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聊一個特別的話題?!?p> 黃老師站在課堂中央,大家圍著她坐成一圈。
“你們知道人是什么嗎?”
一個小女孩急忙舉起手來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我們都是人?!彼檬种噶酥概赃叺拿恳粋€人。
“我們與動物是有區(qū)別的,我們會用兩只腳走路,會說話?!彼终f。
“回答的很好!”黃老師肯到,
“我們與動物是有區(qū)別的,但我們最大的區(qū)別不是來自于我們怎么走路,而是來自于我們的心靈。我們有思想,會思考,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會通過感受和思考來建立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讓大家和睦相處,也可以用它們來與整個世界建立和諧的關(guān)系。
所以呢,我們今天要探討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人?!彼f。
“你們都知道我是誰,是嗎?”她又問。
“知道?!?p> 孩子們一起回答道。只有陳樂坐在旁邊,覺得很無趣。
“但是你們知道我接下來會做什么嗎?”黃老師又問。
大家搖搖頭,有些迷茫。
“是呀,這就是問題。你們都認(rèn)識我,但是不知道我接下來做什么,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就像我不知道你們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你們接下來會做什么一樣。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一次再沒有人回答得上來。但毫無疑問,每個孩子的臉上都充滿好奇。
黃老師接著往下說,
“因?yàn)槟銈冋J(rèn)識的我,是你們看得到的這個我?!彼噶酥缸约旱纳眢w,“也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與別的人不同,臉不一樣,走路的姿勢不一樣,說話的語氣也不一樣。正是因?yàn)檫@些不同,所以你們知道我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是不是這樣?。俊?p> 大家又點(diǎn)了點(diǎn)頭。
“但是,你們卻不可能知道我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么。這又是為什么呢?這是因?yàn)?,我的身體里邊還有另外一個我,那個會思考,會想象的‘我’。是那個‘我’控制著身體去說話,去做動作。但你們看不見里邊那個‘我’,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我想什么,要做什么?!?p> “哇,好神奇!為什么你的身體里面還有一個你呀?”一個小男孩好奇的問道。
黃老師挑了挑眉頭,笑著回答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喲!”
她接著說:“你們每個人的身體里,也都住著另外一個自己。但我們總是以為,我們的身體就是我。所以,我們總是不了解別人為什么要這樣做,不了解他們在想什么。
好了,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你的另外一個‘我’。”
過了片刻,一個女孩睜開了眼,問說道。
“老師,我感覺不到另外一個我。”
“你閉上眼睛再感受一下!”黃老師說道。
小女孩聽話的照做了。
“當(dāng)你們閉上眼睛的時候,是不是想要立馬睜開眼睛,看看外面有什么?或者是想要對我說點(diǎn)什么呢?”
有的孩子立馬睜開了眼睛,其中一個孩子回答:
“是的,老師。我就是想問問你,那個‘我’長什么樣子?我為什么看不見他?”
“其實(shí)你已經(jīng)看見了,就是你的另外一個‘我’,想要看到自己是什么樣子,想要問我問題的那個,就是你要找的那個‘我’?!?p> 小男孩用手撓了撓頭,他還是有些不明白。但陳樂明白了,只是他也搞不懂,這樣區(qū)分有什么意義呢?
當(dāng)然,他不可能在課堂上問出這個問題。直到這堂課結(jié)束,他才鼓起勇氣,說出了心中不解的地方。
還是上次那個辦公室,還是坐在同樣的地方。
“我有些不解。”他說。
“這堂課的意義是什么呢?如果我理解的不錯的話,你所說的另外一個‘我’,就是我的思想、感受和欲望是嗎?”
黃老師笑了笑。
“與你上一次的表現(xiàn)比起來,這次有了很大的進(jìn)步。不知道你對‘人’是怎么樣看待的。我是誰?來自哪里?又要到哪里去?對這些問題又怎么看待?”
陳樂知道這些問題,但說實(shí)話,他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這不僅僅只是他一個人的問題,每一個人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而且,整個社會也沒有公認(rèn)的答案。至少對于他所生存的那個時空節(jié)點(diǎn)的人們來說,確實(shí)如此。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我想這些問題不可能有終極答案!即使是最有智慧的哲學(xué)家,也只能發(fā)表關(guān)于他自己的個人觀點(diǎn),而不是世人公認(rèn)的答案?!?p> 黃老師點(diǎn)點(diǎn)頭。
“你說的沒錯,這些問題永遠(yuǎn)都不會有一個終極答案,但卻可以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終極答案,是隨著時空游走的,所以當(dāng)然不會有終極答案。但對于每個人的一生來說,卻可以定義一個標(biāo)準(zhǔn)作為答案?!彼f。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想當(dāng)然的為這個問題制定一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嗎?”陳樂有些不以為然。
對此,黃老師只是笑了笑。
“你這么認(rèn)為也無可厚非,但你的這種感覺,是帶著一種否定性的情緒,來看待這件事情本身。
一個人,從生到死這個過程,叫做人生。我們不可能知道生前的事,也不可能知道死后的事。但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現(xiàn)在的事,也就是我們活著的時候所有的一切。
不管你從什么地方來,之前是什么狀態(tài),死后要到什么地方去,要變成什么樣的狀態(tài),但只要你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么每一天,你都只能以‘人’的形式存在。
這就是我們必須要為‘人’,制定一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根本原因。”
陳樂點(diǎn)點(diǎn)頭。
“這一點(diǎn)我能理解!可是我們怎么確定這個答案就是對的呢?作為一種標(biāo)準(zhǔn)答案,是要面向社會的,若是不能確定它的真?zhèn)危衷撊绾蚊嫦蛎恳粋€公眾?”
“嗯,這是個好問題。但你要知道,公眾就是每一個人,每個人都迷茫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理。但真理不可尋,人們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理,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而且,每個人找到的真理又是不同的,那么,誰的才是對的真理,既然無法判斷,就不可能是真理!”黃老師說道。
陳樂想了想,他說:
“既然真理不可尋,那又如何敢制定標(biāo)準(zhǔn)答案呢?”他確實(shí)想不明白。
黃老師的表情開始變得有一些嚴(yán)肅。她說:
“正是因?yàn)檎胬聿豢蓪ぃ藗冇直仨毜妹鎸ι?,面對自己,所以才必須要制定大家都能夠接受的?biāo)準(zhǔn)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