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竹外梅橫一兩枝

21 準(zhǔn)備

竹外梅橫一兩枝 薰衣草草包 3111 2021-02-26 23:33:48

  市場里面比外面看著大多了。

  除了小小的門店,另一側(cè)是一片更大的庫房。

  庫房周圍不止人多,車也多,還有上稱的,搬東西的……寬敞的路上全都是人和車。

  兩個孩子誤入倉庫群里,很快就被人推擠出來。

  嚴(yán)青梔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她在后世已經(jīng)開始網(wǎng)購了,雖然網(wǎng)購收貨周期長,但確實對懶人和想要找些奇貨的人來說,是個方便至極的選擇。

  可惜那些跟他們都沒多大關(guān)系了。

  這樣的事情說不定以后還會發(fā)生。

  嚴(yán)青梔扯著自己弟弟,背著筐在行人之間穿行,又是打聽又是詢問,找了好一會兒才找到自己需要的店鋪。

  撩開厚重的門簾,邁過了高高的門檻,姐弟二人進(jìn)入店鋪之中。

  這里地面鋪的是臨城白石,顯得屋里大不說,還亮堂。

  高高的柜臺擺在那里,后面的貨架上擺了不少的東西,他們進(jìn)門的時候,一個身量不高,但有些壯碩,長相憨厚的老板正在那噼里啪啦的算賬,還有一個年輕婦人,穿著藍(lán)底碎花的棉袍,外面套了個粗布圍裙,正在那里招呼客人。

  老板一見進(jìn)門的是兩個孩子,不免都有些輕視。

  換做靦腆的人,還未必好開口,但姐弟倆沒長那個神經(jīng),再加上正趕時間,直接開門見山,說自己是準(zhǔn)備做貨郎生意的,帶了足夠的銀錢過來上貨,要看看這里的東西。

  那年輕的婦人沒有空出手來,不過那算賬的老板倒是打量了兩人一翻,詢問他們想要買些什么。

  這里的規(guī)矩不小,昨天嚴(yán)青梔也聽眾人說了很多,注意著沒犯忌諱,因此也沒有引起老板的不適和懷疑。

  小小年紀(jì)的貨郎老板也見過,雖然大多扣扣索索,沒有魄力,但他是個買賣人,只管做買賣就行,一文錢也是錢,沒道理往門外推!

  而且,這幾句話的功夫,他也聽出對方說話條理分明,也愿意跟著多說了幾句。

  這里的牙刷牙粉一般都是南面運來的,質(zhì)量不同價位自然也不同,姐弟二人裝作新晉貨郎的樣子,挑挑選選,越挑越覺得需要的多。

  牙刷牙粉就不用說了,不管別人用不用這些東西,兩人肯定是要用的。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尺寸的豬毛板刷,手把刷,各種刷子等等,這都是以后肯定要用的,自然要買上一些。

  再有就是香胰肥皂,也要買上不少,老板還跟他們推薦了皂角粉和香粉……

  這里賣的都是這些方面的,他們兩人都很感興趣,連買帶打聽,兩刻鐘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雖然買的東西多,但姐弟倆也不是目下無塵的人,殺價殺的也是極狠,讓人有賺頭不難受,自己還省下來不少的錢,看起來到真是有幾分商人的精明。

  等從店里出來,嚴(yán)青梔的筐里已經(jīng)滿滿當(dāng)當(dāng)。

  鋪面的老板親自送了兩人出來,憨厚的臉上還帶著笑容,不過再也沒有了之前的輕視。

  嚴(yán)青梔以前寒暑假的時候也在別人的店里打過零工,作為銷售來講,有些話真是一聽見就讓人惱火,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是講價,她也是幾句試探出對方的底價,方才有來有往的給對方報了個合理的價格,而不是張嘴就往人心窩子上戳。

  正是因此,雙方之間都很滿意,畢竟不是什么大買賣,還談不上心理上的互相壓制,你好我好和氣生財嗎!

  從這里出來,姐弟二人又立馬去了下一個地方。

  他們準(zhǔn)備買些鹽糖。

  原本準(zhǔn)備買的時候沒想那么多,可真到了地方,又是一陣頭大。

  這里不管是鹽還是糖,種類都多到了嚴(yán)青梔一個很難想象的程度。

  像是鹽,就分為粗鹽,細(xì)鹽,粒鹽,井鹽,海鹽等等幾大類,來自不同的地方和工藝更是分的詳細(xì)。

  有的鹽瑩白如雪,有的卻雜色很重,但無一例外的,全都貴的要死。

  即便是最便宜的粗鹽,也要六文一斤,而且,還是五十斤起售。

  細(xì)鹽價格翻了一倍,十二文一斤。

  井鹽的價格最貴,其中一種,竟然達(dá)到了三百文一斤。

  這里都是官鹽,買賣都要出票,好在嚴(yán)青梔身上帶著戶籍,那人登記的時候一看是個女孩兒,還多瞧了幾眼。

  不過按照制度也沒說姑娘不能來買鹽,瞧過了以后就按照手續(xù)給她辦好,出鹽過秤,一套完事兒。

  兩人沒有猶豫,果斷買了五十斤細(xì)鹽,輕的東西放到了嚴(yán)青竹的背簍中,鹽則有嚴(yán)青梔自己背著。

  也不知道是這兩天跑的還是怎么說,五十斤鹽愣是被她背了起來,把周圍的看客都驚得不行。

  反倒是嚴(yán)青梔自己,沒覺得有什么不適,可能是這兩天吃得飽,她的力氣又見長了不少。

  說起來,嚴(yán)青梔自己也覺得奇怪,好像自從來了這個世界以后,她的力氣似乎每天都在變化,詢問嚴(yán)青竹對方也有這種感覺,只是之前兩人沒有細(xì)細(xì)體會,反倒是這兩天買了不少東西,才察覺出來。

  他們離開了鹽鋪,又去了糖果鋪子。

  一見兩人背著這么多東西,老板便猜測這兩個孩子是貨郎!明白對方擁有足夠的購買力,也就沒有因此輕慢。

  糖果的種類很多,基本匯集了大趙各地的糖果品種,飴糖,酥糖,灶糖,果糖……都用彩色的油紙包著,看著很有吸引力。

  換成別的小孩子進(jìn)來,或多或少都會被其吸引,但兩人到底來自后世,見過的包裝比這個多了去了,相當(dāng)?shù)ā?p>  她一樣選了一些糖果子,又買了些白糖紅糖冰糖和蜂蜜。

  其中紅糖她買的最多,但蜂蜜卻是最貴的。

  從糖果鋪子出來,她的筐已經(jīng)快要堅持不住了。

  “看來得搞個車!”

  嚴(yán)青梔垂頭喪氣,空間什么的,果然還是太小了。

  兩人還沒有準(zhǔn)備米糧食物,布匹行李,這樣看來,一輛車還真是不可或缺的。

  市場之中便有賣車的地方,兩人一路打聽很快就找到了,這里的車都是平板車,獨輪,是給市場里的商戶推貨送貨用的。

  市場里的力工不少,但貨物的運送有時候并不是光靠人力就可以的,手推車還是相當(dāng)有市場的。

  嚴(yán)青梔選了一個料子不錯的手推車,又花去了五百文。

  讓老板搭了兩條綁貨用的片帶,他們這才去買了米面糧油山貨干菜。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的調(diào)料,她也都買了一些,這些調(diào)料想要找齊并不容易,遇上了嚴(yán)青梔也不愿意錯過。

  尤其是生姜,這樣的氣候,趕路的時候要是能喝上一碗姜湯,那可真是件美事兒,還能預(yù)防風(fēng)寒。多準(zhǔn)備一些,總是沒錯的!

  路過雜貨鋪的時候,除了鍋碗瓢盆,嚴(yán)青梔還意外的買到了幾把尺,一把直尺,一把角尺,還有一把直角尺。

  尺子都是木頭的,刻度十分清晰,打磨過,還刷了桐油,尺寸竟然與后世的尺子大差不差,除了前朝的文字尺寸,還有后世的毫米厘米分米等的刻度,著實讓姐弟二人大為震驚。

  震驚之后,他們便將心中所思的念頭暫且壓下,不管原因是什么,眼下安頓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看當(dāng)下的情況,這里的人對于這種尺子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說明這不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東西。

  要是真有個穿越前輩給大趙普及了這么多的東西,兩人也算是吃了一波對方的紅利了!

  再回到大車店的時候,手推車已經(jīng)變成了拉車,嚴(yán)青梔在前面拉著,嚴(yán)青竹在身后推。

  把東西放好,留下了嚴(yán)青竹在屋里歸置,嚴(yán)青梔又去了城外。

  之前匆匆而過,兩人也沒有在草寮停留,那時天色以暗,看的也不甚清楚。

  如今天色還通亮,嚴(yán)青梔這才有機會看清了草寮的原貌。

  這里的草寮多的一眼都看不到頭,搭建的位置跟城門口有一段距離,一大片在那里,占地面積不小。

  這些草寮承重全靠梁柱,房頂上鋪著茅草,也沒有墻壁,四周都圍著草繩,上面抹了泥,除了防風(fēng)還能防火。

  草寮里面不讓做飯也不允許生火,自然就沒有煙囪,取暖依靠的是一個大通鋪的火炕,做飯生火位置的都在外面,幾戶人家輪流用一個大灶,周圍還都放置了水缸和雪堆,方便防火。

  而且入夜以后,朝廷還有兵役巡邏,雖然著火是常有的事,但很少引起規(guī)模,基本都是兩盆水上去就滅了的火勢。

  嚴(yán)青梔一路走著一路打量著周圍的情況,很快就找到了登記的地方,那里還排著不少人。

  這次的登記沒什么截止日期這一說,直到臨行前核實登記的都不算晚。

  而且這次的情況特殊,以后能不能再遇上也不一定,朝廷下了這么大的力度,當(dāng)然是想帶過去的人越多越好。

  雖然提前截止方便統(tǒng)籌,但眼下的時代,有時候最缺的就是時間,但有時候恰恰相反。

  這一路可能走上兩三個月都不算長,如此多的時間,統(tǒng)籌和調(diào)配物資放在后面,也未嘗不可。

  嚴(yán)青梔前面排了幾個人,都拿著戶籍在登記,隊伍前進(jìn)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她。

  審核的文書一臉懵逼,雖然眼前這個小孩子哪里都符合去巢郡的標(biāo)準(zhǔn),可這孩子看起來,也太小了吧???

  “言青枝?十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