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無山
同一個宗族的,對方能力或許不怎么的,但至少知根知底,可以信得過。這樣一來,就可以省卻不少心力,不必事事操心。
曹景休眼下就面臨這方面的困境。
這寧無縣,除了算是共患難過的柳無歸,便沒有一個能讓他信得過的人。
至于徐大茂,雖說勉強(qiáng)可算能文能武,也拿出了投名狀,但曹景休卻不敢對其完全放心。小事可以扔給對方處理,稍大點的事情就沒辦法信任了。
比如眼下這以工代賑,就屬于稍大點的事情。
若無柳無歸去盯著,他覺得這件事十有八九要出紕漏,然后從好事變成壞事,甚至是禍?zhǔn)隆?p> 不然的話,這寧無縣也不會有那般“兇名”了。
“修行倒也不急著,先看看這縣志?!?p> 曹景休眼底浮現(xiàn)一抹異色,便伸手拿起了擺在手旁邊的一本老舊書籍,這是寧無縣的縣志。
有些年月了,是從陳府找到的。
縣衙內(nèi)倒也有這么一本縣志,而且還是原版,不是陳府這手抄本,只不過由于無人看管,又有鼠咬蟲噬,潮濕水霉,那本縣志早沒法看了。
“這倒是多虧了那尸首兩分的陳家大少,花太歲?!辈芫靶菡f著,話語間略有些譏諷之意,要不是這個世道的娛樂項目少,以至于連這當(dāng)年跋扈慣了的陳福安長子,都有看書的習(xí)慣,他今日多半是看不到這縣志了。
因為縣志中所記錄的,都是這寧無縣過去發(fā)生過,且人盡皆知之事,當(dāng)然主要是記錄好事。
換而言之,就是本地的鄉(xiāng)紳都對此不怎么感興趣,也就陳家上下三代人都是外來的,那位“花太歲”才會對這縣志感興趣,特意找人抄錄一本。
翻開書,曹景休沒想到在這縣志上還看到了些許批注。
第一句話便讓曹景休感興趣了。
“此地疑為萬陰山。”
“果然,會有這般困惑的,并不只有我。”
曹景休呢喃自語,他本以為圍繞著這寧無縣的三座大山是連在一起的山脈,那萬陰山說的便是這三座大山。
不曾想,并不是,而且也并不是其中一座就是那萬陰山。
那三座大山,分別是:西嶺山、高光峰、烏鴉嶺。
不僅不是,就連名字里頭,都沒有涉及到“萬陰”之意的。
所以這就很奇怪了。
疑似只剩下一張人皮的庸靈帝,在那國師的操控下,把他“發(fā)配”之時,圣旨中說的是萬陰山。
張大學(xué)士當(dāng)時說的也是萬陰山。
徐仕進(jìn)的那份赴任文書上,說的也是萬陰山。
可這萬陰山又在哪兒呢?
寧無縣曹景休是找到了,但那萬陰山,他是連影子都沒瞧見。
“那國師將我發(fā)配至此,絕不會只是為了讓那張大學(xué)士名譽(yù)受損,其中恐怕另有深意。而這萬陰山,也有一層深意,那么他究竟想做什么?”
曹景休驚疑不定,有些問題,是越細(xì)想,便覺得越嚴(yán)重。
“前身突破時,有惡鬼來襲,那多半是國師動的手腳。只不過柳無歸所說的妖鬼夜宴,為何前身一無所覺?莫非是其陰神被屏蔽了嗎?”曹景休想了想,奇仙經(jīng)只是奇仙經(jīng)時,這書是不顯法寶之能的,也就等若沒有法寶,而欺負(fù)一個沒有法寶的修道之人,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惡鬼被前身以文官之首的身份喝退,是因為驚動了那涼城內(nèi)幾件文寶的緣故,不過由于距離太遠(yuǎn),加上那幾件文寶各有其主,所以并沒有借來文氣,以至于前身最終被鬼氣攻心而死。”
“不過那時候我剛好穿越了,加上文寶被驚動,以至于讓那國師以為前身沒死,于是安排了那一場當(dāng)街刺殺,妄圖以一箭矢法器殺了我。”
“然而我那時候已然獲得了奇仙經(jīng)的認(rèn)可,奇仙經(jīng)化作大夢千秋懶人經(jīng),賜我如意金光,使得那箭頭拐彎,僥幸撿了一命沒死。不過那個時候,多半這國師快要完成了布局,所以不需要再顧忌這顧忌那,第二天直接就明目張膽的假傳圣意?!?p> 曹景休細(xì)細(xì)梳理了一番,也算是逐漸明朗了一些,不過更多的還是云里霧里。
這沒辦法,前身的身份太特殊,難免遭到諸多算計。
前身繼老首輔顧言昌之后一步登天成為文官之首,這在當(dāng)時的庸靈帝和其他朝臣看來并不算什么,因為他們都清楚前身只是個被推出來擋刀的“沙包”。
甚至哪天庸靈帝不開心了,這“沙包”庸靈帝還主動撤掉,交給朝臣處置。就是誰都沒想到,這“沙包”后來能那么持久……
不過,或許是高高在上的時間太久了,這幫朝臣都忽略掉了前身的出身所帶來的恐怖連鎖反應(yīng)。
前身是什么身份?
寒門中的破落戶,要不是前身的原配夫人張羅買賣,補(bǔ)貼家用,前身連參加科舉的資格也沒有。
許是應(yīng)了物極必反這個理兒,庸朝的種種荒誕,竟促成了無比公平公正的科舉。
以至于前身真的憑文采搏出了一條出路。
原本前身也就到此為止了。
因為金榜題名者,之后最多也就留在庸朝國都涼城當(dāng)個小官。
但前身卻直接一步登天了……
這可不僅僅是破格錄用!
于是,前身在民間的聲望,一度達(dá)到了頂點。
要不是這疑似聊齋的世界里,沒有那洪荒的說法,恐怕都有人要忍不住拿準(zhǔn)提接引來比擬前身。
起于微末,歷在末劫,終苦盡甘來,困龍升天!
簡直不是一般的勵志!
所以,不知道都多少廟堂之外的目光,放在了前身身上。這些目光中,有人,自然也有不是人的……
曹景休心中感慨了一番前身的牛逼,然后繼續(xù)翻看這縣志。
這縣志上有不少被指出疑似為“萬陰山”的地方,至于是出于什么理由來判定,倒是有兩處解釋了一下。
第一處:圓機(jī)和尚曾有提及,過去有報果寺高僧夜間訪客歸來,途經(jīng)此地,恰巧遇到了陰兵過道。高僧回寺后無恙,然而高僧的仆人卻在翌日暴斃,并且死狀可怖。
第一處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出奇的地方,不過這第二處就詭異多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7-08/60e6b16a8d153.jpeg)
劍客不應(yīng)
謝謝秋霜為伴的1500點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