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十里相迎
九月十日,不顧葉之遜的再三挽留,踏上了回長安的路程。
離長安三十里,有個驛所,此刻已有人等候。
易峰看著家人所在的方向,大哥雙目泛紅對著他在笑,武媚則躍躍欲試的想往他身邊沖;
后面的馬車上隱有哭聲傳來,想來母親和祖母也來了。
他含笑一一回應,但這樣的笑容他沒有維持多久,
當看到平安坊所來之人時,他胸中的不甘、羞愧,真的百味雜成。
看著只有五百余人的隊伍,道邊的人不停的巡視,在找著自己親人的身影,
眼神是渴盼的,當眼神看了一圈未看到時,面上原本的笑容不見了,急迫、哀傷的情緒布滿了面部,
第二次再找,這一次他們看得很用心,當再次確定沒有時,
淚水如同開閘的洪水般涌出,蹲在地上哭得聲嘶力竭。
周圍的哭聲讓易峰肝腸寸斷,他很想走進人群說一句,以后自己就是他們的親人,
但這樣的話,對于痛失至親的他們,是多么的虛偽。
路邊的人在哭,停止行進的大隊每個兄弟同樣眼含熱淚,
每一次的出征,對于普通一兵來講,就是一次劫難,死是正常,不死就是最大的慶幸。
“冠軍侯,請在此處稍息,兵將換新甲,明早太子攜百官會在城南十里亭相迎,而后經(jīng)朱雀大街抵宮?!?p> 小黃門說完,招手讓身后跟著的大車卸物資。
易峰沒管太監(jiān)說什么,猶豫片刻還是走向了平安坊的人群前。
“大伙先回家,待我回城再說?!?p> 只有平淡的一句話。
平安坊的鄉(xiāng)親走了,這讓長孫沖等人松了口氣,如此下去對易峰的心神打擊不小。
對著大哥擺擺手,易峰就進了驛所內(nèi)。
第二日清晨。
易峰一馬當先,繞著往城南十里亭行去。
牛角聲間隙性的響起,鼓聲在他兩旁就沒有停過。
十里亭不小,但肯定擠不下五百余人,所以只有易峰帶著長孫沖、蘇定方兩人走入亭中。
“微臣見過太子和諸位叔伯,勞太子遠迎是臣的不是?!?p> 他深施一禮,至于百官他不好稱呼,仗著年齡小就以叔伯相稱。
說完他給老程和李孝恭幾人回了個笑臉,走到易柏面前,雙膝跪地:
“勞父親掛心,孩兒不負眾望,今得勝歸來?!?p> 易柏面上帶著笑,伸出略有些顫抖的手將他扶起,嘴中一直念叨著回來就好。
“易愛卿為大唐開疆拓土,勞苦功高,如今功成歸來,孤自當親迎?!?p> 十二歲的李承乾走到他近前,見他禮畢才開口言及。
到了亭中的案幾前,他再一施禮坐下。
李承乾端了杯水酒,說了幾句勸慰表功之語。
易峰喝了一杯,先表謝意。
一陣操作正常的流程就算走完,剩下的環(huán)節(jié)則要自由隨意很多。
“易愛卿,快給孤說說,你是如何親俘頡利的?”
到底是孩子,對于戰(zhàn)爭總免不了好奇。
“太子,戰(zhàn)爭乃是災禍,太子當引以為戒才是,不可有狂妄之想,日常當謹言慎行?!?p> 孔穎達作為太子的屬官,不顧場合就上前規(guī)勸。
易峰看來老孔也不會教人,就算要說也是在太子一人之時,這樣下去李承乾沒有叛逆心才怪。
“孔師所言甚是,孤認錯就是?!?p> 李承乾臉上帶著青紫之色,片刻才慢慢的消去。
“常聞冠軍侯文武雙才,今滅突厥可證武功了得,但文才上,雖有詩句流于外,但到底還是不多,今日得勝大歸,不妨現(xiàn)場賦詩一首,讓我等開開眼見?!?p> 易峰看了看說話之人。
王克用,太原王氏之人,現(xiàn)任吏部右侍郎,說起來算是薛英的頂頭上司。
易峰偏頭想了想,又看到李承乾那一臉的渴盼之色,出口輕言:
“也好!”
王克用見他如此回答,面上愣然,他一直認為易峰寫不出將進酒的詩句,定是有人代筆,至于三國也定不是他親書所寫,所以剛剛的提議,
就是為了讓易峰出丑。
若易峰左右推辭,他打算乘勝追擊,讓易峰在大勝而回之時丟一回臉,如果史官能記上一筆就更好了,
卻沒成想易峰回復如此干脆。
當下有人將案幾收拾干凈,奉上文房四寶。
易峰執(zhí)筆醮墨,幾乎未考慮就寫了起來。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p> 孔穎達作為當世大儒,也曾對三國手不釋卷,雖然斥責過易峰亂改史書,但心中也認可三國乃是煌煌世著。
聽易峰要現(xiàn)場作詩,就走到他身旁,將他寫的輕聲念出口。
眾人只聽開頭一句,就知是描寫出征的場面,包括孔穎達在內(nèi),都眉頭一皺,如今大勝歸來,再寫出征的景象,似乎有些不應景。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寫到這里,眾人才恍然。
原來是長詩,采取故事的形式,通過人物、場景的變化,將戰(zhàn)爭的慘烈描寫出來。
孔穎達的聲音,不知不覺高了起來。
全詩的采用一頭兩腳本的方式,相較將進酒章法更是嚴密,且從牽衣頓足攔道哭,畫面就直入腦海。
沒有豪言壯語,從普通人的角度書寫,可謂是獨豎一擲。
“邊庭流血成海水,朝廷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qū)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黃河邊,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易峰只改了幾個字,就將老杜的一首兵車行抄了出來。
孔穎達剛開始還聲音清亮,讀至山東二百州時,語中已帶哽噎。
“易侯之才,曠古絕今,此詩之妙,在于仁者之心?!?p> 孔穎達作為夫子嫡親子孫,話語自有份量。
簡單的幾個詞他就將此詩定了性,也代表了士林對易峰的看法。
“易侯之才自是我輩不及,但據(jù)在下所知,征突厥是易候親于陛下請求,如今此詩卻有厭戰(zhàn)之情,是為何?”
王克用震驚于易峰之急才,許久才找到攻擊的點。
“王侍郎看來還要多讀點書,此詩全篇哪來的厭戰(zhàn)之情,我只是借戰(zhàn)爭之景,來闡述一下為政者要善待百姓,
且歷來,戰(zhàn)爭就是破壞,所以我們對待作戰(zhàn)自應要更為謹慎。”
“此言大善。”
易峰有些強詞奪理,但孔穎達緊跟的一句大善,讓人沒了攻隙的可能。
勛貴團體本就對世家不爽,見王克用被諷沒文化,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
Ps:來點票啊,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