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達哈記·其一(節(jié)選)
……
……說來也巧,曾在黃金港救過我一命的冒險者剛好與她攀談著什么,像是舊交,我便厚著臉皮要求引見,總算和這個神秘的莉莉菈小姐說上了話。
“烏爾達哈真正的寶物是人民”這句話,現(xiàn)在在我這里有另一種意義。一開始我離開烏爾達哈并拒絕回來,是希望開拓視野,不被烏爾達哈這個國家蒙蔽雙眼,以免我只會用錢權(quán)衡量事物的價值。通過在其他地方的旅行,我看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相同的掙扎,從而決定帶著新的眼光回到烏爾達哈,沒想到那個被以前的我抗拒的國家里有如此多閃閃發(fā)光的寶物——人。烏爾達哈人遠比我記憶中更加多彩,更加值得寫入行記。這么說或許有些傲慢,但莉莉菈小姐也不過是其中之一,我想方設(shè)法接近她只是個人興趣使然。
言歸正傳,莉莉菈小姐邀請我去白銀集市的小酒館坐下慢慢談。不得不說地點挑的頗有個性,白銀集市這個小地方即使正在漸漸復蘇,總歸是配不上名字的偏僻村落,富商們自從上次開發(fā)受挫也都不愿意多看一眼,這位小姐卻專門引我去那,更加讓我好奇。
坐在比薩納蘭的艷陽昏暗不少的酒館里,莉莉菈小姐脊背筆直地坐著,十分高貴。我摘下染滿風塵的斗笠,對她的邀請表示了感謝。
“免禮。”她微笑著說,“聽聞閣下是著名的行記作家?”
我皺了皺眉,她說話有些高高在上,卻十分自然,并不是裝腔作勢,也奇怪的不令人厭惡。
“我的名字能傳進您的耳朵里,十分榮幸。冠了個行記作家的虛名,深感慚愧。”
“莫要過謙,女子一人四處旅行本已不易,能把見聞化為文字更是偉業(yè)一件?!?p> 她接下來又說了兩句什么我沒有聽清,可能不是因為酒館內(nèi)嘈雜,而是因為我被她翠綠色的眼睛抓去了魂,那是一對能令寶石失色的美麗眼瞳。我自認為看人有些眼光,至少看商人有些眼光,畢竟和伯父的商會接觸甚多,這位莉莉菈小姐的眼睛,不像是商人的眼睛。商人的眼神像刀叉,用刀切開場合,用叉搜尋商機。可莉莉菈小姐的眼睛散發(fā)著我不熟悉的光,當時我只得抱著疑惑繼續(xù)和她談話,直到事后我才整理出來,那是對新事物的渴求,和悲天憫人的慈愛。
我為自己的走神道歉,她咯咯笑著,風趣地說:“都說作家腦子里一團亂麻,看來也不全是空穴來風嘛?!?p> “莉莉菈小姐可是別打趣我了?!蔽冶凰龓е残α似饋恚罢f到寫作,我這次回到烏爾達哈也是為了給游記采風,不過我離開烏爾達哈有些日子了,不知道您是否能指點一二呢?”
