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祖師
木生說道:“我們無法潛入楊閥的軍營,也不能自組軍隊與楊閥對抗,自然是無法捉回叛徒的。但如果是我們選擇一位同門到李將軍營中,那就可以名正言順與楊閥對戰(zhàn),到時自然就能擒獲天權(quán)。”
天樞聽木生這么一說,馬上跳出來,說道:“元一觀的弟子決不可從軍從政,這是先祖定下的規(guī)矩,豈可違背?!?p> 木生感嘆這天樞真是頑固派,便說道:“天權(quán)借八角鏡之威力禍害蒼生,我們這么做是替天行道,并不違背祖師遺訓(xùn),只要捉拿天權(quán)這叛徒,我們自然回歸本觀,不再涉足世道,請師尊放心?!?p> 天樞聽木生這么一解說,自然也不好爭辯。李將軍看了看木生,笑道:“你說得輕巧,這八角鏡能請鬼兵,你們當中有誰能破解?”
木生其實只是為了化解僵局才跑出來,至于如何破解八角鏡,他當真沒有把握,聽說八角鏡能請鬼兵,他一時口快,便說道:“他能請鬼兵,我們便請閻王,一物治一物?!?p> 李將軍半信半疑,又問道:“在座當中誰有這般能耐?”
木生看了看天樞,天樞說道:“哪來請閻王的道術(shù),這。。。?!?p> 木生心里滴冷汗啊,心想這天樞是怎么回事,雖說是直率,也不必這么不知變通吧?沒等他說完,木生搶著說道:“古書上確實是有記載這種道術(shù)的,我曾見過。。。。”
木生還想往下編,此時卻聽見從元一閣里傳來爽朗的笑聲。大家當場嚇住了,這元一閣里是住著幽靈還是真的如傳說般的住著元一道人呢?李將軍也嚇得從石頭上站了起來,伸出頭向元一閣里張望。天樞卻似是已經(jīng)等候多時,突然對著閣門就伏地叩拜,并說道:“弟子拜見元一祖師!打擾祖師清修,請祖師責罰!”
天樞是個十足尊師重道之輩,禮節(jié)上十分周全,他此時是五體投地,整個人伏倒在地上參拜的。其他弟子見天樞跪拜,也都跪倒在地,齊身說道:“請祖師責罰!”,木生當然也在列,他一邊跪著,一邊心里不住犯疑,難道這里面真的住著元一祖師?
李將軍和他的幾名部將見狀也是很好奇,李將軍畢竟是個老粗,對什么禮節(jié)的也不放在眼里,對元一閣里嚷道:“何方神圣,不要裝神弄鬼,本將軍奉天命在身,妖邪勿近。。。?!?p> 李將軍還未說完,元一閣里傳來聲音,道:“你帶兵圍攻元一觀,不就是要見貧道嗎?貧道道號元一,剛才聽聞本觀弟子與將軍對語,悉心而笑,因而就嘮叨幾句,助將軍退去鬼兵便是。這請閻王的道術(shù)自然是沒有的,但卻有招魂幡之說,對方能請鬼魂,我們何不招魂?現(xiàn)將這道術(shù)授予觀中弟子,便可隨將軍下山鋤奸!”
在場之人均是驚訝,這元一閣里真是元一道人。李將軍喊道:“你若真是元一,何不現(xiàn)身相見?誰知你會不會是楊閥的奸細,此舉意在誘我深入敵圈。本將行軍多年,這等欺詐之術(shù)見過萬千。你再不出來,本將可要硬闖以驗明正身,還望道長不要責怪本將無禮!”
說完,上前就要闖入元一閣,天樞一見這形勢哪里還了得,馬上沖上前抱住李將軍大腿道:“將軍不要無禮,沖撞了祖師,那可不得了!”
李將軍心想這天樞雖然頑固,卻是忠心誠意,一時也無可奈何。那元一閣里又傳來聲音道:“李將軍不相信貧道,貧道也不想論辯。貧道閉關(guān)修練已多時,時機尚未成熟,故而不能現(xiàn)身相見,否則千年道行一朝喪,還望將軍諒解。這元一閣已布下天劫,不得法而硬闖者輕則身受重傷,重則斷送性命,請將軍三思。”
天劫是上古陣法,布陣之法不僅依仗高深的道術(shù),更與天時地利相結(jié)合,據(jù)說無法可解。李將軍雖然魯莽,也是聽說過天劫這等道術(shù),他早聽聞元一觀有三寶,八角鏡、天劫和元一道人。今日雖不能作實這內(nèi)里真假,但也不敢輕舉妄動。李將軍說道:“本將且信你一回,要是本次不能收伏天權(quán),本將必定鏟平元一觀,管你什么天劫地劫!”
元一說道:“李將軍請放心!”,接著又呼喊木生道:“木生!你上前來,在石階旁邊有棵榕樹,你按八卦步法走到那樹下!”
正如適才元一所說,這元一閣布下了天劫,一般人是不能靠近的,所以元一指點木生走到那榕樹下,可以避過天劫。木生按照八卦步法來到榕樹下,拱手向元一閣道:“謹聽祖師垂訓(xùn)!”
“將耳朵附在那樹洞上,靜心聆聽,我傳你口訣!”
木生見那樹上果然有個樹洞,便附耳洞上,果然聽見綿綿之音傳來口訣,旁人卻聽不到,只有靠近樹洞才能聽到。只見木生伏在樹邊,在場其余各位俱是面面相覷。
過了半刻,木生已將口訣記住,元一又道:“你伸手入那洞內(nèi)!”
木生便將右手伸入洞內(nèi),卻發(fā)現(xiàn)洞里有一面黑色小旗。取出一看,上面有一個紅色大字,是一個大大的“元”字。周邊還有一些奇怪的圖案,木生一時也不甚明了。
元一說道:“這是招魂幡,適才傳與你的口訣,你可要記住,配合此幡,便可收伏鬼兵,打敗天權(quán),取回八角鏡。”
木生記在心里,謝過祖師,便退了下來。李將軍心中疑惑,元一又道:“李將軍,現(xiàn)在就請帶那木生下山入營,明日午時與那楊閥約戰(zhàn),記住要在午時陽氣最盛之時施法,屆時,木生祭出招魂幡,必可手到擒來?!?p> 李將軍心下暗暗盤算一番,正是十五十六,沒有十足把握。但也只好相信一回,說道:“本將軍且相信你一回,明日午時自有分曉!”說完,便叫那木生隨他下山,木生收拾了行軟,別過天樞便上了路。
這就是木生在元一觀一年后遇到的事。一年前,他背著句天師的肉身來到元一觀,可是天櫝卻不在觀內(nèi)。安置好句遷肉身,他便先在元一觀住下了,先拜在天樞門下,等天櫝回來再作打算。
這元一觀占地不大,道士也不多,不過十來人。天字輩弟子有天樞(掌觀)、天櫝、天權(quán)、天桓四人。木生來到元一觀的時候,天櫝正好云游在外,幾時歸來也是說不準。天權(quán)已因權(quán)欲熏心下山從軍去了。天衡向來不問觀中事,專心于修氣。這元一觀中老一輩的就只有天樞。這次李將軍帶兵圍觀,木生情急之下挺身而出,竟然喚醒了已經(jīng)靜修百年的元一祖師,還領(lǐng)了重任下山收伏天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