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若論實際的權(quán)勢,黃歇在楚國的地位,是其他三位公子不能比的。
因為楚考烈王對春申君的信任,超過了一般君王對臣下的信任,而是帶有強烈的情感依托。
楚王在秦國為質(zhì)的十年,生活上當然不會受到虧待,可是精神上,卻是異常孤單。周遭都是秦人,說話的聲音與楚國相差甚遠,不用說生活習俗等等了。而楚王質(zhì)子的身份,又令他根本上就開心不起來,時時有種被監(jiān)押看管,身不由己的感覺。
在這種情境下,能有黃歇陪伴在身邊,悉心照顧,朝夕相處,十年下來,這份情誼端的是非同小可。黃歇年長,楚王是將他當作父親一樣看待。等到后來,為了回國爭位,黃歇不惜身陷死地也要助力楚王歸國,更是證明了黃歇的忠誠。
最重要的是,黃歇對楚王,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忠誠和愛護。不用說有二心了,就是現(xiàn)在,楚王需要他去死,他也是眉頭都不皺,只要自己的死能夠給楚王帶來好處。
因此,君臣二人,事實上是共有楚國。楚考烈王在位二十多年,春申君的地位就穩(wěn)如磐石二十多年。這等境遇,比起來,齊孟嘗君被逼流亡,與齊湣王反目成仇,導(dǎo)致齊國的一次大劫難;魏信陵君被魏王猜忌,自陷酒色,郁郁而終;趙平原君一直就只是個方面之臣,從沒有執(zhí)掌大權(quán)。春申君比他們,不知強了多少倍。
黃歇自己胸中韜略也不讓于人,治國謀政也是一把好手。有楚王的支持,他在楚國大展身手,改革開放,整頓內(nèi)政,楚國經(jīng)濟社會漸有起色,逐漸國富民強起來。對外,他不輕易開啟戰(zhàn)端。
不主動打仗,不意味著不能打仗。
春申君打的第一戰(zhàn),就是救趙。春申君執(zhí)掌大權(quán)后沒有幾年,秦軍兵圍HD,平原君前來與楚國結(jié)盟,求取救兵。按照春申君的意思,這個盟不能結(jié),保持與秦國的關(guān)系是符合楚國當下利益的。不過,平原君與楚王在結(jié)盟會談時,他的門客毛遂突然持劍挾持楚王,用話語擠兌楚王,楚王無奈之下,答應(yīng)結(jié)盟,隨后派出十萬大軍去救援趙國。
統(tǒng)領(lǐng)這支救兵的,正是春申君。因為感恩秦昭王的厚遇,春申君非常不愿意與秦軍交戰(zhàn),只是楚王的命令也不能不聽。他帶著楚軍行進到HD附近,便駐軍觀望。正好,前來救援的魏軍,也采取了同樣的觀望態(tài)度。
正常情況下,趙國可能就被秦軍給滅掉了。楚軍完全可以趁火打劫,可以與秦國一起合謀,奪取分割趙國的土地。不料,魏國信陵君居然竊取魏王虎符,奪取魏軍的指揮權(quán),和趙軍內(nèi)外夾攻,打了一個勝仗。
這打亂了春申君的如意算盤,但也不算太差,畢竟他是領(lǐng)兵來救趙的,現(xiàn)在,趙國得救,秦軍退兵。楚既沒有得罪秦王,又兵不血刃取得這么大的一個勝利,總體上來講,算是圓滿完成,立了大功。
但是,十萬大軍出來,刀兵分毫未動,再這么回去,說起來總是感覺別扭。春申君一琢磨,干脆,順路打一仗好了。
他這一琢磨,魯國倒大霉。楚軍十萬兵,兇神惡煞一樣殺向魯國。魯國現(xiàn)在國力衰弱,能打仗的軍隊都沒有多少,面對楚軍來襲,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陣子,最后舉國投降。中原古老的魯國,就這樣被滅掉了。
魯國與楚國接壤,土地全部并入楚國。這下,春申君風光得不得了,這是開疆拓土的大功啊。而且,楚國最近幾十年,一直是被其他諸侯國壓著打,這次打魯國,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整個楚國都沸騰了。
楚王和春申君的聲望扶搖直上,達到了頂點??陀^上,奪取魯國,也為楚國帶來了相當龐大的財富,于楚國國力的增強,大有裨益。一時間,楚國初露中興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