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龍出世
早晨,天灰蒙蒙亮的時候,我就被一陣哼哼哈嘿的聲音吵醒。
開門出去,諸葛亮正在練劍。
歷史記載里的諸葛亮,一直都是文人形象,練劍倒是少見,所以我索性偷摸看了起來。
諸葛亮的劍法實戰(zhàn)如何我不知道,但是舞起來別有一番美感??吹梦乙粫r也有些心癢,嘿嘿哈嘿的也鍛煉起來。
健身一直都是我的愛好,諸葛亮這院落很是簡單,只有兩間草屋,但是院子很大。
于是,我一會繞著院子跑,一會做做俯臥撐,一會打一會拳擊。
很快,我的身體就熱了起來,也有些氣喘吁吁。
感覺到似乎有些不對勁,我停下來一看,諸葛亮早已收劍。
“這就是幾百年以后的人練的武術嗎?不知所謂”。
諸葛亮不屑的扔下這一句,轉身就走了。
“把院子掃一下,換一身衣服,隨我進城”。
我去,還真把我當仆人了。
看著疊的整整齊齊放在我門前的衣服,我心里雖然不爽,但是好歹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把院子掃了掃。
之后,免不了又是和諸葛亮的一陣嘴炮。
不得不說,嗶哩嗶哩上將諸葛亮奉為嘴炮之王是有道理的。
饒是我作為一個當代的鍵盤俠,和諸葛亮對噴起來,也不是其對手。
不過好說歹說,在我的努力下,我終于不用做諸葛亮的仆人了,我成了他的書童。
好吧,我承認我的年紀有些大了,畢竟我快三十歲的男人了。
但是,給諸葛亮做書童啊,那可是中華幾千年歷史中,唯一一個人格、能力,近乎完美的人。
隨著諸葛亮進城。
昨晚夜色昏暗,加上這個時代點的燈光微弱,所以我把諸葛亮看成了一個少年,早上我偷偷打量了一番,發(fā)現(xiàn)其實諸葛亮已經(jīng)是年輕人了,只是長得很是秀美,皮膚又白,所以看起來年紀更小一些。
這樣一來,我給他當書童,也不算太丟人么。我在心里安慰著自己。
在進城的路上,我一直旁敲側擊,終于弄清楚了我所處時代的具體時間,掐指算了算,這應該是剛剛官渡之戰(zhàn)后,劉備投奔劉表的日子,只是不知現(xiàn)在劉備已經(jīng)到了劉表處,還是沒有到達。
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城,顯然諸葛亮也有自己的計算。
在之前和諸葛亮的交鋒中,我和諸葛亮達成了默契,一些事情我可以參與,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是我不能仗著自己是從未來穿越來的,劇透事情的后續(xù)發(fā)展。
用諸葛亮自己的話說,他要自己攪動這個時代的風云,至于結果,時間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不得不在心里佩服諸葛亮,這要是別人,肯定想知道結局,趨利避禍了。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荊州,彼時的荊州在劉表治下,首府是襄陽。
不錯,就是金庸武俠小說里,郭靖死守的那個襄陽。
從臥龍崗到襄陽,其實路程并不近。諸葛亮不知從哪里牽出來一頭瘦驢,騎在驢背上,我自然就成了那個牽驢的人了。
走起路來,我才明白諸葛亮為什么想換個坐騎,感情這驢是拉著不走,打著倒退的主。
一路上,不斷有樵夫農民看到諸葛亮就打招呼,
臥龍先生叫的忙不迭,彩虹屁也吹的噼里啪啦響。
我有些不解。
我已經(jīng)知道,目前的諸葛亮其實也剛滿二十歲,就算這個時代的人成熟的早,一個二十歲,沒有什么勢力的年輕人,憑啥得到這么多人發(fā)自內心的尊敬。
不解歸不解,該牽的驢還是得牽著。
就這樣,我們磨磨唧唧,直到中午才到襄陽城。
襄陽城的城墻極高,城墻上隱隱綽綽有很多士兵。
城外,綿延幾里,站著很多人。
顯然,今天的襄陽,有大事要發(fā)生。
諸葛亮從驢背上下來,示意我松開韁繩,瞬間,這拖著人死活不想走的驢,撩起蹄子反身就跑。
那速度,我感覺和傳說中的赤兔馬差不了多少。
見我要追趕,諸葛亮揮手阻止了我。
“它自己會回去的”。
真是奇人騎騎驢。
我心中腹謗。
“他們在做什么”?
我望著襄陽城前排列森然的隊伍,以及站在隊伍前列那些衣著華麗,一看就是大佬的人群。
“有龍出世,豺狼自然要恭迎千里”。
諸葛亮淡淡的說道。
得,這不就是在迎接劉備么!
作為一個對《三國演義》了熟于胸的三國迷,我還能猜不出來?
不過看諸葛亮對劉備的評價,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對于劉備評價頗高,怪不得三顧茅廬的后他會終身追隨劉備。
我和諸葛亮剛剛擠到人群堆里,遙遠的地方突然起了一條土龍,一陣陣轟鳴聲傳來,宛如萬馬奔騰。
很快,土龍畢竟,竟然只是幾百人的隊伍,遠不及陳列在襄陽城外一眼望不到邊的隊伍。
但是就是這幾百人,所攜帶的氣勢,讓站在人群后面的我,都為之一怔。
我打量著諸葛亮,之間他看到這支隊伍的時候,原本停播的身姿愈發(fā)高昂,眼睛更是明亮如月。
看來都是注定的啊。
“走吧,我們去拜訪親友”。
就在我想仔細看看這支隊伍最前面那四個人的時候,諸葛亮撂下一句話轉身就走。
雖然他的語氣平淡,但是我依然聽出了他強行壓制著的顫音。顯然,他比我還激動。
我的天,你不裝會死嗎?
那可是劉關張,還有趙云啊。
話說,我往王者榮耀的時候,就很喜歡這幾個英雄啊。
你讓我看看會死啊。
我心里咒罵著,一邊走一邊回頭看,但是那支隊伍,早已被層層人群擋的死死的。
唉,書童沒自由啊。
我大步追了上去,恨不得在諸葛亮腦后砸一拳。