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嗎?
尤其還是個女孩子。
該責怪誰呢???
是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嗎?
應該不是吧?
是吧???
。。。。。。
時光荏苒,小小的人兒啊,經(jīng)過一年又一年成長,已然到了邁入學堂的年紀。
那時候還沒有幼兒園,都是從學前班開始上的。
學校規(guī)定必須滿七歲才可以上學前班。
而村子里還有兩個與小羽織同齡的小伙伴。
于是就有了兩個青梅竹馬,還即將有一群同學朋友,想必是一個甚是歡樂的場景。
學校離家是有點遠的,以小孩子的腳程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另外兩個小朋友易小小和任志立比鄧羽織住的還要遠,每天早上鄧羽織收拾妥當后,就乖乖等他們兩個來喊她一起去學校。
等到中午放學,也約著一起回家吃飯,吃完飯又匆匆的往學校趕。
當下竟也沒覺得累,應是習慣了吧。
現(xiàn)在再回想以前,是覺得可憐的,是有多么的不易,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一樣的辛苦。
小朋友的世界是純粹的,是干凈的,連煩惱都從不過夜。
可惜的是,有些事情不是過了就過了的,它會有痕跡留下,有回憶存檔。
會像牛皮糖一樣,牢牢的黏在心里,任你使盡全身力氣都沒有辦法去除。
那一天,周末放學后,老師布置了一首樂府詩《敕勒歌》給,讓大家提前預習,由家長負責教會閱讀,周一的時候會抽查。
回到家后鄧媽媽剛好沒在家,只有鄧爸爸在家里忙活著,鄧羽織見爸爸忙著,就直接拿著書往堂姐家去了。
鄧羽織的堂姐就住在他們家后面一家,過去不到一分鐘。
來到堂姐家發(fā)現(xiàn)兩個堂姐都在忙著寫作業(yè),更是沒空來教自己念書,隨即就在兩個堂姐間穿梭,一邊撒嬌道:“姐,你就教教我嘛!”拉拉這個,又拉拉那個,好一頓忙活后,可還是一場空。
這時,不知怎么得,鄧爸爸突然從屋外來了,拉著個臉,氣沖沖地走到鄧羽織面前,像是老鷹抓小雞似的,一把拎起鄧羽織,毫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