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點35分。
其實是昨晚寫的,寫了五百多字,但沒發(fā)。再寫幾個字就發(fā)了吧。
……
看到了關于余華的視頻,簡略的介紹了余華的故事。
余華的這些故事我都看過,也都知道。
視頻中說了這么一句話,“余華曾說,“我這輩子再怎么寫也不可能寫出像《活著》這么受讀者歡迎的小說了。”?!?p> 談談《活著》吧。
其實《活著》這么受歡迎,我不是很能理解,但也能明白?!痘钪愤@本書看幾遍我不記得了,但三遍以上是肯定的。
大家總是調侃“余華是靠《活著》而活著的?!?p> 這句話足以說明《活著》非常受歡迎和十分暢銷了。
我看到了不少人對《活著》的評價很高,十分高,甚至超出了《活著》這本書本身的高度。
其實我是不太能理解的,這本書看過這么多遍,只覺得可以,挺好看的一本書,但并不覺得有多高的價值,至少不會比——算了,我也舉不出幾本書的例子來,畢竟真的沒看過幾本書。
但是的確是高了。
不能理解為什么那么暢銷。
但這幾天偶爾也看到余華的視頻。也看到了關于《活著》這本書的視頻。
我終于想明白了原因。
原因有三。
一,余華講故事的能力很強。我在六七年前看過《許三觀賣血記》,看了就十分喜歡,覺得寫得真棒。很吸引人?,F在想來感覺和路遙很像,都挺會講故事的。路遙的《人生》就十分吸引人,我看了好幾遍了。
二,書名很好。《活著》,光是書名就會讓很多不怎么讀書但又想買一本書裝讀書人的人忍不住購買。加上這本書本身的確不錯,購買的人更多了。大家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活著太難了。所以《活著》就暢銷了。
三,余華在嗶站好像很火,不知道因為《活著》,還是因為余華的個人語言魅力??傊@也是原因之一。大概是個人語言魅力。
……
想過可以的話,有時間有能力,大量讀書,讀的是各種文學名著,讀一年,每天十萬字,三千多四千萬字。
一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看幾本各方面十分高的網文,以及莫言,路遙和余華的全集,莫言的書讀過一點,十分好讀,不難。路遙可能是全集,畢竟應該沒有多少書。余華購買一套,所有長篇和一些短篇合集,也差不多是全集了。然后還有其它作品。
為什么選他們的書為第一階段呢?
因為讀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還有各種非常好讀的世界名著,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基督山伯爵》肯定在其中,還有《堂吉訶德》。嗯,還有中國古典十大名著。
第二階段,魯迅全集,毛澤東選集,卡夫卡,百年孤獨……
這個階段看一些比較難讀的書,不能快速閱讀的書。
第三階段,看哲學,看史書,小說只看幾本,甚至不看。不過應該看幾本的。
我還在幻想呢。
怎么個幻想?
三十三歲前財富自由,三十四歲徒步去BJ,中間回到上海待兩三個月,然后繼續(xù)去BJ,走完了估計不到一年。
然后去游山玩水,畢竟我寫小說的話,可能喜歡一鼓作氣,寫完了休息一兩個月做大綱,然后直接就寫第二本了。
這樣的話,就不會有時間去游山玩水,去旅游,而我最喜歡的第二事(第一事搞十三,畢竟沒做過)就是游山玩水。
趁這個時間去吧。
去玩一年,第二年會出租屋或者買的房子里讀書(本想著去一個旅游勝地,不對,是一個隱居圣地,居住圣地,然后讀書,但是覺得不方便,怎么不方便?因為書看完了怎么辦?寄回家去不方便,寄給讀者我也懶得去給一個一個寄,畢竟是三千多萬字的書啊,那得有多少???)。
三十五歲了。
三十六歲拼命相親,到四十歲還是一個人,那就不想了。
幻想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