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力這人的人緣不錯,在他的積極招攬之下又有十來個精通算學的讀書人來到了門頭溝。經(jīng)過簡單的溝通交流,他們很快就掌握了阿拉伯數(shù)字以及標點符號的使用。
在這個年代能精通算術的讀書人絕對不是什么食古不化之輩。其中有兩個還是郭守敬的徒子徒孫。這郭守敬可是元朝著名的水利學家、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而且這兩位老兄,非常喜歡玩那些讀四書五經(jīng)讀壞的讀書人看不起的奇跡淫巧,對機械方面造詣頗高。對于朱高熾來說這簡直是撿到寶了。
朱高熾連忙將他們帶到了蒸汽機研發(fā)車間。當聽到朱高熾在研制一種以水蒸氣為動力的機器。這兩位老兄瞬間就來了興趣。同意加入王永康的團隊。一起研發(fā)這個所謂將要改變?nèi)祟惿a(chǎn)方式的先進設備。
至于其他人則按照水平的不同,水平高的自然分配到親衛(wèi)里面當算學教習,水平次一些的則安排到了煤礦當賬房先生。同時放話給他們,只要他們的親朋好友算學厲害或者喜歡格物玩那些所謂奇跡淫巧的有一個我朱高熾收一個。
得到朱高熾的承諾。這些讀書人自然欣喜不已。紛紛提筆寫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發(fā)出邀請。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天氣也慢慢的轉(zhuǎn)冷。北平城和北平周圍的老百姓們對蜂窩煤這一新鮮事物。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他們漸漸喜歡上了這圓圓的黑不溜秋的玩小玩意兒。由于這小玩意兒耐燒和價格便宜。
使得老百姓們在這個冬天過得也不再那么的艱難。同時對竭力推廣這蜂窩煤的燕王以及燕王長子朱高熾心中也不免產(chǎn)生了感激之情。
至于其他藩王。在推廣蜂窩煤一事上干得可謂糟糕透頂,先是控制煤炭產(chǎn)量然后嚴禁柴薪流通。再然后更是不允許老百姓擅自使用和制造打煤球機。必須在他們的店上去買。
老百姓抗議,這幫家伙更是懶得進行解釋,直接派王府護衛(wèi)進行鎮(zhèn)壓。這完全就是撈一把就跑的打算。搞得老百姓們怨聲載道。地方官員們更是強硬的派兵直接撕掉柴市的封條宣告以煤代柴的政策失敗。
應天府里面的朱元璋看著那些地方官員呈上來的奏折太陽穴跳個不停。
“這幫混蛋!我說的沒錯吧,好好的一個東西!愣生生的被這幫混球給搞砸了!”
朱元璋一把將奏折扔到了地上。整個人氣得不行指著那些奏折對著朱標罵道。“你瞧瞧你的那些好兄弟!tnd,你還給他們說好話?你看看他們干的是人事嗎?這幫混蛋簡直是被錢蒙了眼睛!再這樣搞下去,咱們老朱家遲早有一天玩完!”
朱標一言不吭地撿起了地上的奏折放到一邊,然后將北平布政使的奏折雙手遞給了朱元璋。
“誰的?”
“老四那邊的?”
朱標語氣平淡的回答道。
“tnd這件事情就是老四搞出來的,這個王八蛋我非要好好的收拾收拾他!不好好的給老子盯著北邊,非要搞東搞西!現(xiàn)在好了,非要給老子搞出民亂不可!立刻派人去北平把老四給我叫回來,不好好的揍他一頓了,我這個火滅不了!”
朱元璋一聽是北平布政司的奏折。整個人一下子就炸了。拍打著桌子對著朱標吼道。
“父皇還是先把奏折打開看看,看完了再生氣不遲!”朱標語氣溫和的對著朱元璋回答道。
朱元璋看著朱標,本想拒絕但還是一把接過奏折,打開一看朱元璋傻眼了。奏折上非但沒有北平地方官員控訴燕王暴行的內(nèi)容,反而全是夸獎燕王的話語。什么正是因為燕王大力推動以煤代柴的政策。由于煤價低廉,使得北平城內(nèi)老百姓生活成本大大的降低。
有更多的閑錢可以去消費,城市也越來越繁榮。入冬以來冬天凍死的人,肉眼可見的變少了。朱棣推行的以煤代柴的政策,簡直就是仁政??!朱棣簡直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仁王啊。
朱元璋緩緩得將手中的奏折放下。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朱標。
“你說這老四怎么搞的?北平布政使非但沒有找我來控訴老四!反而這里面滿是對他的夸贊之詞!這就奇了怪了,都是同一個種!怎么差距就這么大???”
朱標看著朱元璋滿臉無語,心道這其中的細節(jié)您應該比我更加清楚吧。畢竟錦衣衛(wèi)可不是吃干飯的。
“父皇,不是您的種有問題!而是老四的種~”
說到后面,朱標一臉尷尬的對著朱元璋豎起了大拇指。
“你呀~還真會開玩笑!”
朱元璋一聽樂了,臉上的陰霾也消失不見,對著朱標笑了笑,腦海之中閃過了朱高熾幼年的樣子。那個拽著書袋的小胖墩兒“我有點想高熾!下旨讓高熾年后進京!對了,這個高洵也長大了!也讓他一起進京吧!秦王晉王周王也讓他們的孩子一同進京過來學習吧!”
“是,父王!”
…………
“阿~阿~”
一個噴嚏始終打不下來,朱高熾揉了揉鼻子。這是有人想我了嗎?
“殿下沒事吧?”
一旁的周福連忙滿臉關切的問道。
“沒事,開始吧!”
朱高熾沖他擺了擺手。然后指著遠處正要開業(yè)的火鍋店。對著他命令道。
“是,殿下!”
周福連忙沖著朱高熾行了一禮,轉(zhuǎn)身沖向了火鍋店,準備主持火鍋店的開業(yè)典禮。
朱高熾籌劃了好幾個月的火鍋店總算開業(yè)了。這些店鋪都是王府官員們的產(chǎn)業(yè)。按計劃是用來開火鍋店的,結果讓朱高熾拿來推廣蜂窩煤以及蜂窩煤爐耽擱了非常久的時間。
在收買人心這一事上,朱高熾從來就沒有小氣過。再加上不管是肥皂還是得福樓。朱高熾可以說的是日進斗金根本不缺錢。
所以按照這些商鋪本身出租的價值,朱高熾翻上了一翻當做分紅給他們進行補貼。王府官員們自然不敢拿,即便想也不好意思表現(xiàn)出來。最后朱高熾干脆兌換成寶鈔塞進紅包里面。以開業(yè)大喜的名義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