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子孫不離武功最高,年紀又輕,但性格較為沉穩(wěn),不喜多言。他坐在蕭玉冠的右首,瞄準桌上的那一大盆冬瓜火腿湯,不時給三位師兄弟和自己舀上一勺。
這火腿在當時非比尋常,乃是當朝名將宗澤元帥所創(chuàng)制。只用普通整只的豬腳,腌制之后以松枝生火,慢慢熏就,然后掛在通風之處晾著,讓滴油析出來,味道就都存到肉里。宗元帥制這火腿,是為軍旅之用,只想便于攜帶而又能長久保存,卻不想竟成人間美味。只是好的火腿制作極為費時,而且如同美酒,越陳越香,第一等的腿子,要五年以上的功夫,才能制好。
孫不離在想:卻不知道當前桌上這一份冬瓜火腿湯里的火腿,是多少年制成的,更不知道多少年以后,自己的武功可以有所成就。
三弟子梁峰年紀最大,想的也多,他身形壯碩,食量極大,是以頻頻吃肉。
他面前放的,是一大海碗紅燒東坡肉。這肉乃是當朝早些年間,蘇東坡大學士所創(chuàng)制。蘇學士蟄居湖北黃州之時,自得田園之樂,不忍看民生艱苦,乃教當?shù)鼐用癜逊适輮A雜,價格賤如泥土的五花豬肉,制成了一道美味,便是東坡肉。蘇學士專門作詩一首,叫《食豬肉》,道出這道菜品的做法訣竅:“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p> 孫不離想的是:大師兄拜入神拳門,將來勢必不能再接掌九華掌門,而無論是誰,要坐上這九華派的掌門之位,是萬萬急不得的,急也無用,正如燒制東坡肉的訣竅,全在一個慢字。
四弟子,現(xiàn)任小師弟,蕭長亭次子蕭劍冠,卻沒有多想,他只是覺得兄長一走,以后父親督促自己練武的強度,要增加不知凡幾,千斤重擔都要壓到自己一個人的身上,因此他酒喝得最多,并且詩興大發(fā),作了一首詩,送別兄長:
且憶少年游,
江南萬里秋。
不知江渚上,
何處覓漁舟。
蕭玉冠想的卻和別人都不同。他原來很有離愁,但已經(jīng)思想了很多天,想通了。此刻他只覺得父親讓他離開九華派,加入神拳門下,是對自己的莫大期許,是要讓他將來成為一代大俠。自古俠之大者,莫不是曾經(jīng)闖蕩江湖,未曾固守一派。他想的是:
從此以后,海闊憑魚躍,江湖任我行。
他也想寫一首詩,做一首詞,卻一時卡住了,想了又想,只想起了半句,以此邀諸位師弟共飲同醉:
勸君更盡一杯酒,
醒來仍是夢中人。
幾杯酒下肚,大家就開始聊得不著邊際。
梁峰道:“大師兄,最了解你的人是我。我知道你去神拳門學武,有些舍不得。倒不是說舍不得我們幾位師弟,而是舍不得師娘門下的大師姐,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蕭玉冠道:“絕無此事?!?p> 孫不離道:“梁師弟,你說的不對。大師兄確實和大師姐交往多一些,但是你沒有注意到的是,他的眼睛,總是在小師妹身上。他和大師姐說話,其實是想接近小師妹?!?p> 蕭玉冠道:“沒影的事?!?p> 蕭劍冠道:“二位師兄此言差矣。要說最了解我大哥的,當然還是我這個做兄弟的。要說我大哥對大師姐和小師妹有點好感,那是肯定的,但頂多也就是傾慕的程度,和你們二位師兄程度相當,遠遠談不到依依不舍,天涯思君。我已經(jīng)和蓉城鎮(zhèn)那里來的幾個外圍師弟們打聽了,神拳門雖然不收女弟子,但是蔣大門主的千金大小姐,年紀和我大哥正好相當。這里面的事情,我父母早都給我大哥安排好了。大哥,父親或母親跟你說這事兒沒有?”
蕭玉冠道:“哪有這事?!?p> 梁峰道:“這種事情,當然不能直接說。師父師娘兩位老人家深謀遠慮,蔣大門主心照不宣,要不這么短的時間就敲定讓大師兄做入室弟子呢?你們看我,苦練這么多年,才蒙師父他老人家恩準,得以進入門下?!?p> 孫不離道:“梁師弟這么說倒是靠譜,不過我聽說神拳門的大小姐蔣紅袖,是在黃山之上和伴霞師太學武,也不在神拳門啊?!?p> 蕭玉冠道:“不錯,我也聽說是這樣的。”
蕭劍冠道:“你們看,我父母和大哥說了不是?”
當晚,師兄弟諸人皆醉。
而次日酒醒,太陽依舊升起,武功照常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