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吳三桂等人回營的時候,葉楓正和自己留守的大軍戰(zhàn)成一團。
不僅如此,看到濃煙升起,由葉楓的副將率領的一萬五千騎兵,也正式對營寨發(fā)起了沖鋒。
騎兵攻營,那真是簡單粗暴,因為此處是營寨的后方,所以馬柜以及營溝什么都只是簡單設置了一下。
所以,大軍很快跨過障礙物,沖進了吳三桂的大營之中。
沖進大營的騎兵,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放火。
現(xiàn)在,前方大戰(zhàn)正憨,試想一下突然后方營寨起火,這對前方將士的士氣打擊會有多大。
而且也只有營寨起火了,讓所有營寨留守的大軍都無暇他顧的時候,葉楓等人才更有機會趁亂突圍。
只是,不巧的是,吳三桂等人回來的也很快。
畢竟,是自己的大本營,而且觀戰(zhàn)地點又不遠。
而且為了保衛(wèi)自己等人的安全,吳三桂一直帶著一只五萬人的精銳大軍,此時也一起和吳三桂敢了回來。
看著前方,一支騎兵正沖進自己的大營,吳三桂立刻覺察到了對方的意圖。
雖說糧草沒了,可是只要封鎖消息,還是可以稍微瞞一兩天的。
但要是整個大營都被燒了,那就真的沒有一絲機會了。
所以,此時吳三桂也顧不得自己等人的安危了。
“所有人,隨我沖,殺退敵軍,重重有賞!”
說完,吳三桂為了鼓舞士氣,更是一馬當先的沖在了最前方。
畢竟是一方藩王,身邊的護衛(wèi)都騎著戰(zhàn)馬。
而且昨天繳獲的幾百匹完好的戰(zhàn)馬也配置給了這五萬近衛(wèi)軍,所以此時吳三桂差不多率領著手下一千有戰(zhàn)馬的騎兵,快速沖向營寨內。
很快,大軍就回到了營寨,同時也追上了隊伍后面的騎兵,吳三桂直接二話不說,一刀揮出。
一個士兵就從戰(zhàn)馬上被劈飛出去,隨后更是一馬當先,騎著戰(zhàn)馬,一路瘋狂殺戮。
不得不說,吳三桂能夠在崇禎年間,就成為當時舉足輕重的一方大將。
他的武功也真不是蓋的,雖說沒有達到一流境界,但是也算是練體大成,擁有了二流巔峰的實力。
練體的人,在戰(zhàn)場那就是戰(zhàn)神般的存在。
所以,吳三桂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與此同時,吳三桂留守的大軍以及自己近衛(wèi)軍也終于趕到了。
騎兵雖然非常機動,但是在被包圍后,沒有足夠的沖刺距離后,也根本無法發(fā)揮出騎兵的優(yōu)勢來。
于是,在前赴后繼的圍攻下,大軍很快就被分割包圍,然后一點點的被蠶食掉了。
同時,葉楓率領的五千人也正在不斷地減少著,如果不是因為大多數(shù)士兵都去滅火去了,葉楓率領的五千人早就沒了。
可現(xiàn)在吳三桂消滅了騎兵后,終于帶著所有人來到了糧倉。
看著眼前糧倉燃燒著的大火,吳三桂知道糧倉沒了。
可吳三桂也知道,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滅火,能保住多少糧食,就保住多少糧食。
終于,在所有人都忙碌了近一個時辰后,火終于滅了。
而此時,康熙皇帝也正站在城墻上,看著戰(zhàn)場的情況。
按原計劃,吳三桂的大營起火,吳三桂應該會立刻調兵回去救火,然后自己大軍趁機掩殺,然后給吳三桂予以重創(chuàng)。
但事實卻出乎了康熙的預料,吳三桂作為一個戰(zhàn)場老將,他知道自己大本營被偷襲了,但是現(xiàn)在不是自亂陣腳的時候。
因此,在離開前,吳三桂下令大戰(zhàn)繼續(xù),同時將戰(zhàn)場的指揮權全部讓給了所有將領自己。
讓將領自己根據(jù)形勢進行,所以雖然吳三桂離開后,大軍配合起來非常困難,但憑借著各自為戰(zhàn),也拖住了康熙皇帝的大軍。
“騎兵在搞什么,反軍都已經士氣低落了,為什么還沒有擊潰對方,我大清是安逸太久了嗎?!?p> “八旗子弟子弟,竟然連一支小小的反賊都拿不下了嗎。”
“命令所有人,給我全力以赴,告訴前方所有將領,今天要是無法攻進地方大營,所有人給我提頭來見?!?p> 看著戰(zhàn)況遲遲得不到進展,康熙皇帝也急了,今天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吳三桂一方大軍士氣低落,只要把握好時機,就算一戰(zhàn)而定乾坤也是可以的。
所以,康熙皇帝也顧不得顏面了,在城頭上開始大罵起來。
“皇上,皇上,不要著急,現(xiàn)在我們已經占據(jù)上風了?!?p> “正所謂困獸猶斗,現(xiàn)在吳三桂這個狗賊的大本營已經被燒了,糧食沒了的情況下,就算今天我們沒能拿下吳三桂這個狗賊。”
“但越往后,吳三桂的士兵發(fā)現(xiàn)每天都吃不飽,甚至都沒有吃的時候,我們豈不是能以更小的代價拿下這狗賊嗎?!?p> 關鍵時刻,站在康熙皇帝身邊的韋小寶站出來說話了。
“呵,小桂子,沒想到你竟然還有點軍事才能??!”
