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匈奴第二位單于登場:冒頓弒父
頭曼單于是匈奴國的開國之君,因為做了一件事,導致父子二人不和,最終被冒頓弒殺。草原上一代雄主頭曼,他做了什么事呢?
先來看一下,冒頓個人簡歷。
生卒: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
職業(yè):太子-人質(zhì)-匈奴第二位單于-首位統(tǒng)一北方草原的雄主(最出色的職業(yè))。
公元前234年,北方草原出生一個嬰兒,這個人就是冒頓。這個嬰兒出生,并沒有什么特別。也沒有記載,有什么奇特的天象。但,這個嬰兒有一個身份:頭曼單于的兒子。
冒頓是頭曼單于的兒子,也被任命為下一任繼承人。但,草原民族,沒有嫡長子繼承制度,他們崇尚強者。
草原民族也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選擇繼承人。
頭曼是單于,三妻四妾也很正常。他的兒子有幾個,沒有明確記載。但,史料記載的兒子有兩個:冒頓、小兒子。
頭曼單于又娶了一個女子,還生了一個小兒子。
也許,是這個小兒子討人喜歡。
也許,是這個小兒子沾了母親的光。
頭曼單于有了一個想法,打算把位置傳給小兒子。
草原民族,不講究嫡庶之別,講究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quán)。這個小兒子,明顯不是冒頓的對手。
不怕有問題,就怕找不到問題。頭曼單于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頭曼單于有三個選擇:
1.廢掉冒頓繼承人的資格。
2.用手段將冒頓排擠出權(quán)力中心。
3.直接將其殺掉。
頭曼單于先想了一個辦法,把冒頓排擠出權(quán)力中心,隨后把他殺掉。冒頓不死,他小兒子坐不穩(wěn)單于這個位置。
頭曼單于出生草原,但,頭腦很聰明。他想了一個高明的方法:借刀殺人。
來看一下匈奴的地理位置。
匈奴,北邊是冰雪之地,不適合人類居住,被稱為蠻荒;南邊是華夏諸侯,正在混戰(zhàn);東邊是東胡,實力強大;西邊是月氏,軍事力量不弱。
此時,對于匈奴而言,威脅主要是東邊的東胡,西邊的月氏。
頭曼單于為了交好月氏,做了一個決定:將冒頓送去月氏當人質(zhì)。
送人質(zhì),是頭曼單于除掉冒頓的第一步。
第二步,挑起與月氏的戰(zhàn)爭。
頭曼單于為了表明誠意,送匈奴未來的繼承人冒頓去月氏當人質(zhì),表示交好的決心。隨后,故意挑起戰(zhàn)爭,借月氏這把刀,除掉冒頓。
但,劇情沒有按照頭曼單于預定情節(jié)發(fā)展,他千般謀劃,忽略了一件事:他這個兒子的個人能力。
冒頓脫困沒有神助,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冒頓來到月氏,本該做一名質(zhì)子,為匈奴和月氏交好,做一份貢獻。但,戰(zhàn)爭突然到來。冒頓沒有悲天憫人,坐著等死,而是搶了一匹馬,從月氏逃回匈奴。
冒頓逃回來,頭曼單于不敢下毒手。畢竟,這個兒子也有很多人支持。稍微不注意就會讓局勢失控,被東胡、月氏,東西夾擊。
冒頓孤身一人,從月氏逃回來,在草原傳開,成為了匈奴人眼中的英雄。
草原民族,最敬佩的就是英雄。
冒頓也因禍得福,名聲大噪,被匈奴人津津樂道。
頭曼單于是匈奴的建立者,他也要顧及下面人的意見。為了匈奴安危,再加上冒頓能夠逃出月氏圍殺,個人表現(xiàn)十分英勇。
頭曼單于改變主意,讓冒頓統(tǒng)帥萬人騎兵。
冒頓得知他剛?cè)ピ率袭斎速|(zhì),頭曼單于又主動挑起戰(zhàn)端,導致他差點被殺。這是他父親為了扶持小兒上位,采取的手段。
頭曼單于要殺他,月氏王也要殺他。
他沒有死。
天,不要他死。
他,就運用好這次活下來的機會,做一件大事:用武力拿回屬于他的東西。
你對我恩斷義絕,我對你不留情面。
從這一刻起,你我不再是父子,而是仇人。
冒頓將憤怒藏在心里,他不在把頭曼單于當父親,而是要除去的敵人。冒頓實力弱小,不能正面與頭曼單于對抗。所以,他干了一件事:隱忍。
冒頓意識到一件事:武裝奪權(quán)。
于是,冒頓開始訓練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他的訓練方式,只有一個目的:讓草原勇士以他命令至上。
冒頓,不辭辛勞,日夜練兵,教士卒射獵鳥獸。他以鳴鏑為號令,規(guī)定: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
冒頓射鳥獸,將士不射,殺。
冒頓射自己的駿馬,將士不射,殺。
冒頓射自己的女人,將士不射,殺。
這些只是冒頓奪取單于位置計劃中的一部分。現(xiàn)在,他才要動真格。
冒頓又干了一件出格的事:射其父坐騎。
冒頓鳴鏑所至,將士跟著射,不射者,殺。
就這樣,冒頓訓練的將士,養(yǎng)成了絕對服從命令。且,這些將士只聽他一個人的號令。
冒頓射其父馬之后,也標志著他的軍隊訓練成功。接下來,他要完成終極目標:弒父。
頭曼,你老了。你不死,我來送你一程。
冒頓是個狠人,用一句話來形容:欲成大事者,至親皆可殺。
他先射鳥,射自己的馬,射自己的女人,射其父的坐騎,就這樣打造了一支,只聽他號令的軍隊。這支軍隊,以絕對服從命令為天職。冒頓樹立了無上威嚴,再也沒有人敢不聽他的號令。
冒頓發(fā)明了一種響箭,叫做鳴鏑。所謂鳴鏑,是指箭射出去后,會因為氣流而發(fā)出響聲。進而,誕生了一個成語:鳴鏑弒父。
這一次,冒頓的箭,射向頭曼單于。這些將士沒有半點猶豫,跟著射。頭曼單于,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死在亂箭之下。
頭曼是匈奴創(chuàng)立者,也是第一個叫單于,稱雄漠北草原的男人。他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卻死在兒子手上。他到死都沒想明白,他的兒子敢弒父。
草原崇拜強者,更敬重英雄。頭曼單于兼并草原其他部落,是英雄。這位英雄,卻死在兒子手中。
此時,冒頓弒父,才二十六歲。這個年紀,讓我想到一個人,他就是西楚霸王項羽。他二十六歲,分封諸侯,主宰天下,建立西楚霸王時代。
冒頓弒殺頭曼單于,手段干凈利落,并一鼓作氣,消滅反對者以及頭曼的小兒子。就這樣,冒頓通過武力,成為草原上第二位單于。
匈奴,也在他的帶領(lǐng)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那么,冒頓弒父后,是如何開疆拓土,成為首位統(tǒng)一北方草原的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