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3
今年高考之后,破天荒的沒怎么看見宵禁,也沒怎么看見凌晨時滿大街溜達的孩子。好像孩子們放松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了。記得當時我們畢業(yè)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次喝酒,那時沒有絢麗的街燈,甚至好多街道都沒有燈,我看見大家玩的依然很開心,而我只敢騎著我的小電驢匆匆留下羨慕。不敢稍作停留的。
而現(xiàn)在的孩子,我沒有詞匯進行太具體的形容,給我最大的感官就是素質教育確實得到了發(fā)展。在我當補習班老師的時候,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現(xiàn)在的孩子學的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強。全面發(fā)展倒是談不上,將應試教育先是多元化、創(chuàng)新化卻能看出來。
最主要是現(xiàn)在的學生不像我們上課時那樣“噤若寒暄”,學習方法也不像我們那樣“悶葫蘆”。尤其是我第一次帶學生,好多學生我甚至帶了一年,傾注了太多心血,畢業(yè)時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家孩子將要遠航,個中滋味很難說出來。或許這就是我不在補習班教學的另外一個原因吧。我明白過于感情化就會出現(xiàn)“不舍”和“親厚”。
我的小孩們畢業(yè)的時候,我們一起去擼串,當時因為追星問題和一個妹妹吵得面紅耳赤,其實說實話,雖然我單身到現(xiàn)在,但是卻嘗到了老父親一樣的滋味。那種自己家白菜被云豬給拱了的感覺。我也理解了好多影視作品里,翁婿矛盾的由來。所以,我現(xiàn)在的努力其實有一方面原因是為了能盡量的讓我未來岳父放心將女兒交給我。
扯遠了,回到教育的話題上來。
其實我不解的是青少年的犯罪率持高不下的問題。現(xiàn)在絕大多數家長都將責任推在網絡和游戲上,這是不科學的。不知道為什么家長們會有這種錯覺。
是玩物喪志的老思維模式還是對新事物的恐懼,問了好多人,他們也答不上來,總之就覺得網絡不是什么好東西。
還記得有一位家長舉報英雄聯(lián)盟牛頭酋長技能像男人的那個啥的一則新聞。英雄聯(lián)盟十年,經過數千萬玩家的眼睛,這個圖標都沒被詬病過,很難想象這個家長是做什么職業(yè)的,有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說到這里突然想起蘇軾和佛印的典故,果然是人心里不健康,看什么都是不健康的。
其實網絡時代,沒必要因噎廢食。
我們凈化網絡確實很有必要,但是因為“感覺”而不去使用網絡就相當于自斷一臂。
感覺成績落了,互聯(lián)網的鍋。
感覺早戀了,互諒網的鍋。
感覺近視了,互聯(lián)網的鍋。
將新聞、多樣化的思維、多元化的方法通通拒之門外。一到下課和節(jié)假日就瘋狂讓孩子補課。參加自己沒興趣的興趣班。現(xiàn)在都立法了,不讓課余時間補課了。而且選擇興趣班這方面,我覺得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就習慣而言,平時家長的以身作則更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能力。哪怕就是給孩子普普法也是極好的。
所以家長應該好好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不要缺位,在孩子發(fā)散想象力的時候不要去禁錮。不要讓孩子其為惑也,終不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