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朝尚未建立之時,朱琳澤就已經(jīng)有了北伐的打算。很早就讓金勝派遣出麾下精銳的夜不收前往山東、河南兩地繪制輿圖。
不過朱琳澤不打算把繪制精細的大比例尺拿出來和馬士英、左良玉等人分享,而是拿出一份比較粗糙的輿圖與他們進行紙上談兵。
這些人雖然已經(jīng)是弘光朝比較靠譜的大臣,但依舊靠不住。
朱琳澤擔心將大比例尺的精細輿圖交給他們日后會落入滿清手中,那樣的話就等于是為滿清做嫁衣。
在北伐的態(tài)度上,高杰和黃得功要比左良玉積極。
原因也很簡單,朱由崧允許高杰和黃得功在收復的失地上開鎮(zhèn),而左良玉已經(jīng)占據(jù)了武昌,開鎮(zhèn)對左良玉沒什么吸引力。
左良玉肯湊三萬兵馬和朱琳澤北伐不過是做做樣子,想要跟著朱琳澤撿漏。
高杰、黃得功等人一度有在南直隸的膏腴之地開鎮(zhèn)的念頭,比如高杰屯兵江北之時就曾向富庶的揚州進軍,不過被當?shù)匕傩蘸凸賳T給攔住了,閉門不納高杰的部隊。
雙方一度勢成水火,高杰甚至都已經(jīng)做好了攻打揚州城的準備,最后還是朱琳澤出面調停,隨同左良玉將派兵前往揚州,這才震懾住了高杰。
“闖軍正向山陜收縮兵力,目下在河南、山東兩地的兵力并不多,且多為老弱病殘。”朱琳澤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這些圈圈多數(shù)圈在了幾座府城上。
“留守河南的闖軍人數(shù)在二萬左右,留守山東的闖軍人數(shù)稍少。但河南的多數(shù)城池早年被李自成夷城,城墻殘破,較為容易攻取。
山東雖然兵力稍少,但是城墻完好,閩王軍有大炮,因此閩王軍負責收復山東,河南之地就勞煩馬總督了?!?p> 馬士英對此并沒有異議,他對河南的情況也了解,闖軍確實在河南兵力少,且多數(shù)城池的城墻殘破不堪。而且河南一馬平川之地,行軍也較為容易,這種優(yōu)勢戰(zhàn)局,馬士英還是非常喜歡這種地形的。
而山東的情況則要復雜一些,多數(shù)城池較為完好,而且地形也更復雜。這么看來閩王確實是在照顧他,將難啃的硬骨頭給攬了過去。
但馬士英關心的并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兵力如何分配,他馬士英可就黃得功一部,雖然馬士英也極力拉攏劉澤清和劉良佐,但這二位總兵漫天要價,讓馬士英望而卻步。
“本督的督標營算上黃將軍的兵馬也不過四萬余眾,不過這四萬余眾多是新募之兵,且裝備匱乏,而閩王的東路北伐軍,有六七萬兵馬,且兵強馬壯,裝備精良,閩王能否勻出一部分兵馬給西路北伐軍?”
能不能從朱琳澤的手里挖一部分兵馬為己所用,增加西路北伐軍的兵力,這是馬士英最關心的問題。
而東路這邊無論是左良玉還是高杰都不愿意自己的兵被調遣到馬士英的西路。
閩王和馬士英,顯然閩王看上去更靠譜,跟著閩王更容易撈軍功。在朱琳澤的調停之下最終還是雙方各退一部,高杰和左良玉各抽出五千兵馬,湊一萬交給馬士英指揮。
馬士英本想直接從高杰或者金聲桓部直接調一整部兵馬到西路的北伐軍,不過見二位將軍態(tài)度堅決,最后也意思了一下給他湊了一萬兵,也只得作罷。
這次的商談還算融洽,朱由崧對這次北伐非常重視,頂住朝臣的壓力,湊了二十萬石糧米和八十萬兩白銀支持這次北伐。因而這次北伐糧餉還算充足。
朱琳澤記得倪元璐說過,戶部的存銀只有一百八十多萬兩,能一下子拿出八十萬兩白銀支持北伐,說明朱由崧還是有魄力的。
翌日,《大明日報》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名為奉天討賊伐奴檄。而署名更是讓南京民眾為之震驚,文章的署名赫然寫著:福監(jiān)國。
《大明日報》刊行以來很多書肆的書商見刊行報紙有利可圖紛紛跟風刊行報紙,南京大大小小的各類報紙已經(jīng)有有二三十種之多。
不過報紙雖多,但是論權威性沒有任何一份報刊比得過的《大明日報》。《大明日報》最早刊行,是南京的第一份報紙,而且從名字上看,人家就很權威。
現(xiàn)在連福監(jiān)國都在《大明日報》上寫檄文,其地位和權威性自是不言而言。
《奉天討奸伐奴檄》一出,等于官方直接給吳三桂縱清軍入關之事蓋棺定論,官宣吳三桂不是英雄而是徹頭徹尾的大漢奸,民族罪人。滿清入關不是為君父復仇的正義之師,而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這讓那些主張聯(lián)虜平寇甚至是款虜平寇的官員大為驚詫,一大早就進攻圍在武英殿外面,求證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很快,朱由崧又讓韓贊周拿出正式的檄文向武英殿外的等候的朝臣當眾宣讀。
聯(lián)虜平寇派的官員跪著聽完韓贊周宣讀完了和《大明日報》上一字不差的《奉天討奸伐奴檄》后,木訥地艱難起身,為之捶胸頓足。
“我大明亡啦!亡啦!”
“監(jiān)國豈可聽信小人之言!”
“新朝初立,豈可于強虜挑起兵釁!”
“平西伯忠貞為國,煞費苦心借虜兵剿賊,其興天日可鑒!監(jiān)國此舉豈不是寒了天下人之心?”
.......
朱由崧在武英殿內只覺得聒噪,冷笑道:“只恐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而是寒了爾等東林諸公之心吧?!?p> 他們這些官員可以投順也可以降清,只不過是換個朝廷繼續(xù)當官而已,而他朱由崧卻沒這些官員那么多的退路。
“在他們眼里,孤做什么都是錯的,畢竟孤是福藩出身,孤出身福藩對于他們而言就是天大的錯?!敝煊舍聭嵢黄鹕?,“東林諸公不要孤做的,孤偏要做?!?p> 韓贊周和盧九德只是像跟屁蟲似的跟著朱由崧,一言不發(fā)。韓贊周覺得,怎么監(jiān)國跟閩王越來越像了?
“北伐之事準備的如何了?”朱由崧問二位內官道。
“奴婢這要向監(jiān)國稟明此事。”韓贊周回道,“鳳督馬士英和閩王正在江東大營準備誓師北伐,只等監(jiān)國下令北伐?!?p> “給孤找身戎裝,孤要到江東大營為北伐的將士鼓舞士氣?!敝煊舍仑撌侄?,錚然有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