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孩子長大了(修改)
“老劉,你這是在干嘛,都一把年紀(jì)了,還跟年輕人賭氣做啥子啊,你就不怕高血壓啊?!?p> 追出去的何中田勸說道。
脹紅著臉的劉大清,對著曹路開會的方向喊道:
“不用勸我了,就算那臭小子親自來請我回去,我也不會回去,有什么了不起,我現(xiàn)在就去幫那些村民,等他們的大棚建起來,到時候,看他還囂不囂張?!?p> 何中田一臉無奈,看來老劉是勸不動了。
劉大清接著說道:“老張,老何,與其留在這里受氣,不如跟我一起走,我們也整幾個大棚去。”
張六福皺眉思考了會。
“行,老劉我就信你一次?!?p> 而何中田經(jīng)歷過上次的賣菜風(fēng)波后,心中始終有個疙瘩,他總覺得曹路種的菜沒那么簡單。
何中田擔(dān)憂地說道:
“要不我們先等等,等其他人種起來,再看看要不要蓋大棚。”
“老何,要是大家都像你想這么多,螃蟹早就被吃完了?!?p> 劉大清小聲說道:“小路不在這些天,我早就已經(jīng)拿走了不少菜苗,我就不信了,跟他用一樣的地,一樣的種菜方法,一樣的菜苗,種出來的還會跟他不一樣?!?p> “你偷菜苗了?”何中田有點吃驚。
“什么叫偷,我這叫撿,這些菜苗都是曹路讓我們處理掉的,我就把它們都給收集起來了?!?p> 見老劉手里有菜苗,何中田咬咬牙:“好吧,我也拼一把?!?p> ......
由于害蟲入侵的緣故,青菜幾乎全滅,西紅柿、黃瓜、茄子也只有上次的一半,這次昌輝超市只來了一輛貨車。
余小曼并沒有來。
這次跟他對接的是她的司機。
這茬全部賣完后,總共才四萬多,比上次少了整整七萬多。
曹路算了一筆賬,扣除掉員工的工資后,這一個月自己還真就賺了個辛苦費,比當(dāng)初只有兩個大棚時,賺的還要少。
品相好的蔬菜,昌輝公司收走了,但還有不少品相差的蔬菜,曹路則讓何玉柱拉去荔城的兒童福利院和敬老院。
這是全段時間開會時,曹路跟一位關(guān)注邊緣群體的女性創(chuàng)業(yè)者達(dá)成的口頭協(xié)議,與其把那些品相不好的蔬菜拿去漚肥,不如給社會做點貢獻(xiàn)。
其實,那些遭受過蟲害的西紅柿,反而比品相好的還要甜,只是昌輝超市并不會收購這些。
咬了一口西紅柿后。
曹路坐在田埂上,靜靜看著大竹村的落日,金黃色的光輝落在一片片竹林上,還挺美的。
好在前段時間村民集體滅紅火蟻了,田里的紅火蟻確實少了很多,不然曹路隨便坐田埂,是會被紅火蟻鉆褲襠的。
而在離曹路蔬菜大棚基地不遠(yuǎn)的地方,老劉正在給劉大清他們蓋蔬菜大棚。
聽何玉柱說,蓋棚子的錢是何中田出的,用的正是那筆被人打的賠款。
曹路不禁搖頭嘆息起來。
“這下要變成被人白打了。”
而最近的大竹村給了曹路一種錯覺,好像大家都賺大錢了一樣。
一個個都在努力干活。
一個個臉上全洋溢著笑容。
可他們笑得越開心,曹路就越擔(dān)心,因為不用過多久,他們會哭的非常慘,可能會比上次第三號臺風(fēng)來的時候,還要慘!
劉大清他們?nèi)俗吆?,曹路又補充了些新的員工,何玉柱的老婆和阿貴的老婆,也都到大棚里來干活。
夫妻檔效率會高一點。
且夫妻兩人都領(lǐng)工資的話,家庭收入瞬間就上去了,何玉柱一家現(xiàn)在每個月能領(lǐng)到快八千多。
一年差不多就是十萬。
而阿貴家會少一點,但每個月夫妻也能領(lǐng)到五六千,他還給自己定了個計劃,爭取三年內(nèi),在村里重新蓋套房子。
......
