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兵對兵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諸葛武與梁振威相抗,諸葛明也沒有閑著。
諸葛明好不容易讓兵士重新組成方陣后,便往黑龍軍方向行軍。
“諸葛衛(wèi),你率領一卒負責留在這里,記住我剛說的話嗎?”
“記住了,若是梁振威來攻,立即撤退。族長教誨,衛(wèi)銘記在心?!?p> “我很看好你的,別被殺了?!?p> 一卒有兩百兵士,再加上諸葛衛(wèi),諸葛明總共分出兩百零一個人留在入口防守,以防梁家軍逃跑。
諸葛明想全殲梁家軍。
這時,梁家軍注意到他們了。
梁家軍是騎兵,近戰(zhàn)遠射皆是擅長的。黑龍軍能與梁家軍對峙如此久,完全是憑借著馬車與地形優(yōu)勢。
糧倉外是一圈空地,東南西北四個出入口。這片空地是有坡度的,糧倉即是筑于最高點。
因此梁家軍要攻黑龍軍是由下往上的,速度會慢下來,無法直接沖破馬車的防御,只得游走射擊。
反觀諸葛明等眾兵士卻在下坡,沒有馬車隨軍,兵力不足,且都是步兵被騎兵克制,天然就處在劣勢地位。
柿子要挑軟的捏這個道理,梁家軍副將還是懂的。他迅速掉轉馬頭,往諸葛明方陣左側奔去,他想從方陣左側殺進去。
諸葛明通過剛剛梁振威丟來的一個樹干見識到了他麾下兵士的懦弱,他不敢讓兵士與梁家軍正面相抗。
因此,他讓兵士換陣,換成了圓陣準備一邊防守,一邊往糧倉走去,打算與黑龍軍匯合后再與梁家軍交戰(zhàn)。
諸葛明命兵士圍成一個圓圈。
盾兵在最外,只需要全力向外舉盾,無需殺敵。
長矛兵則在盾兵后,他們負責近戰(zhàn)殺敵。手中長矛可以讓他們輕易刺到騎兵的脖頸,保護盾兵。
還有弓兵在長矛兵后,遠程射擊騎兵。若是騎兵不在近前,弓兵就是對抗騎兵的主力。
梁家軍沖鋒到諸葛明率領的京城駐軍附近時,他們已結好圓陣。圓陣很適合防守,梁家軍若是強硬地突破,必損失大量兵力,所以他們并沒有沖鋒殺進圓陣。
梁家軍沖到圓陣前時齊齊引弓放一波箭,隨后開始繞著圓陣游走。他們時而接近,時而遠離,正尋找破陣之處。
射出的箭矢大部分都被京城駐軍身上的裝備擋下、彈開,。的確有陸陸續(xù)續(xù)有些兵士被射殺,然而后面的兵士又會替補上來。
梁家軍錯失良機了!
若是在諸葛明初入此地,梁振威丟樹干攻擊時隨著樹干沖鋒,趁他們戰(zhàn)陣未穩(wěn)時攻擊,恐怕這些兵士早都被敗撤退,全軍覆沒了。
圓陣里,眾兵士心里懼怕,往黑龍軍的所在去時,小心翼翼保持著陣型。
漸漸地卻發(fā)現梁家軍似乎怕了他們,不敢進攻破陣。他們膽子壯了,腳步快了起來,想要快點與黑龍軍匯合。
陣型有點亂了,眾兵士移動時開始腳步不一。諸葛明敏銳地發(fā)現了這點,趕忙指揮兵士慢下來,調整步伐。
“傳令兵!傳我命令,放慢步伐,維持陣型!”
“唯!”
過了一刻鐘,情況沒有改變,反而加劇了。
原來,梁家軍也注意到這個現象了。
梁家軍開始只在圓陣后放箭,甚至沖至近前佯攻。圓陣后的兵士懼怕梁家軍真的從后面突破,只能停下腳步,把盾放下。
圓陣靠后的兵士都放慢腳步,圓陣靠前的兵士卻開始不受控制,越走越快。
梁家軍突然集結組成陣,同時沖到圓陣左側,靠近前去,沖鋒進去!
圓陣左側的兵士初時還能抵擋一二,甚至成功殺了幾個騎兵。然而騎兵被刺下馬后,還有更多騎兵跟進;前面阻擋騎兵的盾兵被斬殺后,后面的盾兵卻來不及跟進替補。
于是乎,圓陣瞬間被撕裂了,梁家軍沖鋒進陣,大開殺戒。
梁家軍沖過圓陣后回轉再沖,如此往返回旋,來回沖鋒,圓陣便不成圓陣,被沖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