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修行達到“六品巔峰”,就會練成“領域”。
所謂領域,乃是以自身強大真氣,影響外界的手段。
護體氣勁延伸至外界三尺之外,形成“三尺氣墻”,就是“領域”的雛形。
再進一步,在“三尺氣墻”內(nèi),融入自身武道特點,將極致的外門功法,融入三尺氣墻之內(nèi),化防御為攻擊,那就是“領域”。
張三豐的領域,融入自身“太極拳”的精髓,三尺之內(nèi),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形氣勁”,好像磨盤組成的絞肉機。
林立的領域,融入自身“玄陰劍指”,來往交錯的陰寒劍氣,好像刺猬。
每個人對于武道的理解不同,形成的“領域”也不盡相同,頗具個人特點。
說到底,“領域”其實就是武者內(nèi)功與外功的完美結(jié)合,影響外界環(huán)境的表像。
“領域”雖然強大,但也有其限制。
首先,“領域”的覆蓋范圍受真氣渾厚程度決定,強如張三豐和林立,也很難將“領域”延伸至三尺之外。
其次,領域的殺傷力并不算強,對付普通人,或許能夠碾壓,但是對上武林高手,最多也就起到輔助作用。
最后,領域極為損耗真氣,很難維持長久,通常也就幾個呼吸時間,就能耗干修為,所以領域的實戰(zhàn)作用極其有限。
林立和張三豐決定一戰(zhàn),率先釋放領域,卻不是為了交鋒,而是讓彼此知曉自身武道特點。
“老道我自創(chuàng)太極拳,獨創(chuàng)內(nèi)家拳一脈,身心內(nèi)外,內(nèi)功外功的特點就在一個『圓』字!”張三豐當著所有人面,坦誠自己武道特點。
“小僧自創(chuàng)『玄陰劍指』和『九陽開碑手』,以陰陽互轉(zhuǎn),冷熱交替,產(chǎn)生巨大殺傷力,武功各走極端,與張真人追求混元一體的太極相反,小僧追求乃是陰陽大道!”
林立隨即將『玄陰劍域』轉(zhuǎn)為『九陽烈域』,勁走極端,陰陽互轉(zhuǎn),頗有乾坤倒懸的意味。
張三豐和林立的領域終于重疊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抵消,同時將自身對于武道的理解,全部展現(xiàn)在對方面前。
兩人一戰(zhàn),除了要爭一個天下第一外,還有相互證道的意思。
林立緩緩伸出右掌,炙熱的掌力讓空氣都產(chǎn)生扭曲,張三豐只感覺一陣熱浪撲面,好像對面是一個大火爐。
這一掌乃是『九陽開碑手』的精髓所在,至剛至陽的掌力,凝練到極致,看似緩慢,實則恐怖的熱力已經(jīng)封鎖對手所有逃避路線。
觀戰(zhàn)的寶樹和尚,看到林立這緩慢的一掌,心里不由一陣苦澀。
他精修『龍象般若功』和『大力金剛掌』,鉆研剛猛掌力。
但是看到林立這一掌才明白,何為天下至剛至猛的掌法。
這超越速度,超越招式的一掌,其實已經(jīng)達到掌勁變化的極致,看似平平無奇的一掌之中,掌勁環(huán)環(huán)相扣,各走極端,后勁十足。
正所謂至剛無敵,其慢也剛!
寶樹和尚相信,就算當年的北俠郭靖復生,打出的『降龍十八掌』,也不過如此!
另一邊的張三豐,面對林立這至剛之掌,只是懷抱太極,全身氣勁內(nèi)斂到丹田,全身氣血好似活過來一般,全部朝下丹田而去,內(nèi)斂成球。
當這個球被內(nèi)斂到極致,猛然爆發(fā)時,那股巨大的沖擊力,化作一股不下于林立『九陽開碑手』的力量。
這股力量就是張三豐所創(chuàng)『內(nèi)家拳』的精髓。
抱丹坐胯,內(nèi)斂成圓!
兩股強大的力量相沖擊,產(chǎn)生爆炸性的氣浪,形成一股風暴,處于風暴中間的林立和張三豐,被巨大力量掀飛,各自飄飛而去,泄去這股爆炸力。
兩人交手之地,憑空出現(xiàn)一個三尺寬的大坑,好像被炮彈轟擊過一樣。
“張真人這招『抱丹坐胯』,將全身氣勁內(nèi)斂爆發(fā),果然厲害!”
林立站穩(wěn)身子,上半身的衣袍炸飛,露出精壯的肌肉!
“大師這招『九陽開碑手』,論剛猛也不在當年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之下!”
兩人交手一招,對各自武功底細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張三豐的內(nèi)家拳,追求肉身的極致,鍛煉全身氣血,將肉身潛能開發(fā)到極限,強大的體魄,如汞般的氣血,渾厚的真氣,三者合一,造就超越六品極限的破壞力。
林立的『九陽開碑手』,追求的是真氣極致的破壞力,完全放棄真氣養(yǎng)生的功能,專注于至剛至猛的破壞力,將真氣的性質(zhì)變化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兩人都是“六品巔峰”的高手,形成各自的“領域”,無論外功還是內(nèi)功,都達到了極致,但是都無法突破七品境界,而走上不一樣的突破之路。
張三豐的突破之路,在于氣血,其內(nèi)家拳探索肉身的極致,成就一副金剛不壞之體。
內(nèi)家拳的金剛不壞,并不是塑造不壞金身,而是對身體掌控入微,時刻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圓滿的狀態(tài),而成就不壞不漏的境界。『不壞』并不是不會損壞,也不是堅若金剛,斧劈刀砍而不傷。
而是一旦身體有了損傷,不論多么細微,都能察覺到,從而想辦法去修復和彌補,讓自己的身體時刻保持圓滿和巔峰的狀態(tài)。
張三豐之所以返老還童,就是因為他將肉身調(diào)養(yǎng)至最巔峰狀態(tài),不下于二十多歲,體能最巔峰之時。
甚至他的牙齒都已經(jīng)換過一遍,若是張三豐張開嘴,就會露出一口潔白如珍珠的小細牙。
體能巔峰,真氣圓滿,精神修為莫測,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意志堅定,現(xiàn)在的張三豐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武者,沒有絲毫短板,哪怕五絕重生,也未必能勝的過他!
與張三豐追求完美,面面俱到相比,林立則走上另一條路,那就是探索真氣變化的極致之路。
林立和張三豐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前路并未斷絕,他不需要開辟探索『內(nèi)家拳』,以期突破之路。
他的路很明確,他的路并不在『倚天世界』,而是『大周世界』。
張三豐不知道六品之后的境界,但是林立知道。
這也是他唯一優(yōu)勝于張三豐的地方。
林立的背后,是一個傳承萬年的武道世界,一到九品的武道之路清晰可見。
而唯一的關鍵就是『內(nèi)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