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我們那個年代,是快速發(fā)展時代,學校確實是最先進地方。那個時候看到計算機房,聽的老師講計算機故事,所以大一的課挺喜歡的,是一些概念問題歷史問題,從小喜歡看歷史東西概念東西,到了大二專業(yè)太難完全聽不懂。練習打字,練習金山打字,老師講一些簡單的概念和理論。
數(shù)學還是高等數(shù)學也挺難的,還好考試只需要60分,考試前會劃重點,要是不劃重點畫不知道會考到學分嗎?課不會像大學那么慢最多的6節(jié)課最少的2節(jié)課,大二,大三時候會多一點周末雙休好像回到小學時代課程流程。
老師講課也挺有水平的,只會認真講自己,問答也少,大型課人更多。電視里那種大學教授一下回到了現(xiàn)實。
平時主課就是自己班級很多課是合的也有很多和其他學院一起課。
喜歡的課會認真聽,不喜歡課點名之后會走,老師也挺好的。上課時間壓力也不大。那個時候確實無憂無慮。比較輕松唯一獎學金和自己沒有關系。
很多時間在狂校園玩游戲,以及認識人上,這點我還比較佩服自己。不怎么寂寞。也比較充實,不完全游戲,也不完全逛
感覺那個時候還沒有早早感受社會,唯一遺憾是沒有勤工儉學因為那些工作好像從小到大幫父親干活就知道,
直到出社會才知道人要勞動,要生存之道,會有壓力。要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