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刀下留人
“干什么!趕緊滾!
知道這里是哪里嗎?
知道我們是誰嗎?
趕在大爺我們面前放肆,信不信老子立馬辦你!”
岐山王府的門前,在岐山王與高漸離到王府門前那一陣喧鬧的人群之前,岐山王與高漸離就聽到了這么一聲尖利而帶有陰柔的嗓音說出的這一段極具威脅意味的話來。
不用猜肯定又是一個“公公”!
而在那人說完話之后又有幾人附和道:“對讓你滾,你就滾!
哪那么多廢話?
那么多廢話,大爺手里的刀可不長眼睛!”
而在那人說完這句話之后,另一個高漸離聽起來頗為耳熟的聲音隨即傳來,那人說道:“哼!還刀不長眼睛!
那就讓我來試一試,咱們兩個,到底誰的刀更厲害!”
說著“蹭”的一聲拔刀的聲音救傳到了岐山王的耳中!
岐山王雖然對戰(zhàn)場上的事一直不關(guān)心,也沒有什么經(jīng)驗,但是對于拔刀出鞘的聲音還是非常敏感的。
所以在岐山王聽到了拔刀出鞘的聲音之后就又加快了腳步,而且在岐山王一旁站著的還有高漸離,所以當(dāng)岐山王與高漸離二人聽到拔劍的聲音之后就趕緊往那人群之中過去。
在岐山王府門前發(fā)生沖突的兩撥人不是別人,正是高漸離次次帶來的6000名安定軍,以及沈公公帶來的人馬。
而剛才說話的那人便是安定軍中的趙承武。
原本因為高漸離一并將安定軍6000人全部帶著前往岐山王城,可是因為6000人人數(shù)過多,而且他們還押送著上一次與完顏部戰(zhàn)爭時繳獲的首級,以及物資一同前來。
所以在高漸離跟張虎會面之后,張虎見高漸離此次帶來的人數(shù)眾多不便進(jìn)城,所以高漸離就命安定軍一小部分人將此次帶來的物資與韃子的首級帶了岐山王府門外。
而另一相當(dāng)大一部分這是根據(jù)張虎的意見前往了岐山王城外的軍營處先行駐扎。
而這兩方人馬發(fā)生沖突的原因卻是:安定軍到達(dá)岐山王府門前之后,高漸離與張虎已經(jīng)先行一步的進(jìn)入岐山王府。
而孫萬清與趙承武則是按照高漸離的命令物資繳獲全部運到岐山王府門前,可是沈公公帶來的人人馬因為已經(jīng)接管了岐山王府。
所以對于安定軍的人馬擅自將物資放到岐山王府門前進(jìn)行交涉。
其實說是交涉卻是對安定軍的指手劃腳,安定軍全員全都是高漸離一手建立并且訓(xùn)練的,趙承武與孫萬青等人看命令,自然不向高漸離之外的人聽命。
就連張虎都命令不動安定軍,剛才張虎讓安定軍先去岐山王城外的軍營他們還得高漸離點頭。
至于岐山王那就另當(dāng)別論了。
所以當(dāng)沈某某的人呵斥安定軍,讓他們帶著東西趕緊滾的時候矛盾就產(chǎn)生了。
剛才高漸離與岐山王剛剛出王府時矛盾已經(jīng)相當(dāng)激烈,而等到了高漸離與岐山王走進(jìn)人群時,矛盾卻恰好爆發(fā)了!
終于趙承武先忍不住先拔刀,而隨著趙承武拔刀,安定軍的在場的諸位將士眼全部紛紛拔刀。
見安定軍都已經(jīng)拔刀了,那沈公公帶來的人自然也不甘示弱。
于是兩撥人馬一觸即發(fā),便拔刀相向一副要開打的架勢。
剛才那在安定軍前叫囂,氣焰十分囂張的人見趙承武一惱就要拔刀開干,頓時就慫了。
那人連忙往后退了幾不步,然后讓一個小兵擋在了自己的前面,在那人門前又有了替死鬼之后信心也跟著又回來了。
那人由又說道:“哼!
你們那些死丘八!
居然敢對著本大爺拔刀!等本大爺請來沈公公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你們!”
此時趙承武已經(jīng)相當(dāng)氣憤,但是卻還沒有動手。
站著一邊的孫萬青原本是勸架的,自己并不想跟岐山王府的人發(fā)生沖突。
他也知道自己和將軍高漸離畢竟也還是岐山王麾下的人,跟岐山王府的人發(fā)生沖突難免不利。
可是趙承武與其他的安定軍將士都已經(jīng)拔刀了,對面也是拔刀相向。
兩撥人馬都拔刀相向了,那也沒得說了,就是打!
所以孫萬青見勢不可為也果斷拔刀,而且剛才雖然是趙承武先拔刀,但是孫萬青見事不妙要開打后,自己又沒有后發(fā)制人的習(xí)慣,于是二話不說拔刀就開始干!
孫萬青先是一腳踢翻面前的一個軍士,那個軍士被孫萬青踹到之后在他身后的那個小太監(jiān)也一起到了,而岐山王秉持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上去就要砍那個小太監(jiān)!
剛才那個氣焰囂張,在安定軍跟前罵娘的小太監(jiān)見岐山王先動手嘴炮還沒有開轟,就被孫萬青一起干翻。
見岐山王如此彪悍,拔了刀就要砍他,而且這刀已經(jīng)揚起來,眼看著手起刀落,他就要人頭落地,整個人嚇得不知所措癱坐在地上。
而此時就在孫萬青即將揮刀而下之時,卻突然傳了一聲“孫萬青,住手!”
高漸離和岐山王終于及時的抵達(dá)戰(zhàn)場,在孫萬青的刀下將那小太監(jiān)給活生生救了回來。
那孫萬青聽到了高漸離的大喊之后也及時停手,雖然都已經(jīng)聽到了高漸離的話,也沒有砍到那個小太監(jiān)的頭,但是卻將那小太監(jiān)頭上的帽子砍掉了,同時又帶走了幾縷他的秀發(fā)!
孫萬青在被高漸離制止之后及時收手,留下了那小太監(jiān)的一條性命。
而后雙方見高漸離與岐山王走來兩方人馬都向后退去,岐山王與高漸離將兩方人馬分開之后,又分頭行動。
高漸離去安定軍一側(cè),岐山王去沈公公帶來的人馬一側(cè)。
高漸離對著站在自己面前的趙承武與孫萬青呵斥道:“干什么呢!???
就要拔刀殺人!
我要不是及時攔著你,剛才那人還能活嗎?
你知不知道殺了他是什么罪名?
你要殺他,自己也難逃一死!
做什么事情就沒想過后果嗎?”
高漸離先是將孫萬青與趙承武批評了一頓,然后再向他們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
孫萬青與趙承武一唱一和的高漸離講了剛才他們按照高漸離的命令來到岐山王府門前之后,被罵,還有小太監(jiān)如何侮辱,他們?nèi)绾稳棠?,到最后忍無可忍,才不得已出手的。
高漸離聽了他們兩個的話后也沒有說太多,而是說道:“記住,他們那一群人以后不要再跟他們發(fā)生什么矛盾,還有以后就算真要打,也不要拔刀!
赤手空拳的打,千萬別下死手,萬一把人打死了,事情就更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