而這些天,曹路受爸媽之托,前往村長德叔家看望他。
傷筋動骨一百天,自打上次臺風(fēng)受傷后,德叔就一直躺在床上,腳上打著厚厚的石膏。
打上這玩意,煙酒幾乎不能碰,上次聽說他偷喝了點酒,結(jié)果石膏里的傷口,癢得他差點把石膏給砸了。
德叔不能喝酒,曹路自然也不好意思讓梅姨給他單獨開小灶。
而躺在床上的陳三德,見曹路拎著東西來看望他,終于把憋在肚子里快一個月的話說了出來。
“小路,真不好意思,上次臺風(fēng)把你的功勞都給搶了?!?p> 曹路笑了笑:“你不說,我都差點忘記這個事了,整天被采訪的感覺如何?”
一旁梅姨也幫腔道:“你這一個多月都沒來,你德叔還以為你因為這件事生氣了,跟我念叨了不知道多少次?!?p> 陳三德嘆氣了聲,指著桌面上那沓采訪稿說道:“這采訪真的太折磨人了,每次都得背一堆?!?p> 曹路笑道:“確實是這樣。”
兩人聊著聊著。
德叔突然正經(jīng)了起來:“小路,問你個事,村里那么多人學(xué)你用大棚種菜,你覺得他們能搞起來嗎?”
“那得看他們想搞到什么程度?!?p> “有沒有可能達(dá)到你的一半水平?”
曹路思考了會,實話實說道:“很難,他們這么搞的話,很有可能要倒貼錢。”
陳三德感慨道:“上次臺風(fēng)來一下,村里就已經(jīng)很困難了,現(xiàn)在他們又這么折騰,估計很多人都沒法睡覺了?!?p> “小路,種植有機蔬菜,你比較在行,要不你去勸勸他們,讓他們趕緊收手?!?p> 曹路并沒有答應(yīng)他,而是反問道:“就算德叔你拄著拐杖去跟他們解釋,你覺得他們會聽你的嗎?”
陳三德沉默了起來。
他看著眼前這個青年,真的跟三年前剛來村里那會完全不一樣了,那時候,就算大家不接受新品種楊梅。
他還是會一個個敲門過去,耐心跟他們解釋,可現(xiàn)在,從他的眼睛里,已經(jīng)看不到那種純粹的光和熱了。
如今的他,目光深邃了許多,看起來也更加沉穩(wěn),可卻讓他越發(fā)覺得陌生起來。
可能是孩子長大了,現(xiàn)在的曹路,已經(jīng)不在是個孩子,而是個成年人了。
陳三德也不想繼續(xù)這個話題:“對了,曉光就畢業(yè)了,你在外面關(guān)系比較廣,有沒有認(rèn)識的單位,可以讓他去實習(xí)的?!?p> “這個可以,我向同學(xué)打聽打聽,曉光哪個學(xué)校,什么專業(yè)的?”
說起來,曹路雖知道曉光在念大學(xué),可這么多年,還真很少聽曹叔講起他,都不知道他念的是哪所大學(xué)。
“是上交大學(xué)的,好像是計算機專業(yè),再過幾個月就要實習(xí)了。”
聽到這學(xué)校名字后,曹路微微一愣,這所學(xué)校的畢業(yè)生實習(xí),還需要別人幫忙找嗎,企業(yè)都搶著要好不好。
當(dāng)初他就是因為差三十分考不上這所大學(xué),才來的華理大學(xué),真沒想德叔的兒子這么厲害。
可讓曹路有點不解的是,那么高的分?jǐn)?shù),按理來說,應(yīng)該是人盡皆知的事,說不定都能拿鎮(zhèn)里的第一名。
可他來村里三年,還真沒聽村民說過,且他爸媽也沒跟他講過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