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軍這邊得意,卻還是比不上秦方。
當秦方帶著秦豐回了村子,特意讓秦豐將那和宋紅軍平分的殘缺黨參袋子提在手里,自己則一手提著那根人形黨參,一手提著那根最長的黨參,矜持的往回走的時候,村子里很快就轟動了!
第一個發(fā)現(xiàn)他手里拿著黨參的,還是他的小叔秦成。
秦成昨天被陳風華擺了一道(他自認為)后,心里非常的不甘心,于是想著到秦方家里要個說法。
沒想到來找秦方的時候,聽說秦方去了市里。
然后就在村口等著。
結(jié)果等秦方回來的時候,還沒開口問,就先看到了那人形的黨參——沒法不看到啊,太醒目了!
這玩意兒,就相當于老山參放大了N倍,拿著它的秦方,別提多精神了!
秦成原本到嘴邊的埋怨的話,立刻就改了:
“喲!秦方,你這是從哪里搞來的這么大的貨!”
對于中藥材,秦成的辨識能力還在秦方之上,自然一眼就看出來這是黨參。
只是這黨參實在是太大了些!
如果不是因為上面的紋路、斑點以及質(zhì)地太過于真實,秦成都以為這是假的了!
秦方就等著有人問呢,因此聽了秦成的話,他立刻笑著大聲說道:
“是一位朋友從XJ帶過來的,我不是有個親戚需要黨參合藥泡藥酒嘛,就說了說,我說一般的就行,誰知道人家直接寄來這六七十年的大貨,你看這品相,我都舍不得泡酒了!”
其實以秦方的想法,這人形的黨參,他肯定是不會去泡酒,留著多好!泡酒,有點浪費啊——畢竟找齊了其他的藥材,都配不上這黨參!
秦成如果能緊跟時代,一定會說秦方這太凡爾賽了。
只是他不知道,只好任由秦方在那里“得瑟”。
他其實也不想聽,但秦方手里這大貨,實在是太誘人了!
要說野生上年份的藥材,大都有“成人形”的趨勢,人參就不說了,首烏、黃精、茯苓甚至葛根,都有幾百年份成人形的記載。
也難怪古時候說山精水怪,修成之后,都要變成人形。
人形高級嘛!
所以,這人形的黨參太過于吸引人,秦成都忍不住想拿來看看。
甚至差點兒忽略過那根最長的——至少一米五長??!
他一眼看過去,倒吸了一口涼氣,直接打嗝了——這意外!
“那秦方,我看看?”原本是準備興師問罪的,結(jié)果沒想到碰到這么件事情,現(xiàn)在有求于人,語氣都成試探性的了。
秦方很大氣,直接伸手遞過來:
“小叔,咱們自家人,看唄!”
就很大方!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這黨參個頭大,也不怕傷著——畢竟不是野山參,那玩意兒傷個根須都會貶值不少,但這個不一樣,磕磕碰碰不礙事。
秦成把黨參接到手里,感覺手上一沉,這回真是意外!
非常的飽滿,也非常的壓手!
看樣子,這是才挖出來不久——一上手就看出來,這是野生的!
這個季節(jié),是野生黨參采挖最好的時候。
因為水分最足,就跟過冬前的動物需要儲存足夠的脂肪一樣,黨參這樣的多年生藥材,也需要在冬天來之前把營養(yǎng)備足,以備年來給重新發(fā)芽的植株提供養(yǎng)份。
然后采挖出來,就會發(fā)現(xiàn),非常的飽滿,晾干后,也是飽飽的,緊實的一根。
同樣是這株黨參,如果是六七月份挖出來,那么晾干后,就會發(fā)現(xiàn),空心不少。
也就是說,十月十一月采挖的黨參,一公斤新鮮的能晾出半公斤干貨來,六七月份的采挖出來,晾干恐怕只有三四百克。
這就是時節(jié)的重要性了。
手里這株黨參異常的飽滿,那采挖的時間就掌握的非常的好。
應該是老手??!
挖的這么完美,基本上沒怎么傷著根。
畢竟野生的藥材生長環(huán)境都比較復雜,要說長在石頭堆里也很正常。
所以人參反倒好挖,是費功夫,黨參則是費勁——想想吧,如果是在石頭密布的山上,挖出一米多近兩米深的坑,周徑還不能小,那得掏出多少塊石頭來?
他壓根沒想到旁邊的秦豐手里的袋子里有那么多的殘次品呢。
那都是挖廢了的。
也壓根不知道,挖黨參的人,是正兒巴經(jīng)的外行——田學昌能這個時候去挖黨參,那可是陳風華靈機一動指點來的。
看看這黨參四肢勻稱,品相極佳,越看越愛,忍不住就扭頭向和秦方說說。
秦方在這里一直盯著他呢。
雖然不怕傷了黨參,但總得小心點不是?
好藥材難得?。?p> 一看秦成的表情,秦方就明白,沒等秦成開口他就笑著說道:
“小叔,不是不給你面子,這黨參我也是好不容易搞到手的,花了一千塊呢……”
“我出兩千!”秦成很大氣。
但秦方搖了搖頭,順手就把黨參接了過來,說道:“這玩意兒,可遇不可求??!不過在我朋友那邊,這玩意兒也不算難找,等下批過來,我給你留一枝?”
秦成雖然心眼不大,但對炮制藥材卻懂的不少,在村里大小也是個名人,還是自家的親叔叔,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秦成只好點點頭,目光又瞄向了那一根最長的黨參。
秦方立刻將黨參往回一收,那意思很明顯了。
這兩根,您就別惦記了!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問:
“喲!你們秦家人在村頭開會呢?這啥玩意兒……我去!這么大的黨參!秦方,你這是哪搞來的?好東西?。 ?p> 秦方一看,是村頭的五保戶張大爺。
張大爺兒子在部隊因公犧牲,老伴走的早,也就沒了依靠。一個人生活了十幾年,也習慣了,每天在村子里轉(zhuǎn)悠最多的就是他。
張大爺是個大嗓門,這一嗓子,堪比村主任家里的大喇叭,一下子就把不少在自家院子里的人給吼了過來。
于是,秦方便幸福的被圍觀了起來——當然,圍觀的主要是那根人形的黨參。
他又把給秦成的話說了一遍。
村子里八成的人都靠種植炮制藥材生活。
原本大家的渠道都差不多,這秦家突然多了條渠道,而且是非常吸引人的野生藥材渠道。
這就很讓人眼熱啊!
這一天,秦家就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誰都想過來看看。
這可不一般??!
村子里也就幾個老人見過類似的大貨,年輕一點兒的,哪怕是和秦方差不多年紀的,都沒這見識!
寶貝?。?p> 有這渠道,那藥材商還不先往秦家跑?
不人少心思立刻就活絡起來!
秦家,這是要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