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聽雨軒集

那一片“棗林”

聽雨軒集 金長樂 866 2022-09-18 19:02:10

  這幾天,田里的葡萄賣完了,方得一絲清閑,出門逛了逛街,看到路邊水果攤上都有青棗在賣了,這才想起今年是義烏《棗林》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似乎應該多少寫一點文字來作為回報它發(fā)表過本人拙作《稠巖曹村賦》的禮品。

  然而,筆者對《棗林》的過去自知不多,只因參加了稠州論壇上的一次征文,才與《棗林》結緣的。若說緣淺,倒也緣深,因為筆者先輩是在棗林里開枝散葉的。大概在1000年前,有個先祖金曦,字景明,“舉止端重,素有大志。弱冠時,祈于天臺山夢一神云:‘朿朿林中是汝家,凌臺院里借枝椏。一生事業(yè)都無別,直待裔孫叢似麻?!共唤馄湟?,后梁貞明三年,詣謁海防驃騎將軍總管溫福臺慶路副使凌齊云(系東陽人),見公奇之即留部下,以女妻之,贅居巍山之南茶場家焉,方悟神語“束束”乃是棗字?!庇纱苏f起,邂逅《棗林》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我忽然明白了《棗林》為什么要取名“棗林”的真正內涵了!它象征著文學碩果的豐收,還代表了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棗林》雜志,作為義烏市文聯主辦的文學刊物,每一期刊登的篇篇文章,猶如棗樹上的顆顆果實,品之甘甜如飴,讀之如沐春風。每一篇文學作品,不光是一個個作家的心血結晶,更是一種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所以,優(yōu)秀而經典的文學作品也是有生命力的,它能給人詮釋活著的意義,也能帶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筆者看過《棗林》(總第363期)內的文章,如《哈米:義烏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潘愛娟)、《季家旭:流淌在血液里的創(chuàng)業(yè)沖動》(何方)、《執(zhí)一盞燈,照亮生命里的每一夜晚》(劉曉玲)等等,在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一種鼓舞人心的字節(jié)跳動,給在義烏打拼與創(chuàng)業(yè)的人以精神的慰藉?!安粧仐?,不放棄”是多數文章中所包含的具有靈魂性的潛意識,讀之令人遇挫振奮而不再氣餒。

  如此,筆者越發(fā)覺得在德勝巖下金旭娟家的山莊里,看到的那一片棗林不再是純粹的“棗林”,好像那一顆顆成熟的青棗就是《棗林》中孕育的一個個作協會員。可是,摯友沽了口酒說:“棗林里的棗子,也有不少爛的,好比請人代筆發(fā)文的沽名釣譽之徒?!钡拇_,棗林里的棗子,不光有爛的,還有裂的,需要不斷的修剪刪果,才能留下精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