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揚州城外,真牛山上匯聚的越來越多的人馬。
揚州官府即使不用打聽,也知道事情不對勁兒了。
此時,以前收錢收得歡喜的一眾揚州官員們,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笑容。
“真牛寨到底什么意思,現(xiàn)在已經(jīng)集結(jié)了近十多萬人馬。”
“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趕來,這是要造反嗎?”
“趕緊上報朝廷,情況緊急??!”
看著下方一眾慌亂的官員,府伊王振不由暗自搖頭。
“一群唯利是圖的家伙,早就說了此山寨應(yīng)當盡早鏟除?!?p> “結(jié)果為了眼前利益,一個個利令智昏,現(xiàn)在倒是急了?!?p> 可王振卻是忽略了,自己以前也是拿人手短,并未真正下定決心剿滅山寨的。
按照王振原本的想法,是想一邊先收著錢,等山賊人數(shù)足夠多了,民怨逐漸沸騰了,再一舉剿滅山寨。
從而為自己賺取足夠的聲望和政績,畢竟王振在這個位置上也呆了有些年頭了。
可惜的是,真牛寨一直以來,孝敬也還算勤,同時也并未擾民,而且人數(shù)也維持在不上不下的。
而這也是讓王振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的原因。
不過,現(xiàn)在也不是后悔的時候。
長久以來鍛煉出的一副榮辱不驚,在這個時刻終于發(fā)揮出了作用。
“肅靜。成何體統(tǒng),爾等都是朝廷的柱石,百姓的守護者,現(xiàn)在看看你們的樣子還有一點,我大清官員的樣子嗎!”
聽到王振發(fā)話,原本嘈雜的聲音逐漸平息下來。
“府伊大人,我們也是為了百姓著想才如此著急啊?!?p> “城外大軍云集,我揚州上下總共就五千郡兵,萬一反賊攻城,如何是好?!?p> “值此百姓生死存亡之際,大人,您叫我們?nèi)绾尾患??!?p> “不要慌,城外不一定是反賊集結(jié),就算是也不要慌。”
“現(xiàn)在,我命令由王宏率領(lǐng)五千郡兵,防守城墻?!?p> “四方城門全部關(guān)閉,任何人不得靠近城門,一旦發(fā)現(xiàn)不對,就地射殺?!?p> “另外,馬上派人分別向南京總督和京城進行求援,就說揚州城外聚集數(shù)十萬大軍,揚州城危矣?!?p> “與此同時,府衙之內(nèi)所有差役,全部上街,所有百姓不得上街,若有違令者,亦以叛賊論處,就地格殺?!?p> 現(xiàn)在畢竟還是康熙年間,王振能夠當上揚州城的府伊,能力還是有的。
僅一會兒功夫,就將所有事情安排妥當了。
不得不說就一個小小的府伊而言,面對如此險境,還能做到此種地步,還真是不多見了。
但是,誰又知道,剛剛還在官衙內(nèi)指揮得緊緊有條的王振,此刻正在命府中下人,收拾細軟。
然后,準備從密道出城。
王振看著這氣派的府伊官邸,王振感慨不已。
畢竟此次離開,再想為官是不可能的了。
甚至還得隱姓埋名,防止朝廷知曉。
畢竟,自己這已經(jīng)是臨陣脫逃了,而對于這樣的地方主官,一旦被朝廷抓到,那肯定是免不了斷頭臺走一遭的。
但同時,王振也知道,揚州是肯定守不住的。
揚州也是繁華之地,城墻也算高大,但城中郡兵,若是換成五千邊軍,王振還有信心守一守。
但郡兵,王振是真的沒辦法。
畢竟,說是五千郡兵,但其中吃空餉的,以及濫竽充數(shù)的老弱病殘,剔除這些,能有兩千可戰(zhàn)之兵就不錯了。
而剩下的這兩千可戰(zhàn)之兵,那也是疏于操練,不說軍陣配合,能在面對敵人沖鋒時不原地投降就不錯了。
至于,為啥還要在離開前做出如此一番安排,那當然一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畢竟也算盡力了,二是為了自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逃跑,必須有人能夠先阻擋一下叛軍不是。
此時,王宏正率領(lǐng)所謂的五千郡兵,正準備上城墻。
此刻,王宏意氣風(fēng)發(fā),畢竟承平日久的王宏覺得,所謂的幾十萬反賊,不過就是一群被山賊裹挾的難民。
畢竟,一沒天災(zāi)二沒人禍,百姓能夠吃飽穿暖的情況下,誰愿意造反啊。
而面對這種裹挾難民的叛軍,雖說自己的郡兵也是烏合之眾,但相信只要擋住一兩波。
那么失去銳氣的叛軍,必然如散沙般再也無法合力攻擊。
到時候,再在城中發(fā)布招募令,征召百姓特別是城中富戶的護衛(wèi)等。
只要堅守待援,能夠守住揚州,自己到時候還不得大功一件,仕途也將一番風(fēng)順。
可惜的是,王宏的夢還沒開始,就聽到了城外震天的整齊腳步聲傳來。
聽到這里,王宏頓覺不妙,畢竟一般的山賊叛軍,是不可能走出如此整齊步伐的。
