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反派大佬是‘扶兄魔’?
陸岳氏在陸家祖母的眼神提醒下,頗有些為難的站出來替陸孟瑤解釋。
她是陸孟瑤父親娶回來的二房,陸啟的親生母親,陸家的內(nèi)務平時都由她打理,她小事尚且能做主,大事還是得陸家祖母做主。
陸家祖母受不了傅辰左一句‘陸家家傳’,右一句‘陸家家傳’,不然她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內(nèi)替陸孟瑤澄清。
傅辰并不在意陸孟瑤到底是草包,還是深藏不露的陸家九姑娘,他來這的目的就是為了說服陸弈重返朝堂,在內(nèi)閣爭取一席之位。
按照東望國的制度,軍機大臣分為內(nèi)外閣,外閣的成員由六部各部舉薦一位賢者,加上一位外閣領頭大臣,組成了七人外閣團。
外閣主要是培養(yǎng)內(nèi)閣人才,以往的制度要求,外閣必須年滿二十歲才能入圍,內(nèi)閣須得三十歲以上。
現(xiàn)在由于太子嘗試監(jiān)國,正在實施改革,需要大量的人才,便上書提議,將內(nèi)外閣的年齡松了不少。
太子傅朔本以為這是穩(wěn)固自己實力的好機會,不成想他的皇帝爸爸更是棋高一著,親自下詔,內(nèi)外閣大臣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每隔一段時間,綜合考察,由他親自裁定。
這就意味著朝中重臣還是攢在皇上手里,以皇上疑人不用的心思,他肯定不會重用太子的人。
傅辰親兄長傅朔的太子之位,來的很勉強,若不是皇上子嗣單薄,只有四個兒子,除了故去的先太子傅明,就只剩下傅德、傅朔、傅辰三兄弟。
傅德是宮女所生,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安分守己,母家不行,自然沒做太子的資格。
為了穩(wěn)固朝政,皇上被迫將傅朔封為太子,其實他更喜歡傅辰,有意讓傅辰做太子,傅辰婉言拒絕,他的心思只在戰(zhàn)場,無心朝政。
正是他這句話,皇上以軍功而論,將其破格提拔進內(nèi)閣。
這一舉動在東望國是從未有過的,傅辰一舉成為東望國最有權力的寵臣。
傅辰不想親兄長對他有猜忌,便主動要求帶兵駐守,閑時便入住各地的皇莊。
他這次來靈悅府,主要目的是親陸弈回朝,還有一個秘密目的,就是查出先太子的遺腹子是否流落在悅靈府一帶。
傅辰鼓勵陸弈回朝入內(nèi)閣,是因為內(nèi)閣在表決意見時,需要至少四個人同意,傅辰手里有兩個同伙,現(xiàn)在差一個人,他想來想去,只有陸弈出馬,才會贏得皇上的信服。
這樣一來,傅辰就可以在無形中幫扶他哥哥穩(wěn)固勢力,在原劇情里,傅辰為了哥哥,做了不少壞事,可謂是殺人不眨眼,最后連他的皇帝爸爸都被他跟他哥哥活活氣死了。
對于劇情的這一設定,陸孟瑤覺得這屬實有些狗血,自古以來,扶弟魔倒是隨處可見,但扶兄魔卻少之又少。
當時她續(xù)寫劇情的時候,就是覺得這點很扯,便讓反派更加黑化,與其費勁心思‘扶兄’,不如自己搞事業(yè),最后不愛美人,只想要江山,所以,最后的結局,才寫成了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