“有長進,沒錯,看來是我急了?!?p> “幸虧有你的提醒啊,小桂子?!?p> “沒錯,現(xiàn)在我不能急。正所謂狗急跳墻,現(xiàn)在我們最好的方式還是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給吳三桂這個狗賊致命一擊。”
與韋小寶算是兒時玩伴的韋小寶,此刻說話也讓康熙皇帝冷靜了下來。
“好吧!命令各部,趁機掩殺,爭取戰(zhàn)果最大化,但是也要注意保存實力。”
“畢竟,在揚州還有一支反賊在等著我們呢。不能在這里損失太多實力?!?p> 說完,又看了看韋小寶。
“哈哈,皇上果然英明,沒錯我們還應該保存實力,把所有反賊一網打盡,創(chuàng)造一個康熙盛世來?!?p> 看到康熙皇帝看向自己,韋小寶也趕緊一記馬屁送上。
“哈哈,你啊你,總能給我整點新花樣,還康熙盛世?!?p> 說著,康熙皇帝也不由得搖了搖頭,嘴角含笑的看了看整個戰(zhàn)場。
而又過了近一個時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終于,康熙皇帝鳴金收兵了。
聽到康熙皇帝鳴金收兵,吳三桂終于收了一口氣,至少今天沒有被康熙皇帝給一口氣拿下。
雖說吳三桂也知道,若是自己不能解決糧食問題,大軍奔潰是遲早的問題。
之前搶火的過程中,吳三桂最終還是放棄了全部撲滅火勢的做法,最后調集所有大軍,集中撲滅了一個缺口的火,然后從這個缺口進去,將里面還沒有被引燃的糧食搬了出來。
可是由于火勢實在太大,最終搬出來的也不過僅僅幾萬擔糧食而已。
這幾萬擔糧食,對于幾十萬大軍來說,也就幾天的時間,就沒了。
所以,吳三桂知道,自己不能再猶豫了,現(xiàn)在趁著還有時間和糧食,直接展開最后的決戰(zhàn)。
盡管經過了今天的大戰(zhàn),自己大軍士氣低落,可已經沒有退路了。
因為,自己沒有騎兵,一旦撤退,被騎兵進行追殺,那一旦完成大軍慌亂,就會直接由撤退變成潰敗。
而潰敗的士兵,在騎兵的刀口下,只有被屠殺的份兒。
作為戰(zhàn)場老將的吳三桂,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選擇。
現(xiàn)在背水一戰(zhàn),自己還有希望,就算失敗了也無所謂,至少如此一來,也能大大的消耗清庭的精銳大軍。
這樣一來,就算自己潰敗了,后面也能讓康熙皇帝無暇他顧,給自己贏得寶貴的時間,從而東山再起。
打定主意后,當夜吳三桂就無尚可喜和耿精忠二人進行了商議。
然后,決定由尚可喜先率領五萬大軍趕緊后撤,沿途收刮糧食,然后一路直接撤回湖北襄陽去。
在哪里準備物資,一旦這里大戰(zhàn)失利。
那么就要退守襄陽城了,而襄陽城算是湖北境內最難攻陷的城池了。
而且也能扼守住康熙皇帝大軍南下的咽喉,是一個最理想的位置。
最主要的還是,在襄陽的話,就可以把戰(zhàn)線大大的后撤了。
這樣一來,王騰的大軍,就也位于一線了。
到時候,康熙皇帝會先打誰,還猶未可知。
而且就算依然攻打襄陽城,也能讓王騰大軍對自己進行支援了。
當然,其實在吳三桂眼里,康熙皇帝最后肯定會直接攻打王騰的,因為王騰現(xiàn)在掌握的揚州蘇杭等地,是大清的經濟命脈。
時間一長的話,清庭就會失去很多稅收,拖到最后可能連軍餉都發(fā)不出來,所以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會先攻打王騰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金陵城中還有一支二十萬的大軍在等著康熙皇帝的救援。
于是,在商議好以后,當夜尚可喜帶著五萬大軍出發(fā)了。
同時,晚上時吳三桂不僅沒有節(jié)省糧食,而且還加大了平時的糧食供給。
因為,雖然封鎖了消息,但若是今天晚上糧食供給減少的,肯定會被懷疑的。
所以,吳三桂直接將為數(shù)不多的糧食直接拿出三分之一出來,讓所有人都能吃個飽。
先穩(wěn)住軍心,然后明天一早,再吃飽喝足,直接進行最后的決戰(zhàn)。
無論成敗,吳三桂都要殊死一搏了。
一夜就這樣過去,一大早,吳三桂又命令拿出了三分之一的糧食。
終于,吃飽喝足后,新一天的大戰(zhàn)又開始。
吳三桂的大軍很快就集結了起來,可康熙皇帝的大營卻遲遲沒有動靜。
昨夜,康熙皇帝也和一眾將領商議半宿。
在趁亂穿著吳三桂士兵衣服的情況下,終于逃出來的葉楓也帶給了康熙皇帝最新的消息。
那就是吳三桂的糧食基本上沒了,所以大軍基本不需要硬攻,只需要拖住吳三桂等上幾日,吳三桂的大軍必定自己奔潰。
所以,現(xiàn)在康熙皇帝決定高掛免戰(zhàn)牌,這樣就能最大可能得減少損失了。
可是吳三桂哪里同意這樣,自己大軍的糧食可以說已經沒了,相信過了今天,明天大軍就會陷入無糧的境地,所以機會只有今天了。
因此,看到康熙皇帝竟然選擇不戰(zhàn),吳三桂直接下令準備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