“指點難免言過其實,我可以把烏爾達哈近期的變化與你講來?!?p> 她告訴我,阿拉米格解放后因戰(zhàn)后重建需要人力,物資,技術(shù)等等,烏爾達哈又本就聚集著許多阿拉米格難民,以雇傭難民著名的曼德維爾為首,許多烏爾達哈大商巨賈都從中看到了商機。她和東阿爾迪納德商會合作,正在全力推進鹽村重建相關(guān)的項目。
基拉巴尼亞一帶的旅行見聞便不在此贅述,對我來說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鹽村重建并不是沒有收獲,不過令我不解的是伯父為什么選擇了只對鹽村投資,整個阿拉米格重建中可圖的利益應該還有數(shù)個區(qū)塊才對。
“莉莉菈小姐是伯父的合作伙伴,當時鹽村項目是誰先提出的呢?”我喝下一口果汁,“咦?這淡淡的鹽味還真是特殊。”
“這便是鹽村項目的成果之一?!彼哪樕蠏熘院?,“我的初心是幫助烏爾達哈的難民回歸祖國,從而緩和烏爾達哈的難民問題。當然若其中對烏爾達哈無利可圖一切也只是空談,于是我找到人稱百億富翁的羅羅力特大人提出合作邀請,他對鹽村表現(xiàn)出了最大的興趣,我們便開始了這個項目。”
終究是對“烏爾達哈”嗎?她的措辭令我在意。
“伯父的確是優(yōu)秀的商人,正因為優(yōu)秀,我才有一個疑惑。為什么他只選了鹽村?其他地方,尤其阿拉加納的產(chǎn)業(yè)應該也頗有吸引力才對?!?p> “如果我沒記錯,羅羅力特大人當時對采石業(yè)的運輸成本和銷售渠道較為不滿而否決了阿拉加納的方向。當然,他一開始對整個阿拉米格投資的計劃就抱有成見,不如說他能干脆答應對鹽村的投資已經(jīng)是意外之喜?!?p> “看來百億富翁羅羅力特也不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嘛?!蔽掖笮?,“阿拉加納人早已停止石料販賣而開創(chuàng)了其他的方向,現(xiàn)在那可是塊大蛋糕?!?p> “哦?說來聽聽!”莉莉菈似是被我吸引,但她高貴依舊,毫無聽到賺大錢的機會就摩拳擦掌的下流熱情。
或許是她的真誠,也可能是我對逐利的叛逆,我把阿拉加納寶石業(yè)起步的事情告訴了莉莉菈。我想她會好好利用這個信息,給阿拉加納,給烏爾達哈的阿拉米格人帶來福祉。
還沒來得及繼續(xù)當前話題,突然帕帕夏恩所長跑來對莉莉菈小姐耳語了兩句,她臉色一變便匆匆告別,不由分說連我的賬都結(jié)了。
與莉莉菈小姐的談話意猶未盡,我立刻拿出筆記本整理信息,同時決定在白銀集市四處看看。這是一個無比符合“薩納蘭”給人印象的小鎮(zhèn),風沙侵蝕,毫不精致。建筑與人都洋溢著沙漠的熱氣,對外來人來說恐怕還有些晃眼。繞著這里走一圈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原地,與其說是小鎮(zhèn),不如說就是個集落。據(jù)老人們說,白銀集市曾經(jīng)也繁華過,但比起往日的發(fā)達,他們更愿意保留現(xiàn)在的氣氛。白銀集市的住民其實和其他任何小鎮(zhèn)的住民一樣,都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并全力以赴地生活著。
許多人,甚至我自己曾經(jīng)都對烏爾達哈人有不切實際的成見,總覺得偌大的烏爾達哈到處只有爾虞我詐,追名逐利,這里的人的眼仁里只有金錢。逐利是人之常情,逐利本身并沒有錯,白銀集市的發(fā)展和復蘇也是逐利之下的產(chǎn)物。人討厭的并不是逐利,納爾札爾的信仰就是證據(jù),人討厭的更不是烏爾達哈,這里是無數(shù)人的故鄉(xiāng),人討厭的從來都是自以為是。烏爾達哈的“沒錢就沒有一切”,和伊修加德曾經(jīng)只有貴族神職能抬頭走路,和遠東之國武士橫行霸道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有錢人,貴族,神職,武士,他們比普通人享受著更多權(quán)益,自然也該擔負更多義務和責任。伊修加德結(jié)束了龍詩戰(zhàn)爭走向共和,遠東之國有赤誠組維護法紀,證明了身居高位者要么擔起責任,要么被愿意擔起責任的人趕下歷史舞臺。我烏爾達哈經(jīng)過政局動蕩,慶幸亂黨已滅,伯父等沙蝎眾心系國家安定富強,娜娜莫陛下也積極推進利好政策,現(xiàn)在的烏爾達哈的確已不是我離開的那個烏爾達哈。
……
烏爾達哈都城,人稱黃金之都,又有人同海都利姆薩·羅敏薩,森都格里達尼亞并稱為沙都,也是我的家鄉(xiāng)。因為在黃昏灣偶遇莉莉菈小姐而沒有第一時間回來,時隔許久邁入城內(nèi)還是有些游子歸家的感傷。熱鬧的烏爾達哈讓我確信了此處游記并不需要記載文化風土,也不需要記載美景美食,而是要記載一個個人——烏爾達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