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真水在國朝還是比較有名的。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大汗之子大度設引兵三萬南侵突厥,朔州道行軍總管李世績引兵救援,一路追擊。雙方于諾真水大戰(zhàn),賊大潰,大度設脫身走。
景龍二年,張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遣吐蕃出身的蕃將論弓仁(論欽陵之子)為前鋒游奕使,戍諾真水,突厥再不敢越過陰山畋牧。
韃靼人戍于諾真水,那是再明顯不過的入侵信號了,更何況他們已經(jīng)派了大量兵馬南下,穿過廢...
諾真水在國朝還是比較有名的。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大汗之子大度設引兵三萬南侵突厥,朔州道行軍總管李世績引兵救援,一路追擊。雙方于諾真水大戰(zhàn),賊大潰,大度設脫身走。
景龍二年,張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遣吐蕃出身的蕃將論弓仁(論欽陵之子)為前鋒游奕使,戍諾真水,突厥再不敢越過陰山畋牧。
韃靼人戍于諾真水,那是再明顯不過的入侵信號了,更何況他們已經(jīng)派了大量兵馬南下,穿過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