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不要到燕京城去?“張遼重復(fù)了面前的信使所說的話。
信使點點頭:“太子殿下的確就是這么說的。“
“你胡說!“張遼站起身,轉(zhuǎn)了一圈后說道:”太子殿下命令我等日夜行軍,為何在這時讓我們停下?!“
“張將軍若是不相信,自然可以派人前去燕京城中詢問。到那時就知道我所言是真是假了?!靶攀固谷换貜?fù)。
賈詡也在一旁勸說張遼道:“太子殿下自然有他的考慮。我等作為臣子的,自然要聽太子殿下的?!?p> 其實張遼也不是不想遵守軍令,而是擔(dān)心董春的安危。
在張遼看來,自己若是受困不算什么。若是太子殿下出了什么閃失,那就是整個大華朝廷的國本動搖。
不然董卓也不會給張遼火急火燎地湊出兩萬大軍來,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一路急行軍,三四天就到了。
雖然張遼對這個命令百般的不理解,但命令畢竟是命令,下達了就一定要執(zhí)行。
張遼停止進軍不久之后,董春又派來第二波的信使。
“張將軍,太子殿下有令。命令您率領(lǐng)五千步軍急行到袁紹儲糧之地?!?p> “火龍燒倉,燒毀掉那些儲藏起來的糧食?!?p> “剩下一萬五千人則是堵住河北與河南的通道,不能讓袁紹軍的大股部隊突破?!?p> 這其實就是斷敵糧道的絕糧計了。
沒有糧食吃,再強大的軍隊也會崩潰。
張遼知道董春是要讓自己去襲敵其后,斷敵糧道,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
這可是個好差事。一旦成功那就是救主的大功。
而這樣的大功勞,董春則是將其交到了張遼的手上,足以看得出董春對張遼的信任。
唯一可慮的就是袁紹并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一旦發(fā)現(xiàn)張遼想要斷自己糧道,那么袁紹肯定要組織軍隊拼死反擊。
不過袁紹的反擊還不能被張遼放在心上。
原因無它。
先前,虎牢關(guān)前就已經(jīng)打敗過袁紹一次,而現(xiàn)在雖然沒有虎牢關(guān)的加持,但張遼自信自己擁兵兩萬,足以將袁紹擊敗。
他和賈詡商議了一下,立刻就決定分兵。
張遼自己帶五千人,前往那片儲糧的山谷。
而賈詡則是帶一萬五千人負責(zé)截斷敵人的糧道。
這樣的變故自然瞞不過袁紹,畢竟總共是兩萬人的行軍,聲勢浩大。
走在路上,兩萬人的大軍,踏出來的塵土都能短暫遮蔽住天空。
袁軍大營。
當袁紹在地圖上對比了一下張遼的進攻方向,立刻就察覺到張遼攻擊的地點是哪里。
“這是怎么回事?為何敵人的援軍會知道我軍的儲糧地點?“
“明公?!霸B手底下的謀士開口:”儲糧地雖然千般萬般掩蓋,但是每天都有數(shù)千石的糧食要運出,要想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未免也太困難了些?!?p> 袁紹當然知道這位謀士說的在理,但是他從心理情感上就是無法接受。
因為張遼這一擊正好是打在了袁紹的軟肋之上。
他沒有靠硬實力戰(zhàn)勝董春的信心,所以就想著通過不斷的消耗董春的有生力量,來將董春活活耗死。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恰恰是因為這樣,袁紹自己最怕的也是被敵人圍困住。
一旦被敵人圍困,那么后勤壓力就會在陡然之間猛增。
到了那個時候,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就是他袁紹自己了。
“主公,當此之時,并不是互相推諉責(zé)任的時候?!霸B的軍師田紀終于開口說話了。
而他一開口提出來的計策,也很切實可行。
“臣以為對燕京城的圍困不能撤。否則一旦董春與那張遼匯合,就更加難以抗衡。“
“但是糧谷和糧道這兩處地方也是至關(guān)重要?!?p> “斷了糧谷,我軍要不了兩三日就要斷糧。斷了糧道,那么十天半個月之后,同樣是斷糧。“
“所以當務(wù)之急就是先派一支軍隊率先趕到糧谷將糧食全部運走?!?p> “然后再派遣一部,攻打另一部的大規(guī)模敵人,將糧道守住,這樣才能運來源源不斷的糧食。“
果然田紀一開口,袁紹臉上就露出喜色。
他忍不住向諸位謀士炫耀到:“我得田公就像是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p> “我大軍營中果然還是田公最為聰慧。“
田忌沒有多說什么,淡然的接受下了袁紹的夸贊。
不過田忌自己如此,不代表別人也是這么想。
袁紹手下另有一個謀士,此時就很看不慣田忌的表現(xiàn)。
此人才能平平,不過是偶爾才能說一兩句話,竟被主公評價為如魚得水的有才之人,真是可恨哪,他心里暗暗想到。
不過他當然沒有把這種嫉妒、憤恨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
不僅如此,他還在面上跟著袁紹一起大力夸贊田紀,仿佛他對田紀真的崇拜的不得了一樣。
袁紹得了計策,立刻就著手安排這件事。
這個時候他就想到了紀靈還有顏良文丑。
“唉,若是虎牢關(guān)下他們沒有折損,那該多好。“
現(xiàn)在,袁紹甚至不能在自己軍中找到那么幾個有能力的將軍來獨擋一方,領(lǐng)兵作戰(zhàn)。
而奔襲糧谷的任務(wù)又最為重要。所以袁紹只能將這個重擔(dān)挑到自己的肩上。
命令傳達出去以后,袁軍大營上下頓時動了起來。
近萬名士兵排成一字長蛇陣在袁紹的大旗指引下,往糧谷開撥而去。
另一邊張遼率領(lǐng)五千步軍一路急行,但是卻不并不急于攻擊糧谷。
他身邊的一位親衛(wèi)很好奇問道:“張將軍,此時敵軍還沒有派出援軍,我們?yōu)楹尾恢苯庸簦俊?p> 張遼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后才說道:“如果我們現(xiàn)在攻擊,沒有個兩三天,肯定是打不下來。“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我們已經(jīng)打破了糧谷并放火焚毀了所有的糧食,那么我們也會被尾隨追來的袁紹軍一路追趕,定然免不了損失慘重?!?p> “若是趁著袁紹大軍回援之際,我軍忽然從后面殺出。一路破敵或許會有奇效?!?p> 張遼的解釋其實很牽強,因為無論怎么看。,糧谷在得到了袁紹的援助以后,都應(yīng)該能堅守更長的時間。
如果守不住,是否說明張將軍知道袁紹軍派兵之后,一定會有破綻露出?
親衛(wèi)想到這里,明智的閉上了嘴巴,不再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