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轟轟烈烈的中考平息,也宣告著我的初中時代結(jié)束,那段磨平了我性子的時段也確實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收獲。
離開的那個晚上,我也深深的感覺到了,這個城市可能今后和我不會有太多的交流了。
回到了鄉(xiāng)下老家的我才猛的深吸一口氣在緩緩的吐露出來。
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夕陽,晚霞讓我感覺到格外的安穩(wěn),河邊小路上的人兒還是那么的悠閑,這是我當時所向往的,閉上眼,微風(fēng)輕輕而來還帶著一絲燥熱,但馬上就會被嘩嘩流淌著的河水沖淡。
這就像一副水墨畫,渺渺炊煙,鶯鶯鳥聲,那個時候老家的那條河還沒有整修,散落的樹葉,兩邊的棵棵老樹,還有爬滿整個河灘的青草,就像故事里所寫的一樣。
家還是和以前的以前一樣,家里的一切也都還未改變。
成片成片的小樹林也在,門口的溝塘也在,老婆婆的小賣部也在,她的門口也還是永遠那么的熱鬧老老少少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在火紅色的天空下,一切又都那么的安詳。
我和奶奶當時還住在老屋里面,在我的記憶中每次放假回去她都不在家,她是一個愛聊天的人,曾有過與人從午時三刻談至佛曉將至的戰(zhàn)績。
我和弟弟基本上都是她一手帶大的,雖然偶爾并不和諧但她依然是我最尊敬的人。
弟弟比我小七歲在村里的學(xué)校上學(xué),成績大概只比我差上那么一點吧,我們倆交流不是很多,因為有時候我會感覺我們倆不是一個頻道上的,父親母親每年只會在暑假的時候回來個那么幾天,所以對于他來說奶奶才是他最親的人,我是第二個。
鄉(xiāng)下的夜晚永遠是那么沁人心扉,天空雖不如兒時那么璀璨,但依舊讓我流連忘返,三個小板凳,三個不同年紀的人,圍著一個大板凳吃飯。
那個時候家里雖然不像以前那么困難,但晚飯的選著不用說一定是,霍稀飯liu饃吃臘菜(就是喝粥蒸饅頭吃芥菜絲)小院子里吃著飯聽著蟲鳴聲,我和弟弟永遠都是在吃完飯搶著跑到堂屋里面,因為我和他想看的電視不一樣。
寧靜的夜晚,沒有了城市的喧嘩,也沒有了刺耳的汽笛聲,除了蟲聲和風(fēng)聲沒有一絲絲的吵鬧。
美好的清晨當然是從每天中午開始了,起床吃剩飯然后在等著吃中午飯,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且和諧。
兒時的玩伴大多都已提前的走進了傳說中的社會,有的都已經(jīng)成了家在這里就是這樣不上學(xué)的代價除了過早的進入社會還有進入可怕又荒誕的早婚,不是說這里有多么的落后,而是這里人的思想就是那么的混亂。
家鄉(xiāng)還是這么個家鄉(xiāng),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也許他不是那么的美麗,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那么的高貴,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是我現(xiàn)在未來以及最后一定要回來的地方。
平淡的生活里不一定需要精彩,只要是生活在我所愛的地方,那一定處處是精彩。
99號
不知需要多長時間我才能永遠的回到那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