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朱瞻基的話,郭宜林只覺得后背生寒。皇帝竟然對人性看的如此的通透,似乎自己站在皇帝面前已經(jīng)再無秘密可言。
“陛下,您重賞徐六一是想起到千斤市馬骨的作用嗎?”
“不!徐六一值得這個獎賞,在朕看來,像徐六一這樣會思考、會創(chuàng)新的匠人,比科舉進士更值得尊重。進士有很多,每三年至少會出幾百個,這樣的工匠全大明也找不出多少。
大明的社會的進步,一方面依靠文化的指引,另一方面...
聽完朱瞻基的話,郭宜林只覺得后背生寒。皇帝竟然對人性看的如此的通透,似乎自己站在皇帝面前已經(jīng)再無秘密可言。
“陛下,您重賞徐六一是想起到千斤市馬骨的作用嗎?”
“不!徐六一值得這個獎賞,在朕看來,像徐六一這樣會思考、會創(chuàng)新的匠人,比科舉進士更值得尊重。進士有很多,每三年至少會出幾百個,這樣的工匠全大明也找不出多少。
大明的社會的進步,一方面依靠文化的指引,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