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嚴向中人智清大師示意自己認輸,引起場外一片嘩然,段正嚴明明占據(jù)上風,為什么突然認輸?雖然大家都是宋人,但是這種明顯有黑幕的比武,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劉混康不得不上場,說明了一切,不過關于后發(fā)制人,被劉混康以法不輕傳的理由只是稍微透露了一下這是道祖拳法,段正嚴也正是因為自己已經(jīng)沒有勝算了,這才認輸?shù)摹?p> 段正嚴也站出來坦誠一切,是的,林沖的拳法精妙,雖然場面上自己是看上去占優(yōu)勢,但其實已經(jīng)是輸了,自己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認輸?shù)?。如今聽到劉真人說林沖的拳法乃是道祖拳法,自己輸?shù)囊彩遣辉?。?!?p> 段正嚴說到最后,婉轉地表示自己對道祖拳法神往已久,不知道道家?guī)熥鎻埞幽芊癯扇欢?p> 張安安本來就對段正嚴這個《天龍八部》里的段譽原型很有好感,如今段正嚴更是見沒有勝算便果斷認輸,而且主動站出來澄清,當即向段正嚴招手示意其過來。
對于道祖拳法,東京百姓還是很有印象的,當日馬行街豪賭,很多人都輸錢了,想不記住都難啊,段正嚴剛才在場上與當日楊志頗為相似,林沖的表現(xiàn)也和魯智深極為神似,這一下紛紛釋然,沒有黑幕,而是道祖拳法太深奧!
下一場比武是日本使節(jié)團。
說起這個日本使節(jié)團,其實頗為復雜,如果嚴格一點來說,這個日本使節(jié)團是非法的。
此時的日本也和大理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權臣把控朝政。
日本皇室的傳承,有記載的最早歷史始于公元6世紀,這樣算起來,日本皇室至少延續(xù)了1500年以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皇室在其悠久的歷史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萬世一系”的皇室。也就是說,日本皇室沒有換代,1500多年以來一直都是相同的血緣在傳承,不過日本皇室真正當家作主的時間其實并不長。
天智朝八年(669年),中臣鐮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參與大化改革之功,賜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其后文武天皇詔,只準其子不比等姓藤原。壬申之亂后,不比等參加撰修律令,營造平城京,創(chuàng)下政治基礎。其女光明子立為皇后,開藤原氏一族立后之端。
858年,藤原良房的外孫清和天皇即位,年僅九歲,藤原良房成為清和天皇監(jiān)護人,這一年,是皇族以外的第一代實質(zhì)“攝政”。是實質(zhì)的“攝關政治”元年。
攝關政治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中期的政治體制。具體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實行寡頭貴族統(tǒng)治的政治體制?!皵z關”是攝政和關白的合稱。天皇幼時,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稱攝政。天皇年長親政后,攝政改稱關白,輔助天皇總攬政事。類似于我國漢代的外戚干政。
日本皇室大權旁落,藤原氏成為了日本真正的主人。
后朱雀天皇臨終前,曾囑咐當時的關白藤原賴通輔助即將成為下任東宮的后三條天皇,但賴通不從,僅以拜禮回應。東宮繼任必有一把傳世劍“壺切”為象征,賴通不肯將寶劍奉與后三條天皇,還道“縱雖正統(tǒng),自非藤原氏出,則不可得?!?p> 后三條天皇是自宇多天皇后的170年間唯一和藤原氏沒有直接血統(tǒng)關系的天皇,與掌控日本朝政的藤原氏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針對藤原氏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是靠知行國(領國)的莊園收入,頒布了第二次的“莊園管理令”,使得藤原氏的收入大受影響。
不過由于藤原氏控制了當時的朝政體系,后三條天皇處處受制,根本就無法撼動藤原氏的根基。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佩服后三條天皇的腦回路了,既然天皇受制于攝政、關白政治體制,那么我就跳出來。
1073年,后三條天皇不樂為帝,禪位為僧了,和大理是不是很像,不過大理國主出家為僧那是真出家,認命了;后三條天皇出家是為了實現(xiàn)還政于皇室的愿望,是抗爭!
在日本,退位后的天皇稱上皇,上皇出家稱法皇。
退位出家的后三條法皇設立院廳,任命院廳官員,試圖以院廳取代攝政、關白政治體制。
后三條法皇的設想很好,既然天皇受制于攝政、關白政治體制,那么我就跳出來,我讓我的兒子做天皇,我自己做上皇又或是法皇,也就是中國的太上皇。
攝政、關白政治體制是以藤原氏為首的貴族組成的利益集團設計出來以達到控制日本天皇,掌控日本軍政大權的,由基經(jīng)的子孫藤原北家嫡流來世襲。
但是后三條天皇他不做天皇做上皇了,那么攝政、關白的政治體制也就制約不了他了,上皇又或是法皇說到底也是皇,還是現(xiàn)任天皇的爸爸,對于尊卑等級制度森嚴的日本中小貴族們來說,也是一條上升的通道。
后三條法皇設立院廳,任命院廳官員,試圖通過中小貴族來抗衡藤原氏,可惜出家剛一個月的后三條法皇很快就病逝了,不過他的這一設想為其兒子白河天皇打開了思路。
白河天皇上位后,得益于后三條天皇在位時期對于藤原氏的抗爭,使得藤原氏的勢力有所消弱,但還是受制于攝政、關白的政治體制。
白河天皇想起了后三條法皇臨終前的設想,于1086年退位,讓位給兒子堀河天皇,自己做了上皇,我跳出來和你們玩!
1086年,白河上皇始興院政,設立“院廳”,依靠北面武士不斷擴張勢力。此后國家大政均出自上皇院廳,號稱“院宣”,威信大過天皇圣旨。從此日本出現(xiàn)了院廳和朝廷兩大政治結構,直至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結束,此百余年間,也就是所謂的院政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