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宣德大帝

第六十四章 纏足之風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001 2021-04-10 12:32:59

  臨行前一天,晚上朱瞻基又留宿在胡善祥的寢殿,最近一段時間朱瞻基頻繁留宿太子妃寢殿,讓一些不看好太子妃未來的宦官宮女后悔不跌。

  明明已經(jīng)獨寵孫若薇的太子殿下怎么就轉(zhuǎn)了性兒,開始對太子妃熱絡起來,連帶著太子妃宮中的宦官宮女臉上的笑容都多了起來。

  朱瞻基回來的時候,胡善祥正在教女兒識字,自從程朱理學盛行起來,女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跟男孩子一樣在私塾讀書。

  皇家也是一樣,女子讀書認字全靠做母親的教導。若是做母親的不重視女孩兒,只能是依靠識字的嬤嬤進行教導。

  有明一代也沒出過一個有才名的公主,與皇家對公主的教育的重視程度有直接的關系。

  五歲的小女孩兒看到自己的爹爹進了寢殿,怯生生的叫了一聲‘爹爹’,就低頭不做聲了。

  朱瞻基感受到了濃濃的距離感,這可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啊!

  “大姐兒!來爹爹這里!”朱瞻基伸手向閨女招手。

  閨女抬頭看了她母親一眼,母親微笑著沖她點點頭。得到了鼓勵的小女孩兒邁開兩條小短腿,一步步地向父親這邊挪過來。

  朱瞻基看得出來自己閨女很不情愿,這種疏離的距離感最是刺痛人心。在閨女的驚叫聲中朱瞻基上前一步將閨女雙手舉起抱在懷里,用自己的臉貼了貼閨女的臉。

  閨女似乎是被朱瞻基親昵的動作嚇壞了,大眼睛蓄滿了淚水,卻沒敢哭出聲來。

  看著閨女委屈的樣子,朱瞻基暗自嘆氣,看來以后要抽出時間多陪陪閨女,只有陪伴她成長才是一個父親最應該做的事。

  對于一點不給自己面子的閨女,朱瞻基只好無奈的將閨女放下。胡善祥吩咐嬤嬤將女兒帶回寢室睡覺,寢殿里其他人也識趣地退了出去,把室內(nèi)的空間留給夫妻二人。

  “小爺!有個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哦!什么事?”

  “大姐兒已經(jīng)五歲多了,是不是現(xiàn)在就開始給她纏足,越小開始就越容易定型,人也少受些罪?!?p>  “纏足?”朱瞻基有些愣神。

  “是?。 ?p>  “東宮的事你做主,你我夫妻一體,只要不是什么大事,不用事事都問我的意見?!?p>  “那好!妾身就找人給大姐兒開始纏足了?!?p>  “等一下,你說給誰纏足?”

  “給我們大姐兒??!”

  朱瞻基的反射弧比較長,現(xiàn)在才聽明白原來胡善祥是想給閨女裹腳。自己的兩個女人都是纏足的女人,程朱理學興起后,對女人的禁錮越來越嚴。

  纏足之風也從上層社會蔓延到了普通富貴人家,這個時代的女人只要伸出腳來,就能知道家庭的條件如何。窮人家的孩子是要當勞力使用的,根本沒有經(jīng)濟實力去給女孩子纏足。

  小腳的女人都是出自富貴人家,上層社會尤其是士紳階層都是以小腳為美。大明開國馬皇后就因為是天足,才被人起了個馬大腳的綽號。

  朱瞻基想到夢中的后世對纏足之風的批判,認為這是男人戕害女人的一大例證,男人的審美得多扭曲才會喜歡一雙裹得變形的腳。

  “不準給我閨女纏足,我閨女腳能長多大就長多大?!?p>  “小爺,若是大姐兒不纏足,如何能找一個好人家?!?p>  “我朱瞻基的閨女不愁嫁,嫁不出去我這個當?shù)酿B(yǎng)她一輩子。讀書人整天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怎么輪到女人就不行了?!?p>  “可是小爺現(xiàn)在富貴人家的女子都是纏足的,若是不纏足人家還以為是野丫頭呢!”

  “你也是纏足的,你不覺得纏足之后行動不便嗎?當時纏足時你有沒有恨你的爹娘?以己度人便可知大姐兒一定非常不愿意纏足。”

  “這不是她愿不愿意的事,若是我們現(xiàn)在不給她纏,等她長大了是會埋怨我們的?!?p>  “有什么埋怨的,纏了才會埋怨,這事以后孤非得禁了不可?!?p>  “小爺您可別胡來,這是要得罪天下讀書人的?!?p>  “放心吧,孤不會強制執(zhí)行的,不過以后皇家所有宗親不得娶纏足女子,若是娶了纏足女子,不得錄入宗牒。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只要皇家?guī)ь^不娶纏足女子,以天足女子為美,相信以天家的影響力,以后逼迫女孩子纏足之人會越來越少,直到完全消失。

  纏足之事本來就是違背人性的惡毒之事,絕對不能讓其成為社會的主流。天家在引領天下潮流方面一定要做出表率,古語云: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說的就是帝王的好惡的影響力。”

  胡善祥點點頭說道:“那就聽小爺?shù)?,暫時先不纏了,不過奴家還是勸一句小爺,天下大勢哪是一句話、一道旨意就能解決的,最難丈量的就是人心?!?p>  “太子妃放心,孤不會亂來的!”

  “是!”

  胡善祥勸諫點到為止,他知道自己的男人是個極有主見之人,根本就不是自己一兩句話就能勸說的動的。

  ---------------------------

  洪熙元年春二月初三,朱瞻基匯合侍衛(wèi)千戶帶著全副的太子依仗,從朝陽門出了城門,直奔通州張家灣碼頭而去。此次南下比朱瞻基夢中的南下早了兩個月,使得朱瞻基在南方有更充足的準備時間。

  此次南下朱瞻基打算順道考察一下大明的運河運作體系,看看這條養(yǎng)活了無數(shù)人的人工河流到底是如何運轉(zhuǎn)的。

  朱瞻基一行人馬在張家灣碼頭登上官船,在兩岸纖夫的牽引下,官船緩緩前行。直到風帆漸漸鼓起,不再需要人力輔助,船上的水手快速解下掛在船上的纖繩,纖夫們一點點的收回纖繩,憑借著纖繩他們才能拿到這一次拉纖的收成。

  從通州張家灣一路航行到天津衛(wèi),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在天津衛(wèi)運河匯入海河,順著海河三岔口拐入衛(wèi)河,此時已經(jīng)天黑,朱瞻基下令所有官船全部靠岸下錨,在岸上扎營等到明天白天繼續(xù)前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