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波山,原本是東海之上的一座普通的仙島。
昔年,軒轅大帝與九黎兵主蚩尤在逐鹿之原決戰(zhàn)。蚩尤布下九九玄陰迷天大陣,軒轅大帝一時之間,無法破敵。
于是,帝妃九天玄女來到流波山,斬殺異獸夔牛,以夔牛之皮煉制仙鼓,施展出了天音之陣,破掉了九九玄陰迷天大陣。
流波山,因此進入了名山之列。
雖說是島,卻一點都不小,方圓九千兆里,一重山巒連著一重,凡人進入其中,連方向都分不清,會永遠(yuǎn)的迷失。太虛門九千三百名弟子,便生存在這一座島嶼之上。
因為地處海外,修士的數(shù)目較少,島上的靈氣,比洪荒大陸要充裕。
不過,先天靈氣是沒有了,不存在了。
洪荒大陸的三千祖脈被打廢,大地之心受損,等于是一個正常人斷了經(jīng)脈,再也不可能產(chǎn)生先天靈氣。
神虛道長帶著吳極回到太虛門的消息,如風(fēng)暴一般傳遍了流波山。
太虛門上至長老,下至弟子,都欣喜萬分。
同為軒轅大帝麾下宗門,是人族正統(tǒng),軒轅正宗。
三皇五帝中,軒轅大帝對人族的貢獻是最大的。
是他開啟了人族全族修道的時代,是他驅(qū)南逐北,擊敗洪荒萬族,是他開創(chuàng)人族文明,將人道的火種播種到洪荒的每一寸土地。
當(dāng)然,伏羲大帝和神農(nóng)大帝的功績也是不能抹殺的,沒有他們二人所打下的根基,軒轅大帝也無法奮二世之余烈,創(chuàng)立了人族的萬世不拔之基業(yè)。
流波山的中心,仙峰如劍,直插云霄,千萬條飛瀑從山峰之上垂落,偶爾有仙鶴在山峰飛過,一派仙家景象。
山峰的頂端,一條巨大的彩虹橫掛,從天的一頭,掛到另外一頭。
霞光萬丈,在彩虹之下,有一座金鑾玉柱的宮殿,內(nèi)部有許多強大的氣息傳出。
“大羅道宮”
四個大字橫在宮門的上方,蘊含著過去未來,時空不朽的道韻。
這是太虛門開派祖師親手書寫,傳達出他期望后輩弟子能證道大羅的愿望。
大殿之內(nèi),神虛道長,清虛道長,真虛道長,圣虛道長,元虛道長,太虛門五大長老坐在一處,商討著吳極之事。
他們五人,就是風(fēng)伯所收的五大弟子,風(fēng)伯飛升火云洞天,太虛門就交到了他們手上。
圣虛道長看上去最年輕,他面孔如玉,他的身上,基本上看不到歲月流動的痕跡。
“封神之戰(zhàn),我人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劫,不知道多少宗門永遠(yuǎn)消失在大劫之中。流云宗與我太虛門同氣連枝,能夠有人存活下來,實乃不幸中的大幸?!?p> 清虛道長中規(guī)中矩,鶴發(fā)童顏,渾身清氣升騰,一言既出,威嚴(yán)自生。
“天意如刀。昔年,赤松子師伯與老師相交莫逆,他門下弟子有難,我太虛門理應(yīng)不遺余力的幫助?!?p> 這次開口的是元虛道長,他的身體,寶光沸騰,居然把自己煉制成了一種寶體,一開口,就有寶氣長河在虛空流淌。
真虛道長也道:“掌門師兄,我們可相助吳極師侄,重建流云宗,延續(xù)流云宗的道統(tǒng)?!?p> 神虛道長見四位師弟都沒有異議,便滿意的點了點頭。
“吳極師侄身上秉承著流云宗最后的氣運,也是這一股氣運,令他沖破樊籬,得證金仙。他有責(zé)任,去完成落云道友未完成的事業(yè)。不過眼下,我們要做的,是不讓吳極師侄誤入歧途,以免遭受劫數(shù)。”
聞聽此言,其他四大金仙一愣,大為不解。
“掌門師兄,吳極師侄本性純良,怎么會誤入歧途?”
“是啊!當(dāng)年,羅教妖人欲以一城之鮮血,獻祭魔祖,以獲取殘留在天地間的魔祖記憶,修成不滅魔軀。吳極師侄發(fā)現(xiàn)此事后,奮不顧身,以玄仙修為血戰(zhàn)七十三日,才保住了一城的生靈?!?p> 四大金仙你一言,我一語,都不相信。
神虛道長雙手按了按,示意眾人安靜。
他平日里待人溫和,毫無掌門人的架子,但一旦發(fā)話,就是板上釘釘,再無更改的可能。
四大金仙立刻正襟危坐,不再多說。
“洪荒破碎,是天道運轉(zhuǎn),給眾生降下的劫數(shù)?!?p>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我輩中人,上應(yīng)蒼天,下順人心,才得以修成長生不死的仙軀。所以,我們都感激天道,感激此次劫數(shù)?!?p> 神虛道長的聲音擲地有聲,落在大殿中,使得四大金仙紛紛點頭。
“掌門師兄此言有理。那商紂王,就是不敬上天,不察天意,獲罪于天,才落了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天生萬物以養(yǎng)人,人無一物以報天。眾生對天道索取無度,卻不知敬天禮地,才惹得天道震怒?!?p> “幸好鴻鈞道祖慈悲,眾圣慈悲,以大法力重塑地仙界,才有我等棲身之所?!?p> 四大金仙大吹法螺,逮著機會就吹捧鴻鈞道祖,吹捧六圣。
“咳!”
神虛道長輕咳一生,制止眾人,才繼續(xù)道。
“我們都明白天道的大愛,鴻鈞道祖的大愛,可一些道友只修神通,不修心性。他們不明天時,竟然因為洪荒破碎,遷怒鴻鈞道祖,甚至怨恨天道?!?p> 他說話之時,一臉的憤怒,很是義憤填膺。
聽到神虛道長的話,圣虛道長像是想起了什么,恍然道。
“掌門師兄指的是,那大逆不道的通…神教?”
他說到“通”時,語氣一頓,似乎在忌諱什么。
其實,他本來想說的是通天魔教。
通天教主一怒,擺下萬仙陣,這才有了五圣大戰(zhàn),加上他斬碎洪荒的一劍,魔道的余孽就把通天教主看做同道中人。
又因為通天教主手中的誅仙四劍曾經(jīng)是魔道的圣物,于是乎,魔道余孽就把通天教主尊為通天魔祖。
當(dāng)然,其中少不了,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瀾。
那些被圣人大戰(zhàn)所波及的仙人,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一個叫作無恨魔君的魔頭站了出來,自稱是通天魔祖的弟子,在地仙界立下通天神教,以“蒼天無道,通天代之”的口號吸引了無數(shù)的仙人。
那些仙人,親人道友無辜枉死,又有冤無處申,有苦無處述,就紛紛加入了通天神教。
神教,是通天神教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實際上是魔教。
但是,無恨魔君尊通天教主為通天神教至高神,也就無人敢稱通天神教為通天魔教。
神虛道長是在擔(dān)心,吳極會被仇恨蒙蔽,也成為通天神教的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