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隆興劍俠圖

第六十九章 關河失據(jù)帝業(yè)虛

隆興劍俠圖 劉震欣 1500 2021-05-15 04:08:25

  不知是九陽神鼎真有奇效,還是蕭玉冠天賦過人,練功得法,幾日之間進境頗速。這一日他給師父演練完畢,自覺形意兼?zhèn)?,神清氣爽,料想師父必有贊語,卻不料蔣精忠面沉似水,只是微微頷首,也不多言,簡單交待繼續(xù)練習,就轉身離去。

  蕭玉冠甚感惶恐,以為是自己雖有進步,但程度有限,辜負師父所期。至當日稍晚,才知蔣精忠憂慮,是別有原因。

  宋金形勢,急轉直下:吳璘在陜西撤軍了。

  聞聽此訊,蔣精忠仰天長嘆:“關河失據(jù)帝業(yè)虛!”

  吳璘主持的西線戰(zhàn)爭,起于前年九月,延綿至今。

  彼年是紹興三十一年,七月間,金主完顏亮在遷都南京開封之后,統(tǒng)籌部署兵力,要舉國侵宋,混一天下。皇帝趙構得訊,拜吳璘為四川宣撫使,經略西北。

  金國西路元帥徒單合喜,統(tǒng)帥兵馬三萬,自鳳翔經大散關入川。九月初五,金軍攻取大散關,之后派騎兵進攻黃牛堡。

  軍情如火,吳璘乃帶病出征,乘做肩輿,由興州北上殺金坪,駐扎于青野原,增調四川腹地各軍分道前進,各自授以方略。其中,高松領軍救援黃牛堡,彭青所部,則趁夜于寶雞渭河襲破金軍的橋頭營寨,隨后收復隴州。又有劉海收復秦州,令守將蕭濟歸降,而曹?則收復洮州。

  至當年十月,吳璘派第五子吳挺及統(tǒng)制向起,于德順軍治平砦擊破金軍。

  十一月,吳璘病情加重,自仙人原退回興州,命興元都統(tǒng)制姚仲節(jié)制諸軍。總領王之望五次派人馳馬致信于朝廷,備言吳璘多病,為防不測,請調其侄、湖BJ西制置使吳拱前來四川,以協(xié)助西軍作戰(zhàn),但朝廷均未答復。不得已,吳璘又于同月,扶疾再登仙人原,繼續(xù)指揮作戰(zhàn)。

  十二月初五,完顏亮身死,金軍北撤,宋廷命吳璘率軍反攻,收復所失州縣。吳璘旋即派部將收復水洛城,并攻克治平砦。

  至次年,紹興三十二年正月,吳璘指揮部將,發(fā)動西線攻勢。其中,姚仲率步騎六千余人,出秦亭取鞏州;王彥屯駐于商州、虢州、陜州、華州;惠逢攻取熙河路。

  金軍據(jù)守大散關,與宋軍對峙。姚仲圍攻鞏縣三晝夜,未能克復,乃退守甘谷城,轉攻德順軍,因金軍據(jù)城堅守,四十余日,久攻不克。吳璘乃命知夔州李師顏接替姚仲,與吳挺共同節(jié)制諸軍攻城。

  金國主帥徒單合喜遣軍增援,吳璘命吳挺率軍阻擊,與金軍相遇于瓦亭。宋軍冒矢石進擊,金軍被迫棄馬步戰(zhàn)。宋軍乘機多路突擊,將其擊退,生擒千戶耶律九斤等百余人。

  此時,吳璘及其部將相繼克復鎮(zhèn)戎軍、大散關、環(huán)州等地。

  三月初五,吳璘親自率兵到達德順軍城下,守城金軍聽到城下宋軍歡呼“相公來”,既驚且嘆。他們原本居高臨下,可以往城下射箭,雖然未必能中,亦可遏敵士氣,但敬畏吳璘,皆引弓不發(fā)。

  吳璘視察各屯駐軍,整肅軍紀,違令即斬。有鑒于城堅難攻,他預先修治黃河戰(zhàn)地,派軍占據(jù)有利地形。

  隨后,吳璘派數(shù)百騎兵挑戰(zhàn)誘敵,戰(zhàn)鼓聲中,金國兵士傾城而出。宋軍據(jù)防地以反擊,奮勇沖殺,各個以一當十。雙方激戰(zhàn)至日暮,戰(zhàn)事膠著,吳璘大呼“某戰(zhàn)將不力”,士兵聞之,更加奮力搏殺,金軍守不住陣腳,于是大敗,退回城中固守。

  次日黎明,宋軍再次邀戰(zhàn),金軍固守,不敢出城。至當日夜間,風雪交加,金軍棄城而去。宋軍下此堅城,用時僅只八日。吳璘率軍入城后,安撫百姓,市不改肆,城內父老,圍馬迎拜,不絕于道。之后,吳璘留副將張舜中守城,自己率軍返還河池。

  期間,自閏二月姚仲收復原州至五月間,原州始終遭受金軍圍攻,戰(zhàn)事頗不樂觀,吳璘親自奔赴鳳翔巡視。宋軍諸將雖然奮力拼殺,但不能退敵,金軍則不退反進,且增兵至七萬人。五月,姚仲率軍與金軍激戰(zhàn)于原州之北嶺,一敗涂地,損失將領三十多員。

  吳璘派兵收復熙州之后,于六月間前往大幽嶺,奪姚仲兵權,命李師顏代其掌兵。同月,皇帝趙昚即位,賜信褒獎吳璘,令他兼任陜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

  吳璘,字唐卿,德順軍隴干縣人,生于道君皇帝崇寧元年,時為六十周歲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