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忽悠董卓登基

第六十四章?我答應(yīng)斗將

開局忽悠董卓登基 董卓家父 2022 2021-03-27 21:45:24

    董春的這句話不僅沒有讓公孫度感到欣喜,反而差點把公孫度給嚇死。

  他誤以為這是董春在警告自己,不要對遼東太守之位有什么非分之想。

  所以公孫度當即對著董春說道:“太子殿下可真是會開玩笑,遼東歷來是抵御胡人的重要之地,也是抵御胡人南侵的第一道防線?!?p>  “如此重要之地,太子殿下豈能托付給我這種不堪大任之人。“

  董春知道公孫度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但是他也沒去點破,而是接著說道:

  “公孫度將軍親率騎兵,常年在塞外苦寒之地同胡人作戰(zhàn)?!?p>  “我還曾經(jīng)聽說,將軍少有大志,立志要收復樂浪郡?!?p>  “照此來看,我將遼東之地托付給將軍,您又有何不可?”

  公孫度聽到這里,這才確定董春是真的想要將遼東太守之位交給自己。

  既然話已經(jīng)說到了這個份上,那么公孫度也不在隱藏什么。

  “那么度在此就謝過太子殿下?!惫珜O度邊說邊行禮道。

  此時公孫瓚身邊的素衣騎軍越殺越少,漸漸的只剩下了幾十人。

  公孫瓚在浴血廝殺之中抬頭,看到董春和公孫度正在一旁談笑風生。

  他頓時勃然大怒,舉起長劍,遙遙對準了董春。

  公孫瓚用盡了平生最大的力氣,聲音宛若是平地起驚雷:

  “董春小兒,你竟然派兵偷襲于我,你可敢與我一戰(zhàn)堂堂正正的來場決斗!”

  “倘若我決斗戰(zhàn)敗,那么你就盡管將我項上人頭拿去!”

  “太子殿下,莫要聽公孫瓚胡言亂語?!崩顦I(yè)在一旁勸誡道。

  兵者,詭道也!

  對于李業(yè)這些兵家之人來說,繞后偷襲本來就是一種戰(zhàn)術(shù)。

  而公孫瓚提出的決斗,則是在幾百年前就已經(jīng)過時了的招數(shù)。

  在這種馬上就要勝利的情況之下,倘若董春前去和公孫瓚進行決斗,贏了不會有任何的收獲。

  如果輸了呢,則損失極大。

  但是李業(yè)卻并沒有看到,公孫瓚說出了這番話后,一旁的高順的表情。

  公孫度也開口贊同了李業(yè)的說法:

  “太子殿下,切莫中計。這是公孫瓚的激將法,為的就是擾亂軍心?!?p>  不料,董春卻一反常態(tài)地表示:“既然你公孫瓚覺得單人決斗才是堂堂正正的取勝之道,那么就讓我來和你斗過一場吧?!?p>  “不過你的項上人頭本來就已經(jīng)是我的所有物了,既然要決斗,你拿什么作為賭注呢?”

  公孫瓚此時只想著董春能夠答應(yīng)他的決斗請求。

  這時聽到董春的要求,頓時說道:“如果你決斗贏了,那么就是叫我把這一條命賣給你也可以。”

  “擒獲一名參加過虎牢關(guān)之戰(zhàn)的十八路諸侯之一,對你來說應(yīng)該是能大大增強你的威望吧!”

  不得不說,公孫瓚這個提議很誘人。

  在這個世上把人打的口服很容易,但想讓人心服卻很難。

  若是能將公孫瓚收服,那就相當于是對其他的諸侯形成一種心理上的震懾。

  天下人也會徹底認識到董春與其他諸侯到底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

  尤其是遼東地區(qū)兩個最大的話事人,公孫度和公孫瓚都在大華朝廷治下。

  那么遼東,從此就徹徹底底歸屬大華朝廷了。

  公孫度走到高順身邊悄聲耳語:

  “高將軍,您可不能讓太子殿下做出如此的糊涂之事啊。”

  在公孫度看來,董春也許有指揮作戰(zhàn)的天賦,但是倘若是上陣殺敵的話,那么很明顯是比不過公孫瓚,這個自小就以勇武過人出名的戰(zhàn)陣將軍。

  以太子這天潢貴胄的尊貴身份,去同一個已經(jīng)陷入了絕境的公孫瓚斗將,很明顯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

  不要高順卻沒有按照公孫度的想法去勸說太子。

  他反而回了公孫度一句:“太子殿下勇武過人,其真正的本事遠超世人的想象。公孫度將軍還是親自看著吧?!?p>  按理來說,以高順身為陷陣營主將的身份,他說出來的這番話必然不會是假的。

  但是他說出來的內(nèi)容卻和公孫度的認知相違背。

  這位太子殿下,自小生長于婦人之手,從未經(jīng)歷過戰(zhàn)陣廝殺。真的能同公孫瓚這樣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白馬將軍相比嗎?

  他對此持一個大大的疑問。

  但不管公孫度怎么想,這場斗將最終還是開始了。

  兩邊拉開距離,將中間的空位給公孫瓚和董春讓開來。

  既然是斗將,那么馬戰(zhàn)和步戰(zhàn)都可以。

  公孫瓚是馬背上的將軍,所以選擇了馬戰(zhàn)。

  董春表示了同意,也是選擇了馬戰(zhàn)。

  也許別人會以為,這樣的選擇,公孫瓚是占了大便宜。

  但是只有董春和寥寥的幾名高層將領(lǐng)才知道,公孫瓚的選擇其實是徹徹底底的失誤之舉。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董春繼承了呂布的武勇。

  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再加上傳承自呂布的萬夫不當之勇的無雙氣力。

  就單對單的廝殺,搏斗來說,董春不遜于任何人。

  如果非要給這時代的武將們排個座次,那么董春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公孫瓚騎乘在白馬之上,他手中握持著長長地戰(zhàn)刀。

  他對自己的武力有信心,相信這一場斗將自己是一定會贏的。

  董春一個從婦人手中生長起來的男子,怎么比得過他十二歲時就騎馬彎弓射大雕?!

  公孫瓚的腦子里,已經(jīng)在想著,擒獲了董春之后,如何以他為人質(zhì),威脅對方退軍,并且要多少的賠償了。

  “聽說董春是董卓的獨子,那么肯定愿意付出巨大的代價來贖回他的兒子吧?!惫珜O瓚心里想到。

  幸好這個董春不懂事,而且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勸誡他。

  竟然被我的激將法給輕易激將!我本來都以為,這注定不可能實現(xiàn)了!

  公孫瓚的對面,董春騎在赤兔馬上,右手拎著方天畫戟,同樣的看向了自己的敵人。

  從賣相上來說,董春本身是少年,身上披掛著鎧甲,肩膀處系著披風戰(zhàn)袍,身后是‘董‘字大旗高高飄揚。

  這樣的賣相,吸引懷春的少女是再容易不過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