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以工代賑
武三思的心思很明顯。
就是想從這四百萬石糧食中分一杯羹,拿走其中的至少兩百萬石充做軍糧,所以希望他能在武則天面前替他說話。
武三思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而且這事他本身也持贊成態(tài)度。
當下裴紹卿便問武三思道:“武總管,北境大軍的軍糧是不是還沒有籌備?”
“已經(jīng)籌備了一部分?!蔽淙急持鋭t天向裴紹卿豎了個大拇指,又道,“不過還有很大的缺口,至少還得兩百萬石?!?p> 武則天皺眉道:“要這么多?”
“姑姑,侄兒已經(jīng)是往少了算了。”
武三思這段時間跟右衛(wèi)的一幫中郎將,見天往薛仁貴府邸跑,所以惡補了不少的軍事常識,各種專業(yè)數(shù)據(jù)已經(jīng)能夠做到張口就來。
“北境原本就有裴大將軍的十萬大軍?!?p> “再加上侄兒的五萬大軍,那就是十五萬人?!?p> “其中三萬為騎兵,也就是說有三萬匹戰(zhàn)馬?!?p> “此外一火配六馱,所以有馱馬至少九萬匹?!?p> “每個士兵每天需2升米,每匹馬需1斗粟?!?p> “所以大軍一天便需消耗三千石米加一萬兩千石粟。”
“如此,一個月便需要至少45萬石!兩百萬石也不過四個半月的儲備,加上定襄道原有軍糧也不過維持六個月而已?!?p> 武則天微微頷首,對武三思的表現(xiàn)很是滿意。
只不過一出口卻還是質疑:“六個月難道還不足以掃平叛軍?”
“不夠。”武三思搖頭說道,“薛老總管說了,東突厥的此次叛亂與以往不同?!?p> “因為這次的叛亂是由于天皇殺了已經(jīng)投降的東突厥可汗伏念而引發(fā)的,所以東突厥的抵抗意志將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定。”
“這就決定了此戰(zhàn)將會曠日持久。”
“打個一年甚至兩年都是有可能的?!?p> “所以我軍必須提前儲備足夠的軍糧?!?p> “以免關鍵時刻因為缺糧而誤了大事?!?p> “其實薛老總管給侄兒的建議是儲備至少四百萬石?!?p> “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十五萬大軍一年之內(nèi)不會缺糧。
“胡說!”武則天怒道,“四百萬石都給了北境大軍,關中的饑民吃什么?難不成任由他們餓斃不成?”
“不敢?!蔽淙颊f道,“所以侄兒只想要兩百萬石?!?p> “兩百萬也不行,孤剛才說了,最多給你一百萬石?!蔽鋭t天哼聲說道,“你有這時間在孤這里眲噪,還是好好想想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平定叛亂吧?!?p> 聽到這,裴紹卿就基本上已經(jīng)猜到武則天想要做什么。
很顯然,武則天是想要留下至少三百萬石糧食打壓糧價。
因為糧價會在史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于當政者來說是最大的褒獎。
比如說唐太宗當政期間,長安米價曾低至斗米五錢,盡管這個斗米五錢是因為各個世家高門刻意壓低糧價導致,但還是成為了貞觀盛世的注腳!
在跟李治攤牌之后,武則天已經(jīng)萌生出了篡位之心。
自然希望在她治理下的關中米價能夠低于李治時期。
做不到太宗時期的斗米五錢,也至少要低于斗米五十錢。
她要關中百姓人人吃得起飯,更要天下再沒有餓死之人。
只有這樣,她的謀朝篡位才具有正當性,被世人所接受。
但是裴紹卿更清楚,武則天的這個想法只能是癡心妄想。
因為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的古代,要想國泰民安,人人都吃起飯,那只能是癡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只有社會分工細化,商品經(jīng)濟徹底的取代小農(nóng)經(jīng)濟,物資才能極大豐富,然后老百姓才有可能真正的豐衣足食。
就那樣,也只保證大多數(shù)百姓豐衣足食。
當下裴紹卿反問道:“天后是打算留著糧食平抑糧價?”
“不錯?!蔽鋭t天不假思索的道,“最好能將糧價壓低到斗米五十錢以下,百姓就都能吃得起糧食了?!?p> “這樣的話天后恐怕會很失望?!迸峤B卿道,“不要說是斗米五十錢,就算是把糧價打壓到斗米五錢,吃不起糧食的百姓還是吃不起,因為他們根本沒錢買糧食,就算有,也是根本買不到糧食,這些糧食只會流入到世家高門手中。”
一個內(nèi)卷加滯脹的社會,是沒有消費力可言的。
武則天聞言一下就蹙緊了眉頭:“會是如此嗎?”
“姑姑,必然如此?!蔽淙疾皇r機的附和道。
裴紹卿也接著說道:“太宗年間,長安米價曾低至斗米五錢,結果又如何呢?不還是有許多百姓因為凍餓而死?”
武則天的臉色便垮下來。
“要讓饑民都能吃上飯,靠打壓米價是沒有用的?!?p> 裴紹卿又道:“因為就算米價跌到斗米五錢,饑民也還是買不起米,而世家高門的米鋪則可以關門惜售,所以他們不會承受絲毫的損失。”
太平公主托著下巴問道:“那要怎么辦才能讓饑民吃上飯呢?”
“以工代賑?!迸峤B卿道,“讓饑民拿自己的勞力來換取口糧。”
“以工代賑?”武則天若有所思道,“又該怎么個以工代賑法?”
“運糧!”裴紹卿沉聲道,“從時間上來計算,從淮南道、江南道轉運的糧食差不多可以送到洛陽了,正好讓這些饑民到洛陽去轉運糧食?!?p> “可是……”太平公主道,“從洛陽到長安運糧不是要虧本嗎?”
“那是力役。”裴紹卿說道,“力役運糧因為無關于生死,所以積極性不高,每日只走十余里,從洛陽到長安要走兩個月,運糧自然虧本?!?p> “但是饑民要在限定時間內(nèi)把糧食運到長安之后才能領到口糧以養(yǎng)活妻兒,所以彼輩定會全力以赴運糧?!?p> “從洛陽到長安七百余里,饑民全力以赴二十日便足可以走個來回?!?p> “饑民日耗口糧2升,二十日也不過是4斗,卻可以運回至少一石,損耗不過四成,再給2斗以養(yǎng)妻兒,仍可余4斗?!?p> “如此一來,不僅關中饑民可得活,更可以將洛陽太倉存糧的十停之四轉運至長安,長安便再不會缺糧,那么眼下這四百萬石糧食便全部拿去充作軍糧又何妨?”
武三思聞言大喜,裴兄弟有夠仗義,居然直接把四百萬石糧食都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