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與李慶,率軍繞過朱棣主力,直奔北京城。探子來報,城中只有不到一萬守軍,只有朱高熾在守城。
宋忠:“天助我也,看來用不了多久,便能攻下此城”。李慶看著他如同傻子
此時在心中琢磨著什么,“不可輕敵??!咱們不要主動率軍攻城,得想辦法引他們出來,然后分而矯之,在功入城中!”
“你太過慮了,一萬守軍,難道能守得住咱們50萬大軍?”
“那可不一定,北京城異常堅固,況且這原來是元大都,防守完備,守城器械俱全,而那朱高熾并非元朝的順帝呀!”
“哦?你這樣說并無道理。”宋忠,也是洪武朝唯一一個留下來的武將,經驗也是十分充足,聽到李慶的講解,也不由對這個年輕人有一些佩服之情。
而這邊,劉芒與昨夜闖入了世子朱高熾的寢宮,在侍衛(wèi)的阻攔之下,差點掉了腦袋的風險之下,和世子談了一夜。
昨夜朱高熾雖然沒有睡好,但是他覺得自己身邊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謀士。
昨夜劉芒建議我們應該守城不出,堅守到燕王朱棣回來,且不用擔心城墻會不會被攻破。
北京城,城墻高,城防險,只要守住門口,那50萬大軍就是白花花的饅頭,能坑幾個是幾個。
此言一出,深得朱高熾的親睞,因為他自己就是這么想的,他覺得自己沒錯??。
但是到了第二天,情況顯然有些不對,宋忠所率領的50萬大軍絲毫沒有進攻的意向。
而且他們就駐扎在城外,吃喝拉撒,就好像平常過日子一般,絲毫感覺不到壓迫。
此時,楊士奇將這件事稟報了世子朱高熾。
朱高熾也是不解,便看向了身邊的劉芒。
劉芒知道世子是什么意思,轉身李蔚說道:“你去派幾個探子探查一下對方是什么意思?!?p> “好!”
這不對呀!此時的宋忠應該整頓以后立刻攻城啊!這不符合歷史!
宋忠雖然是洪武朝留下來的武將,但是此人善于防守,所以才被留了下來,直到此戰(zhàn),朱允文讓他攻城,它才兵敗。
但是此時的狀況顯然不符合歷史,自己也沒有做什么呀?難道是讀到了假歷史?
只能靜待探子來報了!
“他們不攻,我們也不紅,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啊?”宋忠對李慶說的。
“他們不攻打咱們,說明他們并不是愚蠢之輩,但是我們不攻打他,也證明我們不是愚蠢背。”
“那咱們總不能干等著吧!”
“他們城中糧草有限,大物糧草都被朱棣拿去南下了,所以我們一是要等待他們城中糧草消耗,而是我們要等待朱棣的回來”
“朱棣?他會回來?”突然宋忠,回過神來了“對??!北京市他老巢,他必然回來救援??!”
李慶很詫異,為什么,太祖皇帝會給建文皇帝留下這樣的人?這哪里是什么身經百戰(zhàn)經驗充足?要真是打起來,等他反應過來,是不是早就打完了?
李慶很無語??
--------
“報!”
探子回來了,李蔚,將探子的探查結果報給了朱高熾和劉芒。
“南軍的主將是宋忠,副將叫李慶,而在外駐扎軍隊不進攻城池的主意是那個叫李慶的人出的”
“李慶?我怎么從未聽過這個人?”朱高熾十分疑惑。
不止朱高熾疑惑,劉芒也十分疑惑。
李慶?這是什么人物?我學習歷史的時候好像沒有他,好像壓根就沒這一號人物,他是從什么地方冒出來的?
劉芒對朱高熾說道:“我建議繼續(xù)派探子,好好查一查這個李慶的底線”
“也好,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朱高熾擔心此人的出現(xiàn)會不會打亂他的計劃,“李蔚!這件事就交你去辦了,一定要把這個人查個底朝天!”
“是!”李蔚立刻下去辦了。
劉芒開始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