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張安安來皇宮了,趙佶一溜煙地就跑來了,要知道張安安已經(jīng)很久沒來皇宮了,來了就必有大事,容不得皇帝輕心。
張安安到了皇宮不久,章惇、蔡京、高俅也來了,都是張安安派人去通知的,皇帝一看是這陣仗,便知道事肯定小不了。
張安安說起了昨晚福心閣競拍花魁娘子一事,一旁伺候的梁師成驚得是汗都下來了,心中大罵梁歡這個狗崽子不會辦事。。。
昨晚福心閣花魁娘子競拍,拍出了天價!此事早已傳遍了京城,不但蔡京、高俅、章惇都聽說了,就連皇帝今早也看到了皇城司送來的消息,還為之惱火了半天。
要知道韓世忠被趙佶視為郭子儀,那是相當重視,可是當代郭子儀還未建功立業(yè),便與他人在青樓競拍花魁娘子,這讓趙佶很是憤怒!
如果韓世忠不是張安安指定的,只怕就因為這件事,會被趙佶打上標簽。
張安安說完,趙佶便小心翼翼地表示韓世忠如此不堪,是不是。。。。。。?
張安安卻談談地表示韓世忠有此行為不足為奇,梁紅玉乃韓世忠命中之妻!
此言一出,眾人這才方知會錯了意,趙佶更是大喜,原來不是自己的郭子儀不堪,而是遇到了命中之人!
可是隨后趙佶的臉就垮了下來,自己的郭子儀之妻進了張府,這、這讓自己怎么應對???張安安是挺大方的,唯獨在女色這方面小氣得很,開口那是討打!不開口吧,自己的郭子儀該怎么辦?
其實吧,如今的張安安對于女色早已進入了全新的境界,府中美色如云,小身板已經(jīng)有點吃不消了,頗有往釣魚佬的方向發(fā)展,收下梁玉紅并不是為了美色,而是為了成全韓世忠!
看到皇帝想歪了的眼神,張安安隨手就在趙佶頭上來了一下,想哪去了?我是那種人嗎?自己已經(jīng)把梁紅玉帶來了,皇帝應該知道怎么做了吧!
趙佶大喜,連連點頭,隨即就本能地問出了:“哥哥教我!”
張安安氣得又是來了一下,這都要教?你收梁紅玉為義妹,讓韓世忠憑軍功來娶!
說完梁紅玉一事,眾人的神色凝重了起來,這點事并不值得張安安來皇宮一趟,必有大事!
張安安談談地表示也不是什么大事,戴衛(wèi)送來了梁紅玉,因為梁紅玉是韓世忠的命中之妻,自己退不得,但是自己又不想與優(yōu)哈人扯上干系,還請諸位想想辦法!
這種辦法,大宋君臣有的是!但是所有人的重點都在于張安安為什么不愿意和優(yōu)哈人扯上干系,這一點要是弄不明白,所有的辦法都是白搭!
“優(yōu)哈人乃天棄之民!”
張安安說完這句便頭也不回地出了宮,將自以為是的難題拋給了大宋君臣。
對于張安安而言的難題,對于大宋君臣而言,這哪是什么難題,這分明就是來送福利的!
老陰人章惇只留下一句:“交給我徒清兒吧!”便也離開了皇宮。
蔡京也不得不佩服章惇的腦子就是轉得快,此事易辦,但要辦得符合天意,符合張安安的意思,也只有李清照才是最合適的!
當晚,剛回京就升職加薪的李格非便與梁師成攜手來到了張府。
李格非是領了皇帝的差事不得不來張府,而梁師成則是主動請纓,搭著師兄李格非的順風車來的。
李清照是張府小妾,無官無職,做事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這件差事交到了李格非的手上,反正父女同心,誰辦都一樣!
梁師成則是看到了其中的油水,想在其中謀個過手的肥差。
李格非來到張府全程黑臉,對于李格非而言,自己的掌上明珠做了小妾那是奇恥大辱,如非必要,絕不進張府!
見到父親的李清照則是欣喜若狂,不斷地向父親李格非說著自己在張府的趣事,讓父親放心,自己在張府過得很幸福。
李清照說的這些,李格非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李格非也算是見多識廣之人,就沒有見過哪一家的小妾為有李清照說的這樣,多半是女兒為了讓自己寬心故意如此說的。
至此,李格非的臉就更黑了。
梁師成見此,也是在一旁說著好話,別家的妾室是如何,咱家是不清楚,但在張府,確實如此。。。
見李格非還是不信,梁師成隱晦地點出,妾室也是分人的,皇宮大內(nèi)的那些貴人們,除了皇后娘娘,嚴格一點地說,哪一個不是妾呢?人家老高家、老王家、老潘家還不是眼巴巴地想送人進去?再說了,張府差嗎?清兒進張府,那是老天爺?shù)陌才牛瑤熜帜闳ゴ蚵牬蚵?,老王家能把閨女送進宮里,就是送不進張府!老王家的閨女真要能和清兒一樣進了張府,師兄你看老王家不擺上個流水席大鬧個十天半月的。。。
梁師成的一番話終于說動了李格非,臉色漸漸緩和了下來,李清照也是趁熱打鐵,又是說了一堆的好話。
放下了女兒的事,李格非也終于說出了今天前來的原因。
戴衛(wèi)把張安安給惡心到了,轉身跑去了皇宮,把事交給了大宋君臣。
這事對于大宋君臣而言,還真不叫事,輕輕松松就可以拿捏,但是張安安那句“優(yōu)哈人乃天棄之民”,讓大宋君臣多了一些想法。
在古代,有這么一個重誓,那就是“天棄之”!一般來說,敢發(fā)這樣誓言的人不多。
古人迷信,覺得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比如有人一生行善卻不得善終;又比如有人無惡不作卻富貴不斷;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行善者不得善終那是前世作惡太多來贖罪的;無惡不作卻富貴不斷,那是前世行善,這輩子來享福的!
既然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那么上天的眷顧多一些,必定能安排得好一些,反之,如果被上天厭惡了,那肯定好不了了。
優(yōu)哈人是天棄之民!那么大宋君臣就非常好奇地想要知道,優(yōu)哈人到底做了什么,會被視萬物為芻狗的上天都厭惡拋棄!
這一點對于大宋君臣而言很重要,非常重要,弄清楚了這個,也等于變樣地知道了上天的喜好,自己也有了投其所好的方向!
但是問題也就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