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必殺之劍
楊無忌殺人,極少用兩劍。
他不必用兩劍。
因為他一出劍,便是必殺之劍。
出劍的目的,便是殺人,既然人已死,又何必用兩劍呢?
可這世上真有必殺之劍嗎?
你如果問其他人,哪怕問常常一劍殺人的飛劍客、荊無命,他們的回答也是沒有。
可如果你問楊無忌,那就不一樣了。
他的回答是有。
其他人或許沒有必殺之劍,可楊無忌卻有必殺之劍。
他一出劍,簡直就是必殺之劍。
如果其他人說這種話,必然會認為吹牛。
可楊無忌說這種話,絕沒有人認為他在吹牛。
楊無忌成名極早,十三歲就已成名,二十歲便已出家當(dāng)?shù)朗?,三十五歲便已是道門赫赫有名的高手,故而被人尊稱為方外七大劍客之一,如今五十四歲。
自楊無忌十三歲成名以來,已有四十一年。
這四十一年間,楊無忌殺了不可數(shù)計的人,而這其中可以和他一戰(zhàn)的高手多達一百三十九人。
可面對這一百三十九人,楊無忌一共也不過用了三百一十一招。
換而言之,楊無忌平均每殺一個平起平坐的高手,用了不到三招,這戰(zhàn)績就已堪稱恐怖了。
如果只算近三十年來,楊無忌和人交手,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楊無忌的戰(zhàn)績更堪稱可怕。
近三十年前,楊無忌一共殺了七十九位足矣和他一戰(zhàn)的高手,而他用了不足九十招。換而言之,楊無忌殺這些人平均也沒有用過兩招,也不過一招多一點點而已。
因此,如果說其他人說自己有必殺之劍,那么一定會認為吹噓,可楊無忌說自己有必殺之劍,那任何人也不得不信。
一條條血淋淋的性命已證明了他的劍的確是必殺之劍。
楊無忌的確是江湖上極可怕的劍術(shù)高手,若論劍法之高,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比得上他的人也已不多了。
他一共通曉十九種出劍的手法,一百三十七種可怕的劍法。
他的劍也是寶劍。
劍名松紋。
這口劍雖然不算削鐵如泥,可也算得上神兵利器,更何況楊無忌殺了不可數(shù)計的江湖高手,也導(dǎo)致飲血無數(shù)的松紋古劍遠比世上大部分所謂神兵利器都要兇煞可怕得多。
可是這些只是必殺之劍的基礎(chǔ)。
沒有這基礎(chǔ),自然沒有法子成就楊無忌的必殺之劍。
可只有基礎(chǔ),也成就不了楊無忌的必殺之劍。
除開基礎(chǔ)以外,還有一樣事物才成就了楊無忌的必殺之劍。
——百無禁忌。
楊無忌若不是個百無禁忌的人,自然難以發(fā)出必殺之劍。
因為楊無忌是個百無禁忌的人,因此他的劍便成了必殺之劍。
江湖人都知道,一旦楊無忌下定決心殺某個人,是不折手段,甚至可以做任何事情,哪怕讓他對你跪下磕頭,他也會做,只不過會在你得意驚愕的時候,一劍取了你的命。
也正因為楊無忌有這樣的品性,才成就了必殺之間。
如今,楊無忌對秋滿天遞出的這一劍,是不是必殺之劍呢?
是!
