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引海水灌鹽田
“這位夫人?!?p> 一位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男子打斷陳曉卿道:
“夫人有所不知,夏天有雨水,冬天有風(fēng)雪,您說的把鹽池子放在那晾曬,不是什么季節(jié)都行得通的,你馬上要曬好了,來一場雨就沒了,我們這些人,等著每日的收成拿工錢的,現(xiàn)在這么做,雖然累點,慢點,柴禾錢也貴,但是穩(wěn)定啊,一天一人能出五十斤,掙得錢能回家吃飽肚子?!?p> “對啊,東家可不管那些,曬好的鹵子最后一步最重要,就好比種莊稼到了秋收的時候,趕上大雨就全完了,前面的工都白費了?!?p> 幾個工人有些不忿的看著曉卿,哪兒來的大小姐在這瞎指揮,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去看戲唄,非來這里指指點點,瞎搗亂。
曉卿不慌不忙,給幾位老師傅施了個禮,簡單明了的指出,
“現(xiàn)在鹽場本就在曬鹵,同樣都是把水分蒸掉很多之后才開始煎煮。如果省略最后的步驟,就只曬,用多一點點的時間,但是曬鹵池遠遠多于煎煮池,如果是怕突然下雨,影響最后一步,可以做成活動的鹽池,用木板做成長三米,寬一米半的淺盤,大小一樣,摞起來底部可以卡在下一個淺盤的開口處,十個盤子一摞,上面加個蓋子。晴天曬,陰天收?!?p> 錢江若有所思,可幾個老師傅不樂意了:
“錢公子,俺們現(xiàn)在這樣挺好,不用改,改來改去也不知能改個啥名堂?!?p> “呃……”
錢江有些尷尬,問道:
“夫人這只說了其一,之前您說的,這個工人挑水也是需要改良的,可有什么好辦法?”
“這也是我這幾天在考慮的,因為我空有理論,沒有實踐,說出來怕你們笑話?!?p> 曉卿這話一說出來,頓時引得幾個老師傅哄笑,算這女娃知趣兒,也知道自己說話招人笑。
可這女娃卻突然蹲在地上畫起圖來。
“幾位老師傅常年在海水里泡著,腿腳都不太好了吧?除了皮膚瘙癢潰爛,是不是骨頭也疼,到了陰雨天尤其疼?”
“俺們吃這碗飯的,可不都這樣,別說腿腳不好,胳膊,肩膀都疼。但是我們鹽工不用參軍,至少能跟家人在一起,苦是苦點,可命保住了,這點苦算不得什么?!?p> 鹽場的人,夏天還好,日曬雨淋風(fēng)吹,到了寒冬臘月,簡直是生不如死,冰天雪地的日子踩著冰塊提水,一不小心,連人帶桶一起摔進去,濕透了的衣裳,西北風(fēng)一吹,能立馬結(jié)冰。
但是因為要吃飯,所以也只在過年的那個月能歇一下,剩下的時間都要做工。
“我這些天沿著海岸走了很長的路,往東邊二十里,那邊沙灘就沒了,是一片礁石,礁石距離海面只有不到十米的距離,礁石連成很大的一片平地,如果我有辦法把水引到礁石之上,直接把懸崖上做成新鹽場,這樣工人不用再在水中蹚來蹚去,巖石地表也更適合曬鹽,只要把地面清理干凈,用粘土做成圍欄,就變成一塊塊的鹽田?!?p> “夫人說笑了,咋可能把水擔(dān)到那么高的地方,那不是要累死了?”
幾個老工人不耐極了,這女人是不是跑來耍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