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世民發(fā)火(求推薦票,感謝?。。。?/h1>
不過,讓這些人就這么認輸,對李世民俯首稱臣,那也不可能。
二者之間的利益矛盾,已經(jīng)是不可調(diào)和了。
李世民要絕對的權(quán)力,就必然要動這些士族門閥。
而這些士族門閥又豈會坐以待斃?
當即便有人一咬牙站了出來,拱手道:
“陛下,這兩件神物想必得來不易,想要供大軍使用,恐怕還不夠吧?”
“若是如此,于戰(zhàn)事作用有限,還望陛下從長計議!”
這人的話,給原本熱烈的氛圍迎頭潑上了一盆冷水。
他說的不錯,要是就這么三五件,能起到的效果確實沒那么大。
“是啊,這等神物,仙師也不會賜下太多才是。”
“這樣一來,對突厥之戰(zhàn),還需要慎重考慮才是?!?p> “唉,白高興一場?!?p> 群臣交頭接耳,臉上的神情逐漸轉(zhuǎn)而失落。
開口說話的那人,看到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心中頗為得意。
李世民之前那么高調(diào),把眾人的情緒吊了起來。
現(xiàn)在被這么一打擊,大起大落之下,便是這兩件神物,也失去了原本的光彩。
這李二,當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開心的,莫過于朝堂上的門閥中人。
可他們還沒高興多久,就聽得李世民放聲大笑道:
“得來不易?”
“作用有限?”
“你們知道個錘子!”
不用說,這黑話也是從姜升那里學來的。
還不等大臣們回味這句話的意思,李世民的下一句話,便震驚全場。
“這兩件神物,朕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只要朕有需要,隨時可以找仙師要!”
“你們?nèi)倍嗌?,朕便給你們補多少!”
李世民的得意之情,已經(jīng)溢于言表了。
“陛下,此話當真?”
“這等神物,竟然有這么多?”
“陛下不會是在誆我們吧?”
這些人的疑惑,李世民能夠理解。
畢竟只是凡人,不知道仙師的本事有多厲害。
當時姜升把一車車的物資送給嬴政時,也讓他看呆了。
對講機、望遠鏡、壓縮餅干,還有那些藥物,都是成箱成箱地搬。
李世民也問過仙師,煉制這些東西是不是耗費頗多。
當時姜升神色古怪地瞥了他一眼,風輕云淡地撂下一句:“只要你能搬走,要多少有多少?!?p> 這才讓他有底氣說這番話。
眼看著百官依舊有些不太相信,李世民索性又讓人抬了兩個箱子上來。
箱子里,赫然就是成堆的對講機和望遠鏡。
這一下,終于是沒人再敢懷疑了。
李世民趁熱打鐵,又讓尉遲恭給眾人說了騎兵三件套的事情。
尉遲恭添油加醋地敘說了一番,把群臣聽得一愣一愣的。
馬鐙?馬鞍?馬蹄鐵?
解放雙手?以一擋三甚至擋十?
如此一來,突厥人最大的優(yōu)勢豈非蕩然無存?
武將們聽得心里癢癢的,這要是還打不過突厥人,那干脆回家去種地!
文臣也沉默了,尉遲恭素來有威信,這種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事,他也不會信口開河。
這么說來,攻滅突厥就在一朝一夕!
“如何?”李世民看到眾人沉默,開口問道:“如今可謂萬事俱備否?”
“陛下之遠見,臣自嘆弗如?!?p> “陛下,臣請戰(zhàn)!”
“臣愿作先鋒!”
誰不想封狼居胥?誰不想一雪前恥?
李世民甩出幾件神器,就完全激起了這群人內(nèi)心深處的熱血。
渭水河畔發(fā)生的事猶然在眼前,一時的忍讓,并不是畏懼。
大唐,從不怯戰(zhàn)!
魏征內(nèi)心也是激蕩一片,不過依然保持著諫臣的角色,勸道:
“既然有這等神物相助,陛下何不厲兵秣馬,以逸待勞?”
“待突厥內(nèi)亂叢生,無力他顧之時,再行征伐?”
魏征的這些話,也道出了部分人的心聲。
是啊!
此時韜光養(yǎng)晦,突厥自己都能把自己玩沒了,何必著急于一時?
等著他們自取滅亡,不是更好么?
這群人忍不住附和魏征的說法,頻頻開口。
李世民沉默了。
當日渭水之畔,簽訂盟約,是緩兵之計。
但是眼下看來,有些人緩著緩著,就忘卻了這份仇恨。
緩著緩著,就活在了太平美夢里。
可是李世民知道,大唐周圍不止有突厥,還有吐蕃等外敵!
難道每個敵人,都要盼著他們自取滅亡嗎?
沉吟稍許,他厲聲喝道:
“爾等可還有羞恥之心?!”
“當日阿史那咄苾,可是差點打到了長安城!”
“便橋之盟,是朕這一生的恥辱!也是爾等的恥辱!是大唐的恥辱!”
“突厥人在大唐境內(nèi)肆虐,燒殺搶掠,毀朕多少城池?傷朕多少子民?”
“此等血仇,爾等能等得起,朕一刻也等不及!”
“泱泱中國,豈能任由這等夷狄踐踏?”
“想必爾等都聽過這句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朕的大唐,亦是如此!”
這頓喝罵,讓不少人都羞憤得低下了頭,也讓一些人熱血沸騰。
人活一世,爭的不就是那么一口氣嗎?
更何況是皇帝?
普通人或許能忍下這口氣,但李世民忍不了也不能忍,因為他代表了這個國家。
面對外敵,一個國家不能老是指望著他們內(nèi)亂。
必要時,必須得敢于亮劍!
否則長此以往,就將失去自己的銳氣,國家的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眼下甚至都得到了仙師的幫助,有些人竟然還是這般懦弱不堪,這讓李世民大為光火。
不過,有道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李世民平復(fù)了一下自己的心緒,又輕聲安撫道:
“爾等無需擔憂,仙師曾泄露天機于朕,此戰(zhàn)必勝!”
“原本將是在明年年末,突厥三年連年雪災(zāi),內(nèi)部動亂不斷。”
“朕發(fā)兵北征,連取定襄、磧口,于陰山生擒阿史那咄苾。”
“但仙師給朕出了許多計策,故朕決定于今年起兵?!?p> 杜如晦適時地出聲,當了一回捧哏:
“陛下,敢問仙師出了什么計策,讓陛下這么有把握?”
李世民滿意地給了杜如晦一個眼神,志得意滿地向著好奇心爆棚的群臣緩緩開口:
“諸卿可曾聽過,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