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千歲請上座之歲歲長安

墨義

千歲請上座之歲歲長安 公子年十七 2465 2021-07-11 22:07:01

  云胡知道金財是在陪自己,心里不禁泛起一陣暖意。

  “云兄,你……不必在乎那些人說什么。真的,我們都知道云兄你的策論最好,作詩什么的不打緊的?!?p>  金財以為他在為昨日的事憂心,是故斟酌著語氣開口安慰道。

  聞言,云胡先是一愣,反應(yīng)過來后便笑了,聲音微沉,在黑暗中莫名好聽。

  “知道,多謝金兄?!?p>  他仰頭飲盡茶盞中剩下的半杯冷茶,頓了頓,又道。

  “只是我并未憂心此事,我只是……有些無從適應(yīng)?!?p>  還是太陌生了。

  哪怕是接受了原身的記憶,他還是無法真正把自己當(dāng)做這個世界的人。

  昨日眾人論詩時,院長點了他口占一首,但是他拒絕了。不是說不會,而是害怕。

  那種怕指的是,一個人身處一個陌生環(huán)境本能地對周圍的人和事產(chǎn)生的排斥心理和恐懼意識。

  他嘆了一口氣,將茶杯放下,又起身接了金財手里的杯子放在桌上,而后便走回床鋪。

  “再睡會兒吧?!?p>  金財在另一邊應(yīng)了一聲,然后躺回床鋪。

  睡不著,那一杯冷茶太提神了。

  ——

  按照慣例,紅山詩會一共有三場比試,分別是詩論、墨義與策論,分三日舉行。

  昨日比試的是詩論,今日的便是墨義。

  墨義,顧名思義就是圍繞經(jīng)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

  相對于詩論來說,墨義的難度更大一些,大離上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著作,名人典籍?dāng)?shù)不勝數(shù)。若想在墨義這一場中脫穎而出,須得博覽群書,廣閱古今著作。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不敢說悉數(shù)掌握,至少得略懂皮毛、淺嘗輒止;先圣典籍、名家史書不敢說倒背如流,至少得運用自如、得心應(yīng)手;胸有乾坤、高瞻遠(yuǎn)矚,了悟圣人之道,以咨今人之用。

  寧枧歲一早就起來看書了,雖然說今日要出哪些題是早就定下來的,但她還是擔(dān)心會在比試場上露怯。

  畢竟這是詩會,與正兒八經(jīng)的科考不同,不是說給一份試題讓人去做就完了。他們這些主考官拿到學(xué)子們的答案后是需要點評的與提問的。

  其實紅山詩會的比試內(nèi)容就是參照科考科目而設(shè)立的,像詩論、墨義以及策論都是科考科目。

  只不過詩會更注重的是通過集論來體現(xiàn)學(xué)子的交際能力與學(xué)識應(yīng)用能力。

  寧枧歲手里的書卷翻到一半的時候,殷繁也醒了。

  “在看什么?”

  殷繁在屏風(fēng)后洗漱過后便來到了桌前坐下。桌上備了早膳,他探手碰了碰,溫的。

  “《周易》。”

  寧枧歲抬手揉了揉眉心,有些感嘆地笑了。

  “還真是什么時候都逃不過,以前被老太傅追著滿皇城跑,就是為了躲背書,沒想到如今他老人家仙逝,我倒是自己開始看了?!?p>  “殿下過謙了。”

  殷繁低著頭喝粥,交領(lǐng)的玄色長衫掩不住那修長的脖頸,更遮不住那上面點點曖昧的痕跡。

  聽到女子自嘲的話,他神色如常地說了一句。

  依他看,她既能得到從源先生青睞,就說明她在詩書方面是半點不遜于人的,為著一本《周易》愁成這樣,著實不至于。

  寧枧歲看著他白皙脖頸上那些罪惡的痕跡,心底一陣陣地發(fā)虛。

  嘖!下嘴可真夠狠的,都紫了。

  “咳!你這個……這個是不是,是不是得想辦法遮一下?”

  或許是心懷鬼胎的緣故,一向臉皮巨厚的長公主殿下居然磕巴了!

