天輪轉(zhuǎn),恒河沙數(shù)的世界閃爍著星辰一般的光芒,輪回虛影一轉(zhuǎn),只見祭壇上的五谷和玉佩一起消失不見,然后又一轉(zhuǎn),祭壇上出現(xiàn)了一本書和一塊巴掌大小的一塊五色石。
蘇驚蟄走上前先拿起了那本書,這本書看起來有些破爛,好像在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堆放了多年。
書的封面上寫著“道種決”三個字,看起來是一篇修行功法,蘇驚蟄有些欣喜,他就地坐在祭壇的臺階上翻看著這本功法,不知過了多久,他將書冊緩緩合上,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好像是將這些年的擔(dān)驚受怕都給吐了出去。
“大道可期!”他緩緩開口說道。
正當(dāng)他打算出去的時候,才想起來祭壇上還有一塊五色的石頭呢!
他將五色石拿到手里,除了感覺有點冰冰涼涼,剛剛得到修行功法的躁動也平復(fù)了下來,心里變得寧靜了許多,這時祭壇傳來了信息,原來這是用玉佩獻祭而來的石頭,可以靜心凝神,長時間佩戴還能提高悟性。
……
出了祭壇空間,他將五色石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脖子上,對于這次的獻祭,他可謂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不但獲得了修行功法,還得到了輔助修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