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虛行:
阿姨爬回來了。。。來給張大爺回信遲來的祝福,祝張大爺中秋國慶快樂,雙節(jié)快樂哇,張大爺吃月餅了沒,聽曲子了唄,喝小茶了嗎
先扯點閑的,我們學校國慶就放了兩天假,回來星期六星期天再把放的星期四五的課補上口。
XZ后還封著校,我硬是請了兩天假回家(拍桌)。這幾天一直在忙著入黨的事情,整來整去,也算是推上了入黨積極分子了。終于不再這么忙,抽出空來找張大爺嘮嗑啦。
正題開始。問我有沒有聽的很多的樂器,我聽的雜,不愿意一直聽一種樂器,所以沒有一直在聽的樂器,幾乎每段時間都變變。
有時候我聽音樂也是這毛病,如果剛淘到一首喜歡的新歌,我不會循環(huán)播放,怕自己聽多發(fā)膩甚至討厭它了,
所以聽一兩遍就換下首,等隔段時間再返回去聽。這樣每次聽那首歌的愉悅心情就能夠一直保持了。
文藝倒不至于,就是有時候?qū)懙竭@種景色就忍不住端正一些了,下意識覺得必須這種文風才能配上這景。
覺得有時候追求文風美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引起讀者共情,讀者才能真正沉浸進去,理解作者所表達的。
讀書就像旅游,當作者像畫卷一樣把自己書中內(nèi)容展開時,你才能被吸引并且留下。當然佩服汪曾祺老先生,純純的白話,讀起來照樣呲溜呲溜像吃辣椒一樣,爽!
既然說起文字那就說完唄,文藝范喜歡葛亮那種文風,《北鳶》《戲年》那種古樸感的文風愛了。
方言范(我自己起的就是作家語言地方特征特明顯,像老舍)喜歡劉震云,《一句頂萬句》妥妥的,一字一句看著“糙”,其實是按著分寸拿捏,每個人能刻進心里,噗噗噗,生活簡單復雜看自己啦。
之前看過《大魚》里面父親的經(jīng)歷并不容易,但是向自己孩子講述時就成了一場充斥著巨人、女巫、狼人的童話冒險了咋開心咋來,不開心的事就踢一邊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容我驕傲會,姐姐這倆字所著舒服!再多來幾聲,哈哈哈哈哈哈下面是XZ的回憶啦~
XZ是和我媽去的,就我們兩個。剛開始去的時候其實只是想看看中原見不到的高原景,誰知道被景震撼到同時也被他們的信仰所震撼。
第一站是大昭寺吧,里面有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的佛像,導游說有的人能見到,有的人見不到,看見的人一輩子幸福平安。
也不知道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哈哈哈,反正我是看到了。大昭寺前好多跪拜的人,真的是人手一張墊子,按朝拜姿勢一遍又一遍跪拜,說是每個XZ人一生中要做多少個(具體忘了,反正是很多),這輩子才算圓滿。
因此不少XZ人從各地出發(fā),一路跪拜,直到大昭寺前面。有的人半途不幸去世,就讓同行的人帶走自己
身體一部分,比如一顆牙齒,接替自己走下去,等同行人到達大昭寺前,就把自己那顆牙齒放到前面柱子上,全是圓滿了。
你到時候去大昭寺時候可以在柱子,上找找,我是沒有仔細看,但是導游說柱子上滿是牙齒。
還有小孩子也是一路跪拜,親眼見到一位5.6歲的小女孩,跟著自己母親在后面,一起磕頭,一-路朝圣。
這種信仰虔誠又直白,這種信仰壓根沒有逼迫XZ人做什么做什么,但是XZ人就把它刻在靈魂上,像吃飯一樣正常。
然后布達拉宮是要肯定要打卡的。里面是班禪住的地方,類似“皇宮”(性質(zhì)不大一樣,僅僅類似哈)。六世班禪倉央嘉措你應該知道,就是寫“你在或者不在”的那位。
XZ這邊好像無法用科學解釋,所有所有一切都充滿了玄乎神圣。
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