  她倒不是害羞還是什么的,昨晚她腦子不清楚,做之前也沒征求一下人家同意啥的……

  她怕他會生氣。

  “我去拿一套高領(lǐng)的衣服給你?!?p>  殷繁看著她兀自后知后覺地尷尬,慢慢地眨了眨眼,心情不錯地勾了勾唇角。

  兩人從房間里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辰時一刻了。

  殷繁換了一身蓮青色的長衫,墨發(fā)高束,一張俊臉白皙得過分。

  衣服是寧枧歲的,她身形高挑,做衣服又一貫喜歡寬松些,現(xiàn)在穿在殷繁身上剛剛好。

  兩人一起出現(xiàn)在中院的時候,可是把范文遠(yuǎn)嚇了一跳。

  “在下范文遠(yuǎn),見過……”

  殷繁先一步扶住了他的手臂,沒讓他這一拜拜下去,唇角勾了一個恰到好處的笑容,道。

  “今日殷某穿的是常服并非官服,院長只當(dāng)殷某是個普通人便好?!?p>  范文遠(yuǎn)內(nèi)心汗顏,這……這怎么可能?。?p>  在接手紅山書院以前,范文遠(yuǎn)也是有官職在身的,職責(zé)所在,平日里沒少跟這位打交道,敬也好,畏也罷,總歸是不可能以平常心來看待這位皇帝寵臣的。

  “小師叔,殷……殷大人,這邊請?!?p>  聽到范文遠(yuǎn)對寧枧歲的稱呼,殷繁不解地看向身邊之人,寧枧歲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無可奈何地笑了笑,道。

  “說來話長……”

  一旁的范文遠(yuǎn)也笑了,輕車熟路地帶著兩人穿過垂月門,來到常思園中。

  他的聲音溫厚輕緩,帶著成熟男子魅力。

  “禮不可廢,殿下不必過于自謙。從源先生既然在紅山書院的家譜上寫了您的名字,那殿下就是予正的長輩,這一聲師叔,您受得起。”

  人家既然都這么說了,寧枧歲再推脫下去就是不識好歹了,她看著不遠(yuǎn)處四角亭下笑得開懷的老者,低低地笑了一聲,道。

  “從源先生乃是至慧至善之人?!?p>  從源先生和清嵐大師乃是至交?。?p>  常思園是整個書院風(fēng)景最好的地方,長橋流水,假山竹林應(yīng)有盡有。

  而今正值春季,萬物復(fù)蘇的時節(jié),到處都洋溢著新生的氣息。

  看到從源先生和另外幾人起身欲行禮,殷繁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先發(fā)制人。

  “殷某見過幾位先生安?!?p>  從源先生了然,這是不打算聲張的意思。

  寧枧歲和幾位先生坐在亭子里討論今日比試之事,殷繁便和從源先生走到一邊說話。

  從源先生作為一個讀書人,大半輩子都與詩書為伍,當(dāng)年恩科及第高中榜眼后,便做了這紅山書院的院長,一做就是幾十年。

  他不關(guān)心官場的事,但對這位少年得志的殷千歲還是了解幾分的,就像是當(dāng)初的趙辛詞一樣,哪怕他不刻意去關(guān)注,也會有很多人在他面前提起他們。

  至于提起的內(nèi)容,無非是閹黨亂政,欺壓群臣之類的,反正沒什么好話。

  可他知道,這些話聽七分、信三分也就夠了,信得多了,就是愚蠢。

  “大人此次前來,可是皇上有何旨意?”

  從源先生神色肅穆,抬手在花白的胡子上捋了一把,沉聲問道。

  聞言,殷繁淡笑著回道:“旨意倒是沒有,不過先生該知道,皇上對此次紅山詩會十分重視,殷某前來不過是為君分憂,并無他意?!?p>  柳叔瑜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紅山詩會一向都是科考的導(dǎo)向標(biāo),不論是與科考科目類似的比試內(nèi)容,還是傳言的魁首論,都將紅山書院置于一個非常的高度,尊貴而又危險。

  其實在學(xué)子名單里看到云胡這個名字的時候,柳叔瑜就知道今年怕是要大變了。

  皇上自登基來一直都被元氏一黨制約著,他扶持閹黨,扶持寒門,就是為了打破世家獨大的僵局。

  而今殷繁位極人臣,連帶著閹黨在朝堂上的地位一升再升,正是破局的最好時機,皇上等這個時機等了整整六年,又怎么會輕易放過?

  “好,老夫知道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