甚至一般精銳大軍也無法走出,只有在精銳大軍即將開始攻城沖鋒前夕,才有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似乎驗證了王宏的想法,剛到城墻上的王宏,向著城墻之下望去,頓時一片膽戰(zhàn)心驚。
只見一片金光閃閃,無論是云梯還是攻城車以及投石器等攻城的利器,已經(jīng)架好。
為首之人身穿一身明黃色鎧甲,身后一面金黃色的旗幟上,是一個明晃晃的明字。
看著如此陣仗,別說一般的郡兵了,就是王宏也被嚇呆了。
畢竟就算守城,那也是需要滾木熱油啥的。
可數(shù)年來都沒有戰(zhàn)事的揚州,哪里來這些東西啊。
王宏知道,自己別說等敵軍攻城了,就是那一個個裝滿熱油燃燒的投石罐,一輪砸下來,自己的軍隊就會直接崩潰的。
事實上,王宏已經(jīng)高估了自己手下士兵的心理素質(zhì)了。
在王宏看不到的城墻遠處,已經(jīng)有士兵,成群結(jié)隊的脫下鎧甲,向著城內(nèi)跑去。
看了看身邊的士兵,王宏覺得不能在如此下去了,自己身為將軍,是時候為自己的軍隊謀劃一條出路了。
現(xiàn)在的情況,很明顯,要么趕緊逃,要么趕緊投降。
而現(xiàn)在逃,王宏覺得有些不切實際了。
所以只能投降,可就如此投降,王宏又有些不甘心。
畢竟,不讓敵人看到自己的厲害支之處,就算投降,也是無法得到重任的。
因此,為了自己的前途,王宏決定自己至少也要先守一波。
而城外,此刻正在宣讀起兵事由,畢竟王騰起兵那必須得是名正言順才行。
而這似乎給了王宏準備的時間。
且先不說,王宏這邊,王振派出的兩路信使,分別朝著南京和京城而去。
南京距離揚州肯定是最近的,僅僅幾個時辰左右的快馬加鞭就能趕到。
而此時的南京也就是金陵的總督府內(nèi),也是一片肅靜。
就在昨天,總督府收到了,吳三桂造反的消息。
吳三桂號稱有五十萬大軍,雖說估計實際應(yīng)該只有三十萬左右。
但三十萬大軍,也不是誰都能擋的。
特別是吳三桂,一直以來都是給人能征善戰(zhàn)的感覺。
所以,面對云南的吳三桂,總督府內(nèi)也是一片愁云慘淡。
畢竟,雖說金陵總督吳用,總督兩省大軍,可兩省大軍總共也就十五萬啊。
而且還都是些相當于沒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新兵,對于必定南下金陵的吳三桂,總督吳用是一籌莫展。
思來想去,最終覺得最好的辦法,還只能是固守金陵,以待朝廷的支援。
而此刻,在總督府內(nèi),一眾人正在商量如何進行防守。
四方城門,以哪一方為重點,城中的糧食在關(guān)閉城門后,還能支撐多久等等,進行逐一的分析。
但就在這時,一道似乎催命般的急促腳步聲想起。
“報!”
“稟報總督大人,府外有揚州信使求見?!?p> “帶進來?!?p> 隨著一陣更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稟,稟,稟報總督大人,揚州,揚州城外突然集結(jié)十多萬山賊,不知其來歷?!?p> “刺史大人王振恐是叛賊造反,特派屬下前來求援。”
“嘩!”
隨著信使的話語,本來剛剛短暫安靜的總督府,頓時再次爆發(fā)。
“什么,十多萬山賊,這是怎么回事?!?p> “剛剛才有吳三桂造反,現(xiàn)在又有山賊作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p> “這難道是反賊吳三桂暗中扶持的勢力,此刻是為了響應(yīng)吳三桂嗎?”
不了解情況的眾人,議論紛紛,分別說出了各自的猜想。
“好了,不要吵。”
“本官且問你,揚州城外大軍,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會突然冒出如此多的大軍。難道揚州城事先就一點風(fēng)聲都沒收到。”
看著堂下跪著的揚州信使,吳用為了了解更多信息,因此快速問道。
“回大人的話,這屬下也不知道,不過似乎聽刺史大人曾經(jīng)說過,大軍好像是從各地趕來的,”
“其背后似乎是有反賊天地會的影子。”
“什么!天地會,竟然是這幫見不得人老鼠?!?p> “這群老鼠也敢光明正大的站出來,看來吳三桂的造反給了很多暗中老鼠信心啊。”
聽到,揚州城外是天地會的人,吳用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恐慌之后,終于松了口氣。
畢竟,這不是吳三桂的后手,畢竟要是這是吳三桂的后手的話,金陵只怕頃刻間就會陷入兩面夾擊的狀態(tài)。
而現(xiàn)在好了,若是天地會,就天地天這樣一幫江湖草莽,如何懂得排兵布陣,如何懂得大軍的指揮。
因此,面對揚州的求援,吳用大笑一聲道。
“哈哈,揚州告急,虧王振想得出來,區(qū)區(qū)天地會逆賊,何足為懼?!?p> “回去,告訴王振,讓他務(wù)必守住揚州,我立刻派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