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沒有入冬的這段時間其實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要辦。
張儼頗有幾分忙得不可開交,忙得他連回樓煩縣,看一下他的騎兵都沒有時間。
眼下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張儼拜師的事情,已經(jīng)快要進入正題了。
事實如果張儼不是出自雁門張氏,甚至就算張儼出自雁門張氏,但他又不是郭蘊的女婿的話,張懿已經(jīng)早就回了晉陽了,焉能為他這個毛頭小子了浪費那么多的時間。
這一份拜師的事情,郭張兩家是當做一個大事來辦的。
郭家需要抬高自己女婿的位置,免得讓外人說郭家實在是衰落了,竟然要把自己的嫡出女兒嫁給一個小士族家的兒子。
事實上就靠張氏這樣的門戶,若不是事出有因,本來萬萬是不能攀附上郭家的。
而張家為了能夠跟張懿扯上關(guān)系,也是把拜師當成極為重要的事情在操辦。
因為會對張儼以后的發(fā)展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張家也是使出了最大的誠意來。
張家的長輩以及還有為官為吏的子弟瘋狂的往善無城涌來。
為此,張家還拿出來幾樣壓箱箱子的好東西出來,準備贈送與張懿作為束脩之禮。
看著這些好東西馬上就不要屬于自己家族了,張鵬看著也是恨得牙癢癢的。
按理說,孔子收徒也尚且只是收了幾條臘肉,為何這張懿收徒要如此大費周章。
那自然是不同的,張懿不但是一個文官也是一個武將。
他兵多將廣,養(yǎng)兵也不容易,張家占了那么大的便宜,焉能不表示表示表示自己的心意。
臘肉雖然雅致,卻遠不如金銀珠寶來得實在。
而郭蘊也書寫了數(shù)十份各樣的請柬,邀請自己往日同僚,還有一些并州的大儒全來觀禮,務(wù)必要將此事弄得沸沸揚揚的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張儼所受的罪也一點不比別人少。
光是被郭蘊叫過去培訓(xùn)拜師的程序禮儀和對答就廢了不少的時間。
當然也并非全無好處,張儼老是前往郡首府走動,憑著拜訪郭蘊,請教禮儀的名頭,見了郭蓁多次,小兩口的感情與日俱增。
終于到了行禮的這一天。
張家這邊的宗族子弟張儼大多都認識的。
于是郭蘊便拉著張儼前往拜訪自己的那些邀請的來賓。
畢竟總得混個臉熟,告訴別人以后此人就是我的女婿了,希望大家多給幾分薄面。
這樣也好充一充張儼的這個行色,為他打出一個好的名聲。
往后有了這些人的宣傳,張儼的名聲要好上很多的,名氣也能大上不少。
就大漢朝這個制度下,名聲對于官員的用處是極大的。
你若鬧了個壞名聲,人家是有名一點的世家大族子弟都不愿意跟你說話,更談不上合作了。
如果你想升職,朝廷也不會升遷一個聲名狼藉之人。
畢竟能被郭蘊邀請前來的賓客,都是希望與郭家扯上點關(guān)系的,所以倒也給幾分薄面。
眾人看到張儼或許并不知道這小子成色,但看在郭蘊的面子上也勉強夸了幾句,文武雙全,英俊非凡之類的話。
在郭蘊帶領(lǐng)自己去拜見這些大儒和同僚的同時,張儼也對自家岳父的家族勢力有了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張儼深深的感受到岳父這個大腿還真是粗啊,眼下自己還需要發(fā)展還是緊緊抱住大腿,求岳父包養(yǎng)的為好。
終于等到吉時已到,張懿是帶著張儼先是跪拜天地君親師。
這是拜老師的一個儒家的正統(tǒng)路子,以表示對圣人天地的尊重,也祈求天地圣人的保佑自己學有所得。
拜完了天地圣人之后。
張懿站于東階,張儼位于西側(cè)。
張儼向前一步,行學生之大禮,然后奉獻干肉等束脩之禮。
老師在收下束脩后,并回贈《論語》、蔥、芹菜等禮物;
同時帶領(lǐng)張儼齊頌《大學首章》,象征擔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大責任,也表示自己收下了這一個學生了。
接下來便是一些例行公事了,張懿勉勵自己的學生,要好好致力于學業(yè),不可荒廢歲月。
還要求自己雖然不在他的身邊,但是不可以放棄向?qū)W之心。
同時,讓張儼有空便往晉陽走一走,有不懂的也可以寫信問他,他自當為自己的弟子回信解惑;
張儼都一一應(yīng)下了。
接下來張懿帶著張儼向四周的賓客進行了一禮。
張懿朗聲說道:“以后張儼此子便是懿的學生了,還望眾位賢達多有照應(yīng),懿在此拜謝了?!?p> 眾人生受了這一禮,這是讓不得的,你讓的這個禮就表示不愿意接受人家的這個請求,不愿意關(guān)照別人學生。
然后眾人又給張懿深深地回了一禮,這才是士族間的禮儀。
這一套繁復(fù)的禮儀行了下來,大半天的時間都過去了,眾人都有些饑腸轆轆。
張鵬站了出來宣布會宴開始,請諸位來賓喝上幾杯水酒。
而張懿也帶著張儼坐到了席上,郭蘊和張鵬都在陪同。
喝了三兩盞水酒,張懿再次向張儼提出了邀請。
“子敬,以你之才在這雁門郡的話,也確實是沒有適合你的職位了,何不隨老師到晉陽去,到時候晉陽為師以下的武官職位,任你選擇,相信以你現(xiàn)在立下的功勞,朝廷但無不可之理?!?p> 聽到了張懿的話,看得出張懿此時對自己才是頗為真誠的。
想來是張儼這點微末的功勞和智謀,還是被看上了。
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張懿第一次邀請張儼了。
之前張懿也曾經(jīng)多次邀請,畢竟張儼是他的學生,去了晉陽之后天然的就成為了他的心腹。
但是張儼不愿意啊,受制于人下,不知何時才能脫出,何況去了晉陽沒有了自己的部屬。
黃巾之亂就要來了,自己還想靠著手下這兩千騎兵建功立業(yè)的,一時之間忙推遲道:
“老師麾下能人輩出,學生這點微末才能哪長得比得上眾位賢長,如今雁門郡三面環(huán)敵,儼還是希望留在雁門郡守護鄉(xiāng)梓,怕是要辜負了老師的一片熱忱了?!?p> 張懿哈哈大笑,看來自己這個學生的意志頗為堅定,他倒也不再多說了。
禮成完畢,眾人紛紛離去,張懿也在第二天率領(lǐng)著軍隊離開了雁門城南返晉陽了。
但是他足足給張儼留下了兩千匹戰(zhàn)馬,還有大量的牛羊物資,但是基本上帶走了所有的俘虜。
以前并州軍也有不少的官兵在匈奴的手下被抓走,張懿還打算靠著這些俘虜換回那些并州軍。
張儼對此也頗為贊同,實在不能讓那些為國守護的勇士們,流血又流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