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寰與李長玄都是一心向道之人,二人自然就談?wù)撈鹦薜酪娊狻?p> 張寰因參修符法,法力雖淺卻擅長運轉(zhuǎn)變化,而李長玄身為李氏嫡脈,身具中上品壬水脈象,修煉的是上乘道書,功行深厚根基穩(wěn)固。
二人各有所長,正可互相印證,一時間都不由得忘了時辰,直到金烏西墜,李長玄才想起告辭離去。
臨去之時,李長玄忽地想起一事,問道:“半月后要開一場蘭舟寶會,賢弟與為兄同去可好?”
“寶會嗎?”張寰只是略一思索就有了決定,道:“李兄相邀,自當(dāng)前往。”
蘭舟城是張氏的產(chǎn)業(yè),自建城伊始,每過三年就會開一場寶會。
因為城中還有許多來自各方的修道人也在開門迎客,其等為了招攬生意也會拿出一些平日罕見的珍寶。
這樣一來,每次寶會都會引得許多修道人慕名而來。
李長玄遞來一枚銀色竹片,道:“此是寶會請柬,還請無務(wù)必前來,為兄隨時恭候?!?p> “李兄放心,我還在族中時就聽聞蘭舟寶會之名,早就想見識一番,定不會錯過。”張寰微微一笑,如此答道。
李長玄再一拱手,就沿著山道而去。
張寰則回轉(zhuǎn)洞府,依舊去了崖邊那怪石旁打坐修行。
從他來到這座洞府,發(fā)現(xiàn)這怪石的異狀,至今已有一月,張寰隱約覺得石上匯聚的靈氣變得更為靈動了些。
若說原先此石雖有玄異卻依舊只是死物,那么如今就像是生出了一點靈性。
只是這變化極為細(xì)微,他也是因為功法緣故,對月華感應(yīng)敏銳,才能察覺到。
張寰如今也算是博覽道冊,見多識廣,卻從未見過這樣的奇物,不過此石對他修行大有助益,他自然不想讓旁人知曉。
因此他的打算是日后搜羅一些記載奇珍異寶的典籍,總能找到此物底細(xì)。
半月時日轉(zhuǎn)眼便就過去,到了寶會這一日,張寰仔細(xì)收拾妥當(dāng),往蘭舟城中央的蘭臺行去。
蘭臺高有百丈,如一座壯闊山岳在前,遠(yuǎn)遠(yuǎn)就能看到臺上有一座恢弘殿宇,瑞云彩霞環(huán)拱四周,耀目生輝。
張寰在途中不時看到有飛舟云筏行渡云天,其上站著衣著各異的修道人,還有一道道虹光飛遁來去,亦有些修道人駕鶴乘鹿往來。
他看得咂舌不已,那些身化虹光飛遁的,至少也是化元境界,而那些騎乘坐騎的,修為多半更加高深。
世間不乏妖魔精怪,只要籌謀得當(dāng),不難將之?dāng)貧?,但要想降服為坐騎,非修為高深之輩不可為。
自然也有些修道人會豢養(yǎng)妖物,用來看守山門,騎乘出行乃至上陣對敵都是極好的,只是馴養(yǎng)靈獸也不是易事。
張寰心中想道,乘云駕鶴,來去恣意,有朝一日我亦當(dāng)如此!
他把目光收回不再多做關(guān)注,向蘭臺趕去。
這是卻聽身后一聲大喝:“讓開!”
一陣風(fēng)聲自身后傳來,張寰急忙側(cè)身一讓,卻見一行十余人騎乘駿馬疾馳而來。
這些馬匹高近一丈,通體靛青,長長馬鬃細(xì)如絲縷,披散在馬身兩側(cè),神駿非常,而且馬蹄下有一片細(xì)細(xì)煙云承托,竟然蹄不沾地,奔馳如飛。
張寰一眼認(rèn)出這些是青鬃龍馬,是緲陽山蘇氏獨有的一種靈獸,據(jù)說這龍馬長成之后可以踏云而飛,一日萬里,只是甚少有人見到。
這十余騎自張寰身前馳過,行在最后的一個金冠少年年紀(jì)極輕,他似乎騎藝不精被眾人落下。
此人看張寰站在道旁,驟然揚起手中長鞭一甩,猝然炸起一聲鞭響。
他頗為得意的一聲大笑,追著前面那些人遠(yuǎn)去。
張寰心下頗覺可笑,蘇氏不過是一盛宗小族,這少年若知道他是登明張氏出身,也不知還敢不敢如此無禮。
他也無意為此事去尋蘇氏的麻煩,不過日后若是有機會,倒也不介意讓這少年長個教訓(xùn)。
下來一路無事,等來到蘭臺下,張寰尋一個仆役,亮出李長玄給的銀符。
那仆役見了之后立刻喚來一只白羽丹頂?shù)南生Q,恭敬說道:“此鶴會將尊駕送至臺上,只是這孽畜頑劣,若有不周之處還請見諒?!?p> 張寰只當(dāng)他是說的客氣話,并未在意,一步踏上鶴背,卻見這白鶴叫了一聲,振翅飛起,直往高臺上去。
只是到了半途,此鶴不知為何左右晃了一下,張寰卻穩(wěn)穩(wěn)站住,身軀紋絲不動。
白鶴回頭看來,一雙圓溜溜的眼中似有不滿。
張寰心中一動,暗道你這扁毛畜生果真不服管教。
他心中念頭一轉(zhuǎn),緩緩說道:“在下認(rèn)得一人,頗善烹飪美食,我看道友這一身皮骨正適合燉一鼎好湯。”
白鶴急忙轉(zhuǎn)過頭去,直到將張寰送到臺上,落下身形,也不敢再有異動。
張寰微微一笑,想了一想,拋出一塊靈石,那白鶴頭顱一抬,飛撲而起將靈石吞了下去。
他拂了拂身上衣物,轉(zhuǎn)過目光,只見這蘭臺上有百丈寬闊,有一座殿宇。
雖然在遠(yuǎn)處時就看到這大殿十分恢弘壯闊,但是此刻在近處眼中所見又有不同。
此殿金瓦銅柱,玉階層疊,全都雕刻著細(xì)致圖文,有珍禽異獸,花鳥魚蟲,還有金箓寶篆,處處彰顯出張氏作為名門大族的不凡氣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