絕對是。
楊無忌一出劍,必定是必殺之劍。
這一劍,當(dāng)然也是必殺之劍。
楊無忌的這一劍,只有三個字,快狠準。
無塵子的劍已經(jīng)很快了,可比起楊無忌,卻慢如老龜。
其實楊無忌最擅長的不是快劍,他殺人也不止用快劍,他殺人用什么樣的劍法,取決于怎樣最好殺人。
不過若論出劍之快狠準,江湖上也沒有幾個人比得上楊無忌了。
這一劍已足矣殺死世上大部分的高手了。
不過這還不是必殺之劍。
這只是必殺之劍的基礎(chǔ)而已。
這一劍是必殺之劍,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時機。
楊無忌只會在最好的時機出手。
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此時秋滿天正慢慢放下酒杯,這正是秋滿天最松懈的時候,沒有人能想得到楊無忌會在這個時候出劍。
其實,許多江湖人認為,一個人在喝酒的時候,其實是極好的出手機會。
以前楊無忌是相信的。
可用十六條人命的代價,楊無忌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喝酒的時候,絕非是出手的最好機會,因為老江湖在這個時候,都是有防備的,這個時候出手,反而不容易得手。
隨后,楊無忌又用了十九條人命,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一個人喝在喝酒之后,放下酒杯的時候,才是一個人最松懈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即便是老江湖都也認為自己安全了,因此此時出手最佳。
楊無忌便在這個時候出手,一劍刺出。
即便這一劍并不算太快,也足矣殺死大部分高手了,更何況這一劍已經(jīng)很快了。
第二,秋滿天已喝下了酒。
這杯酒是楊無忌給秋滿天到的。
楊無忌倒酒的時候,秋滿天的眼睛是盯著楊無忌的動作的。
楊無忌倒酒的動作非常規(guī)矩,很老實,秋滿天也看得清楚。
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法子下毒的。
可偏偏楊無忌卻在這種情況,下了毒。
這并非是劇毒。
一般劇毒都會有些特征,一旦發(fā)現(xiàn),那么就錯過了最好的殺人機會。
這種毒只有一種效果,令人在喝下之后,會喪失氣力。
可這個時間極短,十個彈指的功夫。
可是對于楊無忌這種高手來說,已經(jīng)足夠殺一個人三十次了。
這是一種很名貴的毒,也是很稀有的毒。
這毒來自唐門,一向只在唐門內(nèi)部流傳,禁止出售。
楊無忌也是很不容易才得來這種毒。
他也一向很少用,可如今楊無忌用了。
他既然下定決心要殺一個人,自然百無禁忌,不折一切手段。
因此,在看著秋滿天喝下了酒,放下酒杯的時候,楊無忌便發(fā)出了劍。
快如閃電的一劍狠狠刺了出去。
劍破空便化作一道白虹,在秋滿天幾乎沒有任何反應(yīng)的時候,劍已戳至了秋滿天的咽喉。
毒藥、時機、劍法,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
這一劍,才是真正的必殺之劍,也才是必殺之劍的奧義所在。
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人能避開這一必殺之劍。
即便是已被認為是神話般人物的小李探花李尋歡來了,也一樣避不開這一劍。
可是,此際,是否有人能為秋滿天擋下這一劍呢?
想出手的有三個人。
燕十三已出手。
燕十三一直盯著楊無忌。
他知道楊無忌絕不會放過秋滿天,一定會殺秋滿天。
因此他的劍隨時出鞘。
楊無忌出劍,燕十三也幾乎同時出劍了。
世上沒有幾個人,能比楊無忌的劍更快更狠更準了。
可燕十三是例外。
燕十三一出手便用上了家傳的奪命十三劍。
奪命十三劍未必能算得上自頂尖的那一撮劍法。
但若論劍法之迅猛毒辣,簡直沒有幾種劍法比得上。
可即便如此,燕十三也沒有法子救秋滿天。
因為他距離楊無忌實在太遠了,遠水解不了近渴。
黎平子也想出劍。
黎平子不在乎秋滿天的似乎,不過黎平子想殺楊無忌。
楊無忌對他笑了,黎平子知道楊無忌遲早會殺他,因此他想殺了楊無忌。
海南劍派的劍法一向已迅急奇詭著稱。
他的劍也比世上大部分人都要快。
可他沒有出劍。
他沒有把握能一劍殺了楊無忌。
因此,楊無忌雖然想出劍,但沒有出劍。
還有一個人想出劍。
那個腰懸重劍的大漢。
大漢已有五年沒有行走江湖了。
許多人都已認不出他了。
他比起五年前也實在變了很多。
可是有一點沒有變——俠義心腸。
盡管他和秋滿天素昧平生,可他認為秋滿天這種人不該死,因此他出劍。
他的劍很沉重,足有三十九斤。
可沉重的巨劍在他手中卻輕若薄紙。
一劍擊出,更是剛猛絕倫。
普天之下,簡直沒有任何人能承受得了他這一劍。
可他也一樣,鞭長莫及。
因此他雖然出劍,可還是擋不下楊無忌的必殺之劍。
這個世上已沒有任何人能幫秋滿天當(dāng)下楊無忌的必殺之劍了。
即便這個時候李尋歡發(fā)出小李飛刀,也來不及救下秋滿天了。
這的確是真正的必殺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