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額外發(fā)了一筆財
買了一堆舊瓷片,楊小沫覺得有點不把穩(wěn)。這玩意兒畢竟不是整件的東西,到時候人家不認(rèn)怎么辦?還是得再轉(zhuǎn)轉(zhuǎn),最好是能淘換出一個整件的東西。
繼續(xù)在古玩市場,拿著手機一通亂掃。很多攤主看著這個用手機瞎拍的人,都見怪不怪了。他們以為這家伙是準(zhǔn)備拍照之后,回去查資料,再決定買不買。
靠著照片,能鑒定真假嗎?這樣的人肯定是半瓶水。古玩商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人。真正懂行的人,忽悠不了,最多也就是靠賣真貨賺個差價。完全不懂行的人,也不是好客戶,他們就是看個新奇、圖個熱鬧,大價錢的東西蒙不出去。就這種半瓶水最好了,只要能蒙出一件,半年的收入就有了。
掃了半天,還真掃出了一個高價的東西,是一方硯臺。系統(tǒng)給的買入價是十到十五萬。
“老板、這方硯臺,多少錢出?”
“哎呀、你可是個識貨的人。這是端硯宋代的。品相、年代都沒問題,一百六十萬。我收的時候是從一個大教授手中收的,為了這方硯臺,我都磨了好幾天?!?p> “一百六十萬?太貴了!”
“哎呀你也是個懂行的人,現(xiàn)在明清的端硯都得大幾十萬,宋代的我要個一百六十萬,已經(jīng)是夠少的了?!?p> “清代的端硯、現(xiàn)在市價有多少?”
“清代的起碼要過二十萬,若是清早期的過五十萬都正常,要是有名家收藏的款,那就更值錢了!我這方宋硯,主要是沒有名家的款,不然一百六十萬可拿不下。”
“你這硯臺,怎么能證明是宋硯哪?”
“這個器型和花紋刻法,只有宋代有。宋人好清雅、器型一般都端莊典雅,刻的花紋裝飾也不會繁瑣,若是明代的,那就比這要繁瑣的多了,刻法也更立體和具像,清代的會更加繁瑣和堆砌。你看我這硯臺的花紋,正是宋人最常用的荷花圖案,雖然紋路簡單,但刻工卻細致無比,簡潔而不恬俗,氣韻非常到位,別的朝代是仿不上的?!?p> “氣韻是不錯,不過你這不是端硯啊。不是端硯而像端硯,這玩意有問題?!?p> 楊小沫是不懂古玩,但他懂套路。前面打聽清代的端硯值多少錢,就是來確定這方硯臺是不是端硯。若是清代的端硯值二十萬,系統(tǒng)給的報價是十萬,那就大概率的排除了端硯的可能。但這方硯臺值十萬,起碼能說明是個真貨,假貨可能連一萬塊錢都不值。
“你真懂?”
“起碼能看出來是不是端硯?!?p> “這方硯胎質(zhì)確實不是端硯的常用料子,不過也真是端硯,而且還是宋代的,我做了這么多年生意可從來不會說假話?!?p> “五萬塊錢,東西的情況咱們都明白,我也就是看上個器型?!?p> “一百萬、主要是料子有點不常見,不然我不可能讓價的?!?p> “六萬、這是最高價?!?p> “六萬、好點的新貨都比這高!你這不是誠心要啊?!?p> “這說不定就是新貨哪,還不是端硯料?!?p> “這絕對不可能是新貨!我做了這么多年,怎么可能拿新貨蒙人,再說新貨可做不來這種氣韻?!?p> “反正我是當(dāng)新貨買的!既然你這邊不讓,那就不談了?!?p> 攤主張口閉口百萬上下,楊小沫估計很難講價到十萬左右,所以不準(zhǔn)備再談下去。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還是先回去再說。
正當(dāng)起身要走的時候,攤主崩不住,開口往下降價。
“二十萬、我交你這個朋友了。就當(dāng)不賺錢,這真是宋硯。要不是看你懂行,我可不會開這個價?!?p> “十萬、能拿就拿,不拿就算了!東西我看上眼,但也知道行情!”
“十五萬!”
“算了不談了,咱們下次再聊!”
轉(zhuǎn)身離開了攤位,還沒走出十步。攤主又開口了:“十萬拿走!這硯臺賣的虧死了!”
……
抱著硯臺回到了倉庫,唐蘭在辦公室玩電腦。她早晨的時候賴床沒起來,還以為今天不來了哪。
“你今天出去了一天,是有了大收獲?”
“什么大收獲,早上送了一下你爸媽,中午的時候,瞎轉(zhuǎn)了一圈,就收了這么點玩意?!?p> 說著拿起了裝碎瓷片的包和硯臺,讓唐蘭看了一眼。
“你可真是收破爛的,連碎玻璃渣子也收,這硯臺是不是能值點錢?”
“什么碎玻璃渣子,這是明代官窯瓷器殘片。硯臺當(dāng)然值錢了,我可是花了十萬塊錢收的?!?p> “十萬?這東西能賣出去賺錢嗎?”
“遇到行家,肯定能賺錢。我先打個電話,找個行家問問情況?!?p> 認(rèn)識的行家也就老周了,不知道他對硯臺能不能懂點行。
“周哥、忙著沒?”
“沒有、小潘你有事啊?”
“我收了一方硯臺,想讓你過過眼?!?p> “發(fā)個圖片過來,我先看一眼?!?p> 拍了張圖,用微信給老周發(fā)過去。很快,他就把電話撥了過來。
“小潘啊、你這方荷花硯看著像是個宋硯,但材料照片上看著怎么摸不準(zhǔn)是不是端料。你現(xiàn)在在那里,我過來細看一下?!?p> “啊、周哥我在倉庫,你這會就過來嗎?是不是有點太麻煩了!”
“不麻煩、我這就過來。”
老周這么大興致,想要現(xiàn)在就過來看貨,說不準(zhǔn)真有點說道哪。既然他要過來,那就暫時回不了家了。
“蘭、我有個朋友要來看硯臺,你是等著還是回家?”
“我回去吧,看硯臺也沒啥意思?!?p> 唐蘭走后,在等老周過來的空隙,又拿出手機掃了一下硯臺??纯促u出價是不是有變化。
哎、還真有變化。顯示的賣出價是,二十到五十萬。
這也太戲劇化了,去古玩市場轉(zhuǎn)了一圈,居然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即使按二十萬塊錢賣出去,也凈賺一半的錢哪。
“系統(tǒng)、你怎么沒有感應(yīng)出古玩市場的高價值物品?按道理來說,那里撿漏的機會更多啊?!?p> “那個地方東西太雜,即使感應(yīng)出來,一時半會也沒法確定那一樣是收購的東西。你要是不嫌麻煩,我給你天天往那地方指?!?p> “還是算了,那地方確實太龐雜!”
系統(tǒng)說的有道理,古玩市場即使有漏可撿,確定起目標(biāo)來,也太過麻煩。耗上一天,都不一定找到系統(tǒng)給的任務(wù)到底是那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