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虬首仙歸心,禪心有悔上靈山
“恭喜霸霸新收一名下屬,忠誠度100%,獲功德值50000。”
忠誠度滿格?
功德五萬!
李智云微微一愣,驚喜有點大,看來這虬首仙也不是簡單角色。
截教門徒夠義氣,夠義氣的人只能以義氣相交。
虬首仙本是一名劍修,只是在封神量劫中毀了仙劍,《青蓮劍典》與七星劍可以派上用場了!
重寶也是義氣最直觀的體現(xiàn)。
一把七星劍外加《青蓮劍典》,換取一位準圣的義氣!
值!
李智云念及于此,對虬首仙說道:“你既新入本王門下,本王便給你一些見面禮。”
“多謝殿下。”
虬首仙謝道,對于李智云所說的見面禮,并沒有多少期待。
畢竟這位楚王是新崛起的大能,沒有多少底蘊。
之所以沒有拒絕,只是出于下位者對上位者的敬意。
李智云拿出七星劍,說道:“此乃上品先天靈寶,想來也不會辱沒了你的身份?!?p> “上……上品……先……先天……”
虬首仙險些沒站穩(wěn),別說現(xiàn)在,即便是封神量劫前,上品先天靈寶也是格外罕見。
封神量劫中,被他損毀的仙劍也才上品后天靈寶。
一個先,一個后,卻是云泥之別。
“這我不能要!”
上品先天靈寶過于貴重,虬首仙立即拒絕道:“我追隨殿下寸功未立,豈能受此重賞!”
李智云見虬首仙如此,心中微嘆,三教中最為貧困的就是截教,最為富裕的便是人教。
這虬首仙見一上品先天靈寶,就激動地心肝兒直顫;而那太上老君被自己坑了四件,外帶一中品先天靈寶,眉頭都不皺一下。
這就是差距!
當(dāng)然這與洪荒兵工廠總廠長的名頭,以及人教人少的關(guān)系也分不開。
李智云笑道:“本王知你忠義,先別急著拒絕。本王還有一場造化給你,沒有這七星劍,你可能消化不了?!闭f完便把《青蓮劍典》分享給了虬首仙。
“這……”
虬首仙體悟著《青蓮劍典》的奧義,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次他不止沒站穩(wěn),連神魂都在抖。
如果說七星劍見證了李智云的闊綽與豪橫,那么《青蓮劍典》……
他無法表達內(nèi)心的震撼。
《青蓮劍典》,師尊的絕技!
此時的虬首仙已經(jīng)一萬個肯定李智云就是那一線生機!
收留石磯,或許是巧合,截斷佛門氣運,或許是一時興起。
《青蓮劍典》絕不是巧合,也不會是一時興起能搞到的。
楚王殿下,師尊傳人!
截教十萬教眾,無一人得《青蓮劍典》!
殿下沒有表露身份,虬首仙自然也不會戳破。
既然是自己人給的東西,自然收得,大不了日后還一命而已。
許久之后,虬首仙總算平復(fù)了激動的心情。
“多謝殿下?!?p> 虬首仙接過七星劍,此時看待李智云的眼神親熱了許多。
那是親人之間的眼神。
此前有敬佩,有仰慕,卻無親近感。
李智云眼見虬首仙神情變化,暗忖:莫非《青蓮劍典》還有什么了不得的出處?
“恭喜霸霸《青蓮劍典》分享成功,獎勵吞噬法則10。”
“恭喜霸霸七星劍分享成功,獎勵《太極陣圖》?!?p> 太極陣?
萬仙陣之一!
李智云瞳孔微縮,萬仙陣,能驚動鴻均道祖的大型陣法。
萬仙陣由太極陣、兩儀陣與四相陣夠成,如今三陣已得其一,這一波操作,賺大了!
什么七星劍、《青蓮劍典》的,最多也就是提升個人戰(zhàn)力。
而萬仙陣是團戰(zhàn)集大成之作,是通天教主的心血,脫胎于誅仙劍陣。
上古四大殺陣:一為周天星斗大陣,二為混元洛河大陣,三為都天神煞大陣,四為誅仙劍陣。
這些殺陣都是可以屠圣的存在!
封神量劫中,通天教主失了誅仙劍陣后,憑萬仙陣獨戰(zhàn)四大圣人,外加三教高手無數(shù)。
萬仙陣的可怕之處可見一斑。
這時太子插話道:“二叔,您還未給我們講講您和父王的事呢?”
虬首仙哈哈笑道:“二叔這一高興,差點把這茬兒忘了?!?p> 微微一頓,又道:“六年前,西方教,也就是佛門,見你父王樂善好施品行端正,欲度你父王入佛門賜金剛羅漢果位。
西方教派文殊菩薩下界,當(dāng)時文殊菩薩化為凡僧,欲強度你父王。你父王自是不肯,又不識菩薩真身,惱怒之下將其推入河中三日。
西方教受此大辱,在烏雞國降下三年大旱,以懲戒你父王的無禮。
原本物華豐茂國泰民安的烏雞國,自此民不聊生饑寒交迫死傷無數(shù)。
三年前文殊菩薩命我下界,將你父王推入井中,以報當(dāng)年三日之仇。
我與你父王便商議,由我將你父王推入井中封印,暫代國王之位。待取經(jīng)人到來,由取經(jīng)人救出你父王,屆時再度你父王入佛門。
可惜佛門千算萬算,沒算到殿下到來,只怕佛門一番謀劃,又將付諸東流。”
“阿彌陀佛!”唐僧聽完虬首仙的話,神色驚變,問道:“上仙是修道之人,佛道本一家,豈可憑白污了佛門清譽?”
在唐僧的眼中,佛門慈悲為懷,豈會為了一己私怨而罔顧天下蒼生?
何況還是一位菩薩,一位以智慧著稱功德無量的菩薩,佛門四大菩薩之一!
虬首仙有些憐憫地看了一眼唐僧,什么話也沒說。
事實勝于雄辯,你不信,不過是執(zhí)念作祟。
難不成我堂堂一準圣,還合起伙來欺騙你一凡僧?
就算你前世金禪子的位格也不夠!
如今他已脫離佛門,成了楚王隨侍,還會在意一個佛門弟子的看法?
唐僧見虬首仙不答理他,轉(zhuǎn)首看向李智云,眼中頗有懇求之色。
他希望這位深明大義無所不能的楚王能戳穿對方的謊言。
李智云微微一嘆,道:“佛門理念是對的,錯的只是佛門中某些人?!?p> “阿彌陀佛!”
唐僧面色瞬間蒼白,迂腐不等于愚蠢,李智云如此明顯的暗示,他豈能不明白。
“阿彌陀佛!”
唐僧再次宣了一聲佛號,為那枉死的寃魂,也為自己崩潰的信仰。
說罷,往門外行去。
步履蹣跚,背影蕭瑟。
李智云一個閃身,攔下了唐僧,問道:“法師,意欲何往?”
“回大唐!真經(jīng),不取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