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修小學
像網絡上的無塵車間,更是用不上,別說用手一擦就有灰,哪怕是大泥地里也照樣沒問題。
這邊三家公司緊張的忙碌著,而在網絡上,他們也在遭受著網友們的鞭策,不停的催促他們開始生產。
這種情況源于他們的急不可耐,在合作敲定下來后,他們實在是沒有忍住。
在各自官方平臺上公布了這個消息。
結果自然是引起了轟動,畢竟終端的名字已經被網友廣泛的傳播了出去。
可畢竟是僧多粥少,能夠擁有終端的目前只有兩萬人。
對它感興趣的網友只能看著網絡上的視頻過眼癮。
這下子可好,三家公司的消息一經放出,馬上便受到了廣泛關注。
第一時間送到的就是催產要求。
網友強烈要求馬上投入生產,必須立刻上線。
每天數不清的留言在催促著他們。
這種感覺是以前沒有享受過的,他們之前的產品生產出來,都是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請求推廣,花費錢財打廣告。
而這一次廠房都還沒建好,就有人等著要買了,實在是讓他們感覺驚喜異常。
但是,事情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每當他們要收購某一種金屬時,便會有某家企業(yè)同時進行購入,而且出價還要比他們高。
這樣下來,三人的收購進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這種情況也很快被他們發(fā)現。
信息社會沒有所謂的絕對秘密,很快,他們便通過對收購企業(yè)的分析有所發(fā)現。
這些公司背后所站立的毫無疑問就是業(yè)界內有名的巨頭。
做電腦的,做手機的,只要是終端涉及到的行業(yè),都可以看到該行業(yè)巨頭的身影。
在這個法治社會,他們也只能進行這些常規(guī)的商業(yè)手段,來拖慢終端的上市日期。
而且明知無法抵擋,最近各種平臺也是推出了各種優(yōu)惠活動。
像什么大額優(yōu)惠券,團購新機之類的數不勝數。
明顯是這些廠商在清理庫存,回籠資金。
三人估計他們也是怕終端上市,他們的產品就賣不動了。
不過,大勢所趨可不是這些小動作就能阻擋的。
創(chuàng)生他們三家公司需要的材料也不多,只不過種類比較多而已。
既然附近市場都被人收購干凈,那就干脆全國范圍內買入。
金屬市場這么龐大的市場,就憑這幾個巨頭還是有些不夠看,加在一起也吃不下去,就算哪怕勉強吃掉份額,又能維持幾天?
不過是他們想要爭取些時間,賣賣貨底子而已。
…
時間飛逝,轉眼間就過去了一個禮拜。
在今天,一個偏僻的小鄉(xiāng)村中,駛來了一個車隊。
十多輛卡車在灰塵中行駛到了離村莊足足有五公里的學校中。
此時的學校里的學生已經被放了一個禮拜的假。
起初學生們還都不愿意放假,但聽說是來修繕學校的,便紛紛開心的回家等待。
此時,小學校長正在校門口等待著車隊的到來。
他早已經望眼欲穿,在前幾天接到電話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電話里詳盡說明了車隊前來的時間,和所做的事情。
那就是修學校,以及讓學校通網。
這下子小學校長可高興壞了。
他原本就是這間學校走出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便回到了這里教學。
沒什么崇高的理想,他只希望在這里,孩子能夠有學上。
而不是像他那時一樣,老師沒幾天就跑了,想學都沒人教。
就這樣,眨眼間過了二十年。
在他的手下走出了上百位學生,但真正能上大學的寥寥無幾。
沒辦法,這里太窮了,男同學只要年齡到達十四五歲,那在父母眼里便已經是一個勞動力了,就需要開始干活。
而有些走出去的年輕人更是從此就渺無音信。
畢竟誰也不愿再回到這個地方。
而現在這些小孩的父母也大部分出外打工,很長時間才會回來一趟。
這些孩子的成長便相當于全交到了他手中。
哪個不想上學了,他便登門拜訪。
哪個家里有困難了,他也會想辦法進行幫助。
孩子們的父母也對他很感激,但能有所成就的人畢竟是少數,很遺憾,這個村中并沒有。
所以,情況也一直維持成這個樣子。
這么多年下來,像今天能來這么一批人,還是第一次。
校長很高興,他特別早早起床,梳洗了一番,換上新衣服,等待在校門口。
學校的豎牌匾也被他用手擦的干干凈凈。
漸漸的,視線遠處出現了一道煙塵。
校長馬上精神起來,站在門口石頭上仔細看著遠方。
距離越來越近,他已經能看出車隊的車了,十多輛東風大卡車,型號校長根本認不出來。
他只有上學時才看過幾次,自畢業(yè)以后,連車都很少見過。
車隊很快行駛到學校門口。
學校里根本就裝不下那么多卡車,面積實在有限。
車隊直接在學校門口拍成一列停下來,車門打開。
一個中年男人跳了下來,幾步就走到校長面前。
“您就是這所小學的校長吧?昨天我們還通過電話?!敝心昴腥碎_口說道。
“對對對,是我,幸苦了吧這一路,來,進屋喝點水。”校長熱情的說道。
“好?!敝心昴腥说故钱惓5乃?。
他一口答應下來,隨后便招呼其余的人下車。
這幫人便是李果所制作的智能系統(tǒng)挑選的施工隊,為人非常不錯,干活都很賣力。
但是,在施工這個行業(yè)中,越是想他們這樣的好人,越是難賺到錢。
這個中年男子便是他們這隊伍的領頭人。
早年間干過幾個工程,掙到了錢,同鄉(xiāng)的親戚朋友便開始跟著他,這么多年下來也形成了這個三十多人的隊伍。
前幾年還行,但最近越發(fā)的難以接到活了。
大的工程沒有門路,根本想都別想,小的活掙的也少。
有過壞賬,也有過被人趕走的經歷。
但這么長時間下來,這些人倒是關系身后,沒活干的話,便各自打工,跑長途,接到活便湊到一起接著干。
就在前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