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造紙、制鹽,忙發(fā)展!
“主公,這、這院子也太大了吧?”
跟在劉峰身后走了十多分鐘,依然沒能走到后院廂房的楊延琪,神情中充滿了驚嘆。
假山,流水,花園,涼亭……這真的是用來住人的地方嗎?
“大嗎?”
“還好吧!”
回過神來的劉峰,看著周圍宛如花園般的庭院,心中的震撼并不比楊延琪來的少。
不過,
為了維護身為主公的面子,他依舊裝的很淡定。
“那誰,給某牽匹馬來,走的有點累了!”
“……”
楊延琪強忍著笑意,示意護衛(wèi)去牽馬之后,環(huán)顧著庭院中的裝飾,有些苦惱的道:
“主公,難道今后咱們在家都要騎馬嗎?”
“不然呢?”
劉峰撇了撇嘴,看著依舊顯得有些遙遠的后院,忍不住道:
“把家修這么大干嘛?”
“這么大的院子,勞資要養(yǎng)多少人來搭理啊?”
“真是個敗家玩意!”
……
翌日,
在刺史府會見了幾個薊縣本地官吏之后,
劉峰連自己的屬官都沒設(shè),直接就當起了甩手掌柜。
讓人去找了一群木匠,在刺史府中鼓搗起一些小玩意。
無他,
刺史名義上來說只有監(jiān)察權(quán),雖然可以越權(quán)做一些事情,可終歸是名不正言不順。
在沒有成為州牧之前,劉峰并不打算過多干涉幽州內(nèi)的政務(wù),就讓那幾個太守自由發(fā)揮好了。
而他,
只需要在靜靜等待機會的同時,依靠幽州這個苦寒之地,來籌集足夠多的糧草和金錢。
劉峰相信,
年末的涼州之亂,
靈帝劉宏絕對不會遺忘了他這個征北將軍的。
……
“主公,您打算用這些東西造紙?”
刺史府內(nèi),楊延琪有些好奇的看著劉峰,
對于他的一些行為,表示了十分的不理解。
先是找了幾個木匠過來,緊接著又找了幾個鐵匠,
最后又讓人去收購一些稻草和木頭。
這樣就能造出紙來?
“呵,你懂什么?這叫高科技造紙!”
撇了撇嘴,劉峰無視了楊延琪那求知欲十足的眼神,低著頭繼續(xù)忙碌起來。
造紙?
即便劉峰是從后世來的,可他就會造紙了嗎?
答案顯而易見,
他不會!
不過,
劉峰不會沒關(guān)系,這不是還有系統(tǒng)嗎?
殺敵爆出來的,可不光是人物召喚卡啊,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在倉庫堆著占地方呢。
光是后世的高產(chǎn)作物種子,他倉庫里都有好幾頓了,更別提其他的一些生活必須品了。
若不是擔心憑空拿出來不好解釋,劉峰根本就沒必要從洛陽大老遠帶那么多馬車過來。
正是因為有了系統(tǒng)爆出來的造紙技術(shù)和曬鹽技術(shù),
劉峰才會把紙和精鹽拿出來,準備交給甄氏去販賣。
也辛虧這兩種技術(shù)的科技含量都不高,
只需要做出幾種簡單的工具,就算是在三國時代,他也能批量的生產(chǎn)出宣紙和精鹽。
當然,
質(zhì)量什么的就不要跟后世比了,反正絕對要領(lǐng)先漢末幾個時代就是了。
兩天后,
看著劉峰用一種不知名的機器,把那些稻草和樹皮打成一團漿糊,
楊延琪的好奇心,已經(jīng)要突破到天際了。
“主公,這樣就行了嗎?”
“真的能造出紙來?”
“想知道?”
放下手中的東西,劉峰扭頭,一本正經(jīng)的看著身邊的佳人。
“嗯嗯,想知道!”楊延琪瘋狂的點著小腦袋。
“想知道的話,晚上到我房間來,保證你什么都清楚了?!?p> 丟下這么一句話,劉峰端著手中的漿糊,瀟灑的離開了。
原地,
留下一個臉蛋通紅,神色充滿糾結(jié)的少女。
“到底,要不要去呢?”
……
“主公,咱們這又是干什么?”
都還沒弄清造紙原理的楊延琪,
第二天一早,
就被劉峰叫了起來,二人帶著霸王鐵騎,乘馬車朝漁陽郡的泉州縣而去。
“干什么?”
“當然是造鹽??!”
躺在馬車之中的劉峰,毫不顧忌的把腦袋枕在楊延琪大腿上,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后,嘟囔道:
“到了海邊再叫我,我先補會覺?!?p> “造鹽???”
看著在自己腿上呼呼大睡的劉峰,楊延琪一臉茫然。
紙都還沒造出來,又來造鹽?
而且,
造鹽不應(yīng)該去找鹽礦嗎?
為什么要去海邊?
盡管心中充滿了疑問,可想到昨天發(fā)生的一幕,
楊延琪還是強忍住了問出來的沖動。
她怕了!
萬一這家伙再讓她晚上過去,她還能擋得住誘惑嗎?
……
薊縣距離泉州并不算太遠,而泉州距離渤海邊,
更近。
劉峰一覺都還沒睡好,就被楊延琪叫了起來。
“到了?”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劉峰伸了個懶腰,
從馬車上下來之后,看著天上的太陽,笑道:
“今天是個好日子,希望能找到一個好地方吧。”
相比于造紙來說,制鹽就要簡單多了,
甚至,
隨便找個百姓都能從海水中弄出鹽來。
不過,
沒有經(jīng)過處理的海鹽,吃起來有些發(fā)苦,
而且和那種鹽礦出來的粗鹽相比也沒有一點競爭力。
雖說現(xiàn)在是鹽就能賣出高價,但稍微提純一下,就能賣出更高價,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
劉峰還打算在主打高端鹽的同時,
把低端的粗鹽價格降下來,這樣也算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
時光就如同白駒過隙,眨眼即逝。
從泉州回來的第三天,
實驗性做出的第一批宣紙,已經(jīng)徹底成型了。
雖然在賣相上,沒有系統(tǒng)爆出來的成品那么好,
可比起現(xiàn)在流行的蔡侯紙來說,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延琪,吩咐下去,讓那些木匠開始打造工具?!?p> 撫摸著面前的宣紙,劉峰強壓抑住心中的激動,開始為批量生產(chǎn)做起了準備。
只要有足夠多的工具和原材料,宣紙做起來并不是特別難。
不過,
為了保密生產(chǎn),
劉峰還是準備把這件事,直接交給軍隊負責。
因為由那些從系統(tǒng)中召喚出來的普通士卒,
負責宣紙和海鹽的生產(chǎn)的話,就能從根本上杜絕泄密的可能。
而只要造紙的秘密不泄漏出去,那就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金錢,就能養(yǎng)更多的兵。
完美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