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群
最近,李盛工作挺忙的,這幾年隨著職位越來越高,在集團公司里越來越重要的李盛的應酬也越來越多了,經(jīng)?;丶乙矌е茪饬?,偶爾還帶著女孩子的香氣。
李玫挺理解的,有時雖然有些懊惱,但也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偶爾李玫也生氣,但他們倆從來沒有為這些應酬的俗事吵的太厲害,偶有口角時,每次最后都是李玫給李盛端杯茶遞過去說,你也挺累的,算了,正常社交應酬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后自己注意,少喝點,畢竟已經(jīng)是四十來歲的人了。其他方面,只要你還顧家,我也沒什么太多怨言。
到底心里有沒有怨言,只有李玫知道。
李玫有一個媽媽群,她是孩子學校的家委,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現(xiàn)在的學校都會建家長群,老師和學校都會很積極地在開學起就把家長群建起來,每個孩子要求至少有一個家長在群里,說是家長和學校交流的很直接的窗口,家長可以第一時間反饋意見和建議,家校聯(lián)合,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李玫私下也和幾個孩子家委媽媽有個小群,她們曾經(jīng)熱烈地討論過家長群的作用,老許的媳婦曼青對家長群意見最大,曼青說學校就是要轉(zhuǎn)移責任,叫家長分擔學校應該做的事,冠冕堂皇地建個群,然后選幾個家委,利用免費的家委勞動力協(xié)助做學校輔導員和班級的行政組織工作,把大堆的事務丟給家委和家長。
當然,家長群更大的用處是方便老師把作業(yè)發(fā)群里,督促家長回家輔導孩子寫作業(yè),轉(zhuǎn)移部分孩子的學習壓力到家長身上,反正親生的,打又不能打,急也沒有用,這樣作業(yè)完成不了,孩子成績不好也不能全怪老師?,F(xiàn)在的學校啊,孩子教育是次要的,不擔責才是主要的。
隨著微信和家長群的出現(xiàn),感覺社會新聞里學校和孩子教育的問題少了,和教育相關的親子問題增加了很多,“輔導作業(yè)”和“混合雙打“被編成了各種段子,也是無奈而抓狂的家長們的真實寫照。
偶爾會看到“孩子無法忍受家長扇一巴掌跳樓”,“家長因輔導作業(yè)引發(fā)心臟病猝死”這類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也不知道是現(xiàn)代戾氣太重了,還是學生作業(yè)太重了。
每次曼青因為輔導孩子作業(yè)抓狂,丟到姐妹群里一堆抱怨和氣惱之后,李玫總是把自己烘焙的蛋糕餅干照片發(fā)上來,說曼青,明天我讓李一菲給許泰元帶點好吃的,別著急了,大家都一樣,還是要耐心些呀。
李玫做的一手好菜,烤的一手好點心,她給孩子做的365天不重樣的早餐,秀到朋友圈之后,瞬間被孩子學校的媽媽們追捧。
從大兒子一年級起,她就成為了家長群里的明星媽媽,很多人都追著李玫要菜譜,要甜點吃?,F(xiàn)在她女兒李一菲也因此成為班級小朋友中最受歡迎的孩子。
李盛不太愛吃點心,他對身材保持有自己的要求,他不愿意自己看起來像個中年油膩男,但他喜歡吃李玫做的早餐,每天早上營養(yǎng)豐富,花樣多變的早餐也是他的一大家庭福利,每天吃了早餐會覺得精神飽滿,這么多年,李玫總是每天早早起來,做一家早餐,看起來樂此不疲。
李一菲班級的家委媽媽群,是幾個媽媽們的私密空間,她們彼此了解,無所不談,而且約定好了,任何事情都要互相幫助,彼此支持。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問題丟出來,大家一起幫忙想辦法,比如說孩子們的晚會,舞蹈學院上班的Nina媽媽會承包了所有的排練、找演出服、音樂編排錄制等等,雖然一次晚會忙活很久累的半死,Nina媽媽會覺得看到孩子開心就值了。還有,豆豆媽媽在航空公司工作,優(yōu)惠航班,免費升艙這些福利,大概班里的孩子和家長們都享受過了,Kerry媽媽在出版社工作,Kerry的同學們,從來沒有缺過閱讀資源,老許的媳婦,許泰元的媽媽曼青,是個國家一級運動員出身的排球教練,自從許泰元轉(zhuǎn)學過來這里之后,曼青就做了家委,主動承包了很多學校里關于體育方面的事情,學校的體育老師都覺得壓力小了很多。
媽媽們,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一邊分擔著學校的事務,一邊在孩子成長中也結(jié)成了緊密的姐妹聯(lián)盟。
雙向中年少女
現(xiàn)在學校都會建家長群,說是便于溝通,可我有的朋友說是讓家長分擔責任,家校溝通就是讓家長承擔部分教育的責任,畢竟親生的,教不好也不能打,而且還能說不全是學校的責任,于是,可憐的孩子們,白天在學??鞓妨艘恍?,晚上回家就是孩子不情媽媽不愿的“親